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武汉,酷暑难当,走在马路上,如同一个人长久站在火炉旁边,汗水如珠般不断往外涌,衣服如刚用水洗过一般贴在身上。
这个时候,最适合待在室内,吹着凉爽的空调,享受着夏日的凉爽。所以,这种情况下,选择在傍晚时分出行,是最好的选择。
正好周日,在酒店里待得慌,想出去走走,于是趁着闲暇,决定去看一下傍晚时分的黄鹤楼。
因为工作原因,来武汉已经一年多了,可是却没有在武汉好好的游玩过。在来武汉前,知道比较著名的景点是武汉大学的樱花和黄鹤楼,美食是热干面和小龙虾。
对黄鹤楼的认知,来源于小时候背的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即使没见过真正的黄鹤楼,因为有这首古诗,在脑海里建立了黄鹤楼别离的意像。
下午5:30,从酒店出发,坐车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黄鹤楼的西门。
遗憾的是,此时黄鹤楼公园已经关门了。
很多游客在大门前拍照,即使只有黄鹤楼的一角,也要和黄鹤楼合影;有的游客在门前驻足,仿佛若有所思;有的游客在叹息,为什么这么早就关门了,甚至有游客问管理员,能否让他进去。而我在门前驻足了几秒,然后眺望着里面的黄鹤楼,脑海里飘过李白送别孟浩然的诗,想象一下当时李白送孟浩然的情形。
我想,当年李白,看着孟浩然上船,自己站在江边目送着他远去,最后身影消失,只见长江流向天际,心里对好友的不舍,全然寄托在黄鹤楼和长江上。
我回酒店的时候,百度了一下,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的年代,当时只是夏口诚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旅游景点。后来历经朝代更迭,也经过多次修建。到了1957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也就是说,现在的黄鹤楼和古代的黄鹤楼,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但这并不影响黄鹤楼的名气,黄鹤楼旁边有一条著名的商业街:户部港。
户部港也是一座百年老港了,形成于明代,以小吃文明,有“早点一条巷”之称。
当我在黄鹤楼不得门而入后,独自转到了户部巷。进入街道后,整个街道的气息和中国现在的很多古街差不多,都是商业化的小食街。
街上的灯光,拥挤的人群,商家的吆喝声,弥漫着的烤肉和烤鱼香味,一遍繁荣的景象。在街上随处可见的独特美食,烤牛肉,武昌鱼,一条排骨,鸭脖,小龙虾,猪蹄,洪湖田螺等等,美食应有尽有。
沿着街道走,我在一个专门卖猪蹄的店前停下来,了解价格后,买了一份酱猪蹄。戴好手套,站在路边吃了起来。当我把猪蹄放进口中,酱香味让我食欲顿增,且猪蹄肉肥而不腻,不一会就吃完了,已经全然顾及不了周围游客投来的异样眼光。吃完后,顺手用手抹一下嘴巴,一副满足的样子,然后找下一个美食。
在户部巷逛了2个小时,吃饱喝足后,开始回程。
现在的景点,如果单从游玩内容来讲,大多千篇一律。但是有些历史景点,蕴含着历史的气息,即使被商业化,也同样散发着不同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驻足观赏,黄鹤楼就是这么一个景点。即使如今的黄鹤楼,不是古时的黄鹤楼,但李白创造的古诗已经和这黄鹤楼密不可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