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我不是潘金莲》,感觉另有一番滋味。
第一次走上告状之路,是因为她要证明当初和丈夫的离婚是假的。哪怕证明之后再离一次。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李雪莲和丈夫为了再生一个孩子,也为再有一个购房名额,和丈夫商量好去假离婚的。但谁知弄假成真,丈夫在领到离婚证后,取得了购房名额,房子有了,新的女主人也有了,丈夫也顺利地离开了自己。由此,“想骗人的结果是把自己给骗了”,李雪莲想要通过打官司还自己一个清白。
正如乡里的民政助理所说的那样,婚都离了,弄这一出有啥意思呢,毕竟本子是真的。法庭审理、找院长说理、县长开溜、市长发话……事情一路发展下来,谁都是就事论事,把事情按照该有程序办完就算了,谁都没有真正关心过她,没有了解过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但就是市长一句“先把她弄走”的话,层层落实下来,李雪莲就这样被派出所拘留了。真正应了那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将来的苟且。
事情大吗?离婚的问题,本就该是他们夫妻二人的事情,为什么会一路发展到非要进京告御状的地步?在她一步一步往上找的过程中,真的有人关心过她吗,但得有人哪怕宽一宽她的心,李雪莲也不会走上告状的路子。影片中也已交待了这一点,从拘留所出来以后,李雪莲专门去找了过去的丈夫秦玉河,用她的话说“看在过去我们夫妻感情的份上,只要你承认我们当时是假离婚,这事就这样过去了”。说到底,她还是在为自己讨一份公道,哪怕是一个事实,一句道歉。
但丈夫没有给她息事宁人的机会,就着她结婚时不是处女的事情还恶毒地讽刺她是“潘金莲”。因为他知道,李雪莲对抗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法官、院长、乃至县长、市长。旧仇新恨,找人帮忙教训丈夫不成的李雪莲走上了进京告状的路。
在京城,不知到哪里告状,也不知该找谁告状的李雪莲,在老同学大头工作的地方意外堵住了首长,事情因为首长的发火得到了迅速的处理,院长、县长、市长被当地省里处理了,但李雪莲想要的仍然没有得到。状还是要告的,而且一告就是十年。
这一年,人代会又要开了,按照惯例,各级又开始盯起了李雪莲,但谁知李雪莲却转了性了,不想告状了。很多事情是不需要理由的,也没有理由。但是院长不信、县长不信、市长也不信,写保证书、问缘由,这让她一个女人家家的怎么说,说轻了不是还照样不信吗?在这些人的轮番“骚扰”之下,李雪莲告状的念头再一次被激发了出来。
同学大头的美男计触动了李雪莲心底里的柔软,让她有些回心转意,但在李雪莲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更加坚定了告状的念头,一路辗转来到北京,谁知丈夫秦玉河却死了,事情一波三折,告状的事情不了了之。影片结束了,李雪莲告状为的什么?院长、县长们害怕的又是什么,影片最后借着市长的口表达了想要的表达:
“为什么事情一拖就是十几年,而且越来越糟,为什么自上而下都怕她告状,是真的想帮助李雪莲,还是再想保自己的帽子?为了自己的帽子,必然不敢担当,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其实啊,不对老百姓负责,就是对上级的最大不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