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六区读书活动笔记一)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六区读书活动笔记一)

作者: 秋笏笑月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22:38 被阅读0次

李华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片段品析

本课的授课思想:

在文本分析中选准一点,重锤敲打,深入文本做深水潜行。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紧扣文本,抓住重点词句辅以形式多样又充满实效的朗读,引领学生从表象敲开语言文字的外壳,对其内涵做精到深入的剖析,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领悟了文本的灵魂。

教学整体思路:

切入生活,调动体验—表层分析,体味幸福—深入挖掘,探寻心灵。

师:……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回答:是一个快乐的人。

师:还有其他看法吗?

学生回答:他并不快乐。

师:很好,我们同学很善于抓关键词句,那么大家看一下,从明天起一共出现了几次?

请大家做好笔记,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句。诗人反复说,从明天起,说明诗人今天的生活很不如意。

大家认为诗人生活的并不幸福,还有什么依据吗?

诗中的向往,幸福的传递,他会努力的去追求这种幸福吗?

小记:

华平老师的每一节课都会有令人惊艳之处。

明明是一首非常有祝福意味的诗歌,硬生生解读出非常悲哀的意味。

而且,让学生让我们真正走进了诗歌,真正明确了它的内涵。

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令人惊艳!

真的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皎洁之感。所以感觉到解读学的魅力是如此之大,感叹不已!

而且老师只是在其中经过几个问题的点拨,让学生来讲,学生慢慢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中找到了这首诗歌真正的意义。

学生们从此之后会知道这首诗歌美则美矣,但并不是诗人表面上看起来的美好幸福。他存在的是找不到幸福,只有孤单零落的世界。

只要春暖花开,不要面朝大海

学生的认知在这一节课里是一个多么大的转折呀,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会忘记这个转折的。

从此也不会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来祝福别人。看起来欣欣向荣,温暖美好的句子背后,是如深渊一般的孤寂啊!

能够解读出文本中与众不同的含义,能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能够教给学生方法。

我觉得要把实录再读几遍,才能够领会其中的精髓,然后把这个教学精髓学到手,以后解读任何诗歌都可以用上。

相关文章

  •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六区读书活动笔记一)

    李华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片段品析 本课的授课思想: 在文本分析中选准一点,重锤敲打,深入文本做深水潜行。在...

  • 语文教学的“二字经”

    王君说:“文本细读,是属于教师本位的。而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生本位的。把细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和程序,这中间,...

  • 【星火共读.第二篇】有效备课是一条长路——读《阅读教学备课路径

    七七 反复细读两位教授的文章,并做了读书笔记,才理清阅读教学备课的路径探索:从文本中来,到学生中去,自我感觉受益很...

  • 细读文本,找到课堂教学的抓手

    因教《端午的鸭蛋》,喜欢上汪曾祺的作品,文字干净而传神,平淡而有味。 汪曾祺的散文随笔《蒲桥集》上...

  • 王崧舟解读新课标

    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 1细读文本(对比2011版) 2增强课改意识 3重构课堂教学 4提升课程素养

  • 读《诗意语文》有感(五)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本周读了王老师的文本细读一文,在读文章之前,对于“文本细读”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

  • 文本细读3

    文本细读的对象是语文教材 相比于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细读,新课程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范围相对要狭窄,文本对象是特指当前被...

  • 六区读书活动笔记之八

    巧妙设疑,整体把握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片段 教师设置的问题: 1.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

  • 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这是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第一部分阐述的最主要的观点。细细思量一下,...

  • 细读文本

    诗歌以及诗歌教学的重要地位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到后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六区读书活动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bf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