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完成自己“早起5:01”的“30天挑战”,今天是第30天。在经历了无数次早起尝试失败后,这回终于把五点起床变成了一项稳定的习惯。对于这次亲身试验的30天,做一下总结,希望能给更多想要“早起”的小伙伴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说下自己的情况。工作比较忙,过去几年的习惯都是晚上12点左右睡觉(有时候拖延到更晚),早上7:00~7:30左右起床。说实话,自己一直想养成持续早起的习惯,很多次“下定决心”,把闹钟设在6:00,6:09,6:15……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一个月前,在读《四点起床》这本书时受到启发,决定这次要严肃地亲身试验一下,看看坚持早起的感觉到底
如何。经过认真的评估,决定将“挑战”设为“晚上11点睡觉,早上5:01起床,6小时睡眠,持续30天尝试”。
为什么要早起?怎样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已有的长期习惯,建立早起习惯?早起是种怎样的体验?早上起来做什么?晚上几点睡?不够8小时睡眠会不会影响健康?白天会不会经常打瞌睡?很多问题都在这30天中找到了答案。
下面分成几个部分来说:
【1、为什么要早起?】
【2、怎样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已有的长期习惯,建立早起习惯?】
【3、早起是种怎样的体验?】
【4、早起后有什么习惯(早上起来做什么)?】
【5、最后,回到“为什么要早起”——根本上,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去“挑战”?】
1、为什么要早起?
在这30天里,深有感触的一点是:如果你真的决定把早起作为一个长期习惯,那最好在开始时想清楚自己早起的目的是什么。
对我来说,早起最核心的目的,是想“每天在保证精力水平良好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睡眠时间,能够给自己留出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时间段进行学习和思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为什么一定要想清楚目的?很简单,因为在早起习惯建立的过程中,自己会很多次地感到没有意义,会想要倒头继续睡。如果不在一开始就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在某一天,你发现自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于是坚持也就没有了意义。
2、怎样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已有的长期习惯,建立早起习惯?
1)首先,如前面所说,在开始时想清楚自己早起的目的。
根据亲身经验,强烈建议把这个目的用清晰的文字写下来,否则即使刚开始想清楚了,后面也会忘记。我们做很多事情不就是这样吗?
2)其次,认知转变——睡眠不是越多越好。
自己的认知会对习惯养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想明白睡眠本身就不是越多越好,而6个小时对很多人来说是足够的。当然,大家可能很自然地会说:你自己睡6个小时就够了,难道别人都跟你一样吗?
其实这正是我想说的。我完全认同一点,就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并不一定都要缩短至6小时睡眠。但是,但是,但是!在亲身体验过之前,千万不要过早下定论:“我就是那种必须睡8个小时的人”;然后还加上一条论据:“你看,我昨天试了一次5点起床6小时睡眠,然后白天就崩溃了”。
……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和我有一样的想法,真的想在保证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精力的基础上,尽量缩短睡眠时间,每天给自己留出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时间段做喜欢的事情,那么不妨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一下,了解一点睡眠的基本知识(推荐《神秘的睡眠》)。然后,认真地去体验一下,比如我最喜欢的“30天挑战”。如果真的30天后发现无法保证精力水平,或者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不适,自己就是要崩溃,那不妨再试试6.5个小时,或者7个小时。
过去几年里我尝试过N次想要把起床时间从7点、7点半改到6点半,结果是失败了N次。因为我以前也坚定地认为,“我就是必须保证至少7个小时睡眠,否则我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我才不要因为找出时间学习而损害基本健康呢。起床早了1个小时,我却在白天工作时赔上了一整天。”
但这次亲身试验证明,不是这样的。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亲身体验”的原因——自己试过才知道。
3)最后:尝试“30天挑战”。
30天是我喜欢的长度,每个人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根据我的经验,一周、两周这样的长度是不够的,因为你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时候习惯还在建立期。
“30天挑战”的概念受启发自国外个人成长领域的热门博主Steve Pavlina,我非常喜欢这种清晰的衡量方式。30天挑战,结果只会有两个:要么就是完成了30天挑战,要么就是没有。少一天也不是完成。其实做其他事情也一样,不是吗?
我自己很多长期的习惯,都是先从亲身尝试开始的,比如素食、长跑、健身、游泳、断舍离,甚至小到早起喝一杯水,等等。从某个地方得到一个好的想法,通过亲身试验,最终变成习惯,长期地优化了自己可能是未来一辈子的生活——这种感觉非常有趣。
如果真的下决心要尝试一下“30天挑战”,那就坚持到底。你可能会说,如果过程中发现对自己的健康有害,或者有其他的负面影响,我也要一路走到黑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给不出比Steve更精辟的回答了,所以摘录下面两小段:
“如果你认为存在放弃尝试的有效理由,若有可能,请提前表达清楚。另外请明晰你不会考虑哪些理由,比如感到懒惰、疲惫,或有时觉得毫无动力。这些理由只是借口,因为它们而放弃尝试不应成为你的选项。
对于坚持在清晨5点起床的30天尝试,当闹钟响起时感到困倦,会是你放弃它的有效理由吗?随着生理机能要逐渐适应早起变化,那种状态就是你应该期待的自然结果。如果你开始每天都有意外的心悸症状,我想说那便是停止早起,重新评估自己所做事情的好理由。”
3、早起是种怎样的体验?
1)精力水平提高。
亲身体验的结果是,晚上11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6个小时的睡眠完全可以保证白天精力水平良好。其实准确地说,是比以前睡七八个小时更好。我自己也觉得很神奇。
为什么睡得少了,精力水平却更好了呢?其实我也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目前能感受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认知转变,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首先要想明白睡眠不是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扫除心理上的影响。否则自己白天会一直觉得:我昨晚只睡了6个小时,我现在好困,我好想睡觉,我不行了。
早起带来头脑清晰感的提升。每天的掌控感和时间利用方式的优化,让自己感觉是在头脑清醒地、主动地安排时间,这样会对时间有一种更清晰的感知,进而保持一个更好的精力水平。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一整天不是感觉被一个又一个任务拖着走,然后在两个任务之间打瞌睡。完全不同的状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精力水平。
对了,白天我还是偶尔会犯困。不过客观来说,以前睡七八个小时也会犯困。所以如果白天打瞌睡了,别急着说:这是因为早起。先想想,自己以前是不是白天也会偶尔打瞌睡?
2)大脑思维更加活跃。
非常有趣,早上起床后,经常会有各种创意点子在脑子里一个接一个蹦出来。前面说过,“注册公众号”这个点子就是这次“早起5:01”的第一个早上冒出来的。这一点我在《“早起5:01”挑战—第3天》里进行了记录:各种想法好像有种连接,一个想法关联延伸出更多的想法。我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有过这种神奇的体验,可能根本就没有过。个人认为,一个原因是,大脑经过一整晚的休息后,在刚恢复的这一小段时间里,处于能量最充沛、思维最清晰最活跃的状态。所以从事写作等工作的人,建议试试早起吧,而不是熬夜。
3)早起让每一天产生了清晰的连贯性。
早起会让自己感觉每一天产生了清晰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又让自己更能持续而是不半途而废地做计划中的事情——比如持续每天早上阅读同一本书(而不是碎片化的信息)。这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很好的自我感受,就是能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持续前进一点点。
4)早起让自己对每一天有一种清晰的掌控感。
掌控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天都有了“自己的时间”。早上5~8点这简直长得“奢侈”的时间段,完全属于自己。即使不走运,后面一整天都身不由己地在开冗长低效的工作会议(有时的确会这样),自己依然可以保持基本的掌控感(我已经拥有了至少三个小时的高效时间),而不会一天过完,完全想不起自己干了什么有意义的事。顺便说一句,我猜很多人一天里真正聚精会神的高效时间,可能还没有三个小时呢。:-)
5)最后,早起还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不易感知却重要的影响。
一个重要的影响,是自己会下意识地优化作息和优化时间使用方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首先,优化作息。当你知道第二天雷打不动一定一定会在5:01起床的时候,晚上会逼着自己11点准时睡觉。因为你的身体知道,如果玩手机拖延到12点1点,那第二天一整天你就有得玩了。
其次,优化时间使用方式。我察觉到一点,就是在一天中的某些时候,当你忍不住准备“浪费”点时间,你的潜意识会想,我放弃了爽歪歪的睡懒觉机会,5点起床就是为了争取更多高效的时间,做重要而有趣的事情。然后现在我居然在这里漫无目的地刷手机?
4、早起后有什么习惯(早上起来做什么)?
你喜欢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这个时间是白捡回来的。:-) 不过,我的建议是读书、写作或者运动——还是别用来玩手机了。
我的习惯,醒来以后马上起床,喝一杯水,然后洗漱(我尤其喜欢早上洗澡)。收拾完以后,就开始读书,或者写作。大概一个小时的专注学习后,我在7点左右出发去办公室,这个时候可以躲避掉早高峰,路上行人少,车少,进公司也不用排队坐电梯。到公司以后,我习惯继续读一会儿书。
这里有个习惯值得一提:我会在8:20左右坐在公司沙发上打个小盹,一般10分钟。关于“打盹”,我还特意总结过一点体会:
首先,我把“打盹”作为另一种形式的短暂冥想:把自己从手头事情中抽离出来,立即切换进入专注休息状态,尽量排除杂念。这个过程其实很像冥想。很多时候我并不能做到真的“睡着了”。
其次,也是从《神秘的睡眠》这本书里学来的。这本书里专门写到了“神奇的打盹”,里面就讲45分钟以内的打盹,可以保证醒来时处于睡眠的第二阶段(“浅睡”),这个阶段恰恰对体能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打盹超过45分钟,则很容易已经处在深度睡眠中,醒来时很容易感到非常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午睡时间太长,起来感觉浑身酸软还不如不睡。
进一步,我自己把“打盹理论”延伸了一点——因为类似冥想,同时又有助于迅速恢体能,所以我把“打盹”作为一项重要的调节工具。比如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打击的时候,感到很紧张的时候,感到很疲惫的时候,即将有重要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等等,这些情况下我会选择“打盹”十分钟,让自己立即“切换”到凝神静气的状态。“打盹”之后,往往会感觉好很多。这个方法对我自己很有效。
必须强调一点,还是认知转变。首先还是要学习一下睡眠的基本原理,调整自己的认知。如果你潜意识里觉得“睡10分钟能有什么用呢”,那就真的没什么用了。因为有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本身就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就像之前提到过的,如果你认定“早上5点起床我会死的”,那早起真的就很难了。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5、最后,回到“为什么早起”——根本上,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去“挑战”?
在这次早起30天挑战的过程中,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等我们老了,睡眠自然就减少了,到时候想睡都睡不多了。现在为什么就要痛苦地早起呢?”
首先,早起并不痛苦。前面说过,我自己早起最核心的目的,是想“每天在保证精力水平良好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睡眠时间,能够给自己留出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时间段进行学习和思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太多有趣的事情去做,太多有趣的书去读,然而每天都是“没有时间”。“早起”是我现在能找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其实,如果很多事情我们都能站在现在往远处看,看到自己“老了”,甚至看到“临终”,那该多好!如果真的可以,我们想到的很可能不是自己“痛苦地早起”,而是我们老了,不再有年轻时那样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我们睡眠少了,5点就起床了,却发现自己再也没有年轻时那样清晰、充满活力的头脑,很多以前可以去体验、去挑战的事情,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
为什么现在不去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