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来自哪里,你都上过学。那什么是学习?你为什么要学习?
当听到这个问题时,你或多或少有自己的见解。那这些见解都是你自己的吗?如果不是,它来自于哪里呢?
一、什么是学习?你为什么要学习?
熟读李白的《静夜思》,并背诵。这是学习吗?
和同学讨论“什么是事实?你的想法和事实不同,那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吗?”这是学习吗?
为什么犹太男性会带小礼帽?你带着这个问题上网搜索。这是学习吗?
第一个活动,是读和背诵;第二活动,是讨论;第三个活动,是利用工具查找答案。
广义地说,他们都是学习。不管你学到的东西来自于书本,还是与他们的讨论,只要你获得了经验或知识,那么就算学习。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上学?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的学习更多地指学校的学习。)
在《学习的人》记录片中,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为了考大学,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赚钱;为了报答家人,为了报答国家……
第二种:为了扩展我的视野;为了让我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了让我的心智得到成长……
第一种,我们很熟悉。它是东方人的回答。它强调的不是个人知识、能力、心智的发展,而是通过学习获得学习之外的东西。学习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达到自己外在目的的工具。同时,学习不仅仅与个人相关,而是与你的家人、国家相关。你的学习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事,它事关家人的付出、面子,事关国家的发展。
第二种,是西方人的回答。与东方人不同,西方人的学习目的更多与自身相关,包括拓展视野、发展能力、心智成长等。
当一个观点不只你一个人认可,而是你周围的人,一个地方的大部分人都认可时,这个观点就不再是你的观点,而是可能与某种文化、制度等因素相关了。
那到底是什么影响到你对学习的看法,是什么影响你的学习目的呢?
在《学习的人》纪录片中,无论学生来自韩国、日本,还是中国,大都是第一种观点。那这些东方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如果能找到共同点,那么则可能是影响这种观点形成的因素之一。
中国、韩国、日本,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那儒家文化,也许是影响这种观点的形成因素之一。如果是,那它是怎么影响的呢?
我们在《大学》中,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要达到这个目的,有八个步骤,包括“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身修养,然后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提高自身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学习不仅仅为自己,而是为家族,为国家。这种目的流传了一千多年,一直到现在,成为大部分东方人的认知。
二、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