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民歌就像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轻盈而深情。
最早的民歌应该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譬如我们都知道的《诗经》,里面的许多诗都找不出出处和作者,但大都来自于古人,他们最早以咏唱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情愫,或生活之中某个让人值得铭记的瞬间,或者不过是劳作于田间,歇息之余即兴所作,韵律大都是美的,许多谱上和弦后便是一首旋律简洁优美的歌曲。
当代著名民谣歌手周云蓬说过一句歌比人长,好一句歌比人长,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老去,但一首民歌却能够经过一代代人的传唱,流传到千百年后我们的耳中,非但不感到厌倦,反而经过时光的发酵,犹如一坛上了年纪的老酒那般,口感香醇,撩拨味蕾,扣人心弦,回味悠久。陶渊明说的那句“悠悠迷所留,酒中有真味”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好的民歌一定深深扎根于民间的土壤,一定是因为它值得流传,一定是它能够贴近每一颗庸碌的心。同时,它一定是唯美的,一定是艺术的,犹如一抹转瞬即逝的风景,犹如一丝温温吞吞的微风,微醺,不易醉人。它一定有着触动人心的旋律和质朴又不失艺术感的歌词,如此词曲雅俗共赏的歌曲方具备民歌流传的特质。
若论喜爱程度,在我心目中《永隔一江水》将永远排在第一位,无论何时,它总能打动我,能做到这一点的歌并不是太多。
这首歌是由王洛宾作曲作词并演唱,后来还经过许多人传唱,这个暂且不表。王洛宾是谁?想必喜爱民歌的人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没错,就是那个写出“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这般神情婉转歌曲的人。王洛宾名荣庭,字洛宾,曾名艾依尼丁,汉族人,是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由他作词作曲的每首歌在如今几乎都已成为了不可撼动的经典。譬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在银色的月光下》等等。我认为他的歌曲之所以得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既通俗又深刻,既接地气又唯美,而且有一种洒脱的神情和沧桑感在里面,要同时做到这些方面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永隔一江水》这首歌后来被许多著名的歌手翻唱过,譬如许巍、朴树、周云蓬、韩红、女子十二坊等等,他们对这首歌进行了更为广阔的演绎,让它更为繁华,更为多彩。这首歌编创的时间有些难以考据,不过大概的时间段大概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这首歌的“情歌”特点,在当时未能发表,直到80年代解禁后,王洛宾对这首歌进行了重新加工,它才重见天日,我们现在看到的属于加工之后的版本,当然,在旋律上它应该还是保持了大部分的原貌。
这首歌是由原型的,原型来自一首苏联的歌曲。是苏联电影《渴》之中的插曲,叫做《两道河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这首苏联原版听一下,对比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其实苏联二战时期很多歌都带有深深的民歌特质,譬如那首著名的《啊朋友再见》,相信大家都熟悉,最早也是源于苏联的一首民歌,后来流传过来之后,经过重新填词,借用原曲的旋律,歌曲也就有了新的意义。民歌很多就是这样,经过一代代人的改动流传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版本很可能和最初的版本有很大出入,这是出于一种流传的需要,好的艺术需要流传下来,被更多人听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在保存自身特点的同时,做出改变,顺应时下的时代。
从这首歌的和弦构成不难看出来,是很明显的am小调。小调具有什么特点?忧伤、低沉、婉转缠绵,这是相对于大调而言。整首歌下来,一直处于一种舒缓的节奏,就连副歌的连接都是不着痕迹的过度——“你我永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我每次听到这里,甚至听不到激动,只是淡淡的悲伤。这首歌这种基调营造出了一种西部民歌的感觉,反映到视觉上就是仿佛一个历经沧桑的痴情人站在广袤荒漠上演唱,犹如空旷之中的一粒悲伤,柔和而绵延,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风沙吹走,但又是那么显而易见,看到的人不得不为之动容,它的移情效果是显著的。好的艺术作品移情效果无不是显著的,因为它能够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这首歌一气呵成,仿佛一直有某种隐隐的情绪贯彻其中,这也是造成它连贯性的最主要原因。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谁没有过这种感情呢?求而不得,喜欢的人仿佛永远停留在彼岸,仿佛你们之间永远隔着“一江水”,哪怕这一江水或许不过是几米远,或者两棵树,但心理距离不能够等同于现实距离,在现实之中有时候两个人哪怕擦身而过,最后也很可能两相忘与江湖,只剩下一个失意的人在远方不为人知地唱起悲伤的一江水,咫尺天涯大概是这种道理。
王洛宾流浪半生,一生望之似总是漂泊或者颠沛的状态,他能写出这样神情婉转的歌曲,同他富有传奇性的人生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这也再次佐证了那句话——歌比人长。他将他心中的情绪凝固在一首音乐中,那么它便能够拥有流淌,倘若生命力足够顽强,甚至能够以波澜不惊的流速深情而绵延地穿过历史,穿过空间,抵达你我他的耳膜,然后在心底生根滋长。我们明白,即使身处一河的两岸,永不可相触,但有一瞬,我似乎是懂你的,歌声把两颗心连接在了一起,哪怕歌停之后,我们再次各安天涯,但因为那样的一刻,我永远铭记那一江之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