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日期:4.12 --> 重新开始找工作:5.14
现已历经两周,参加了一个初试,现准备参加周三复试。
Now: Week 3 Monday
首先简单交代一下个人背景,国内本科,欧洲硕士,学校在本专业上排名为世界top,但学校自身并非人尽皆知的大众名校。毕业后回国,现有一年半左右针对快消品的市场调研工作经验。
本人属于不能憋,凡事想好了就去做的性格,也不太喜欢给自己留后路。于是过年期间在总结了自己的硬性需求(户口),现有工作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今后择业的大概方向后,新年回来的第一天便和老板提出了四月份离职的要求(公司规定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
从提出离职到正式开始找工作,期间有两个半月的时间,一方面由于惰性,一方面确实也被其他事情所围绕,没有去找工作。因为之前一直是学生,只是专注于专业内的事情,对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特别是之前发生的一些经济大事,并没有很关注。于是这段时间想着为找工作做准备,希望能从宏观上了解一下中国当前经济的大体状况,保证自己择业的大方向是对的。看了吴晓波的《激荡十年 水大鱼大》,算是有人带着我,又对过去十年的社会发展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week 3:
其实裸辞在家找工作是一个比较考验心态的过程,尤其是作为一个非技术性的职场小朋友,竞争性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前两周感觉一直在试错,在经历了从谨慎投到放弃自我海投,每天一起床就打开招聘网站投简历,导致心态变得很焦躁。
我突然意识到这样下去不可以,如果自我没有什么提高,不加强自己的各种软实力,而是每天只是机械性投简历,那就是如同碰运气一般了。真正找工作的过程,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升自我,了解行业信息,搜集自己想去的岗位和公司。然后重点去投递,争取每一份简历都能让hr看到,并且能够了解到自己积极想要进入这家公司的心。
于是我打算采用二八原则,每天白天就像普通工作一样,花八小时看书学习,搜集资料,晚上花两个小时时间找工作。我也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5.28 星期一:
互联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代表,已经不能用趋势来形容了,因为它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作为一个一直在快消品行业学习和工作的人,平时很少接触到互联网相关的事情。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不是说我不会写代码,而是我对互联网产品 运营一无所知,没有互联网思维。但其实,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我相信都是无法绕过去的。所以我当下择业的首要标准是希望能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我需要全面了解一下在互联网平台下,一切事情的运转是什么样子的,它与传统的模式有何区别,人们有没有过分神化互联网的功能,这些问题都必须是我亲自体验才能得出结论的。
那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我可以做些什么吗?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于我来说难度很大,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之前一直在市场调研公司工作,接触的均为快消品公司的市场部。类比过去,发现互联网有关于产品和市场的相关职位,而且这其中很多的工作人员都并非计算机教育背景出身,我想这是我可以突破的点。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或学习一件事,相比于在网上搜集零散的资料,看一本相关的书籍我相信是更快更全面的一种方式。于是我买来张亮的《从零开始做运营》以及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希望能带自己入门互联网领域。
一般我看这种功能性书籍,采用的是两遍式,先快速浏览,统看全局,标记一些比较感兴趣的地方;然后做思维导图,深入思考。
我打算利用三天的时间把这两本书看完,等我看完来给大家做个反馈,希望能够帮助到和我陷入同样困境的小朋友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