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百年前沈阳,浓浓年味从哪儿来?

百年前沈阳,浓浓年味从哪儿来?

作者: 占芳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11:09 被阅读0次

    游戏天天玩;新衣平时穿;网上时时买;无需盼过年。

    老传统遭遇新现实,人们却又都在感叹:

    现在的春节年味咋就越来越淡呢?!

    让人长久回味的年似乎永远留在记忆里。

    一百多年前清代奉天每到春节,就热闹得不行不行的。

    办年货、买新装、祭祖、除扫、庙会、灯会⋯⋯

    满街满巷满登登的人像个欢乐大趴。

                      过年热闹来自人

    为什么一百年前过年满街都是人?

    过去过年是穷人穿新衣吃饺子的日子。

    奉天估衣市在外攘门(小西门)内大街上。

    估衣铺不仅卖新衣也卖旧衣,既有绫罗又有纱棉,还有各色皮裘装具,

    有名的衣店如广生茂、玉庆、德合号都在四平街(中街)上。

    四平街上钟鼓楼间还有“带子市”。

    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当时“带子”是国人的大宗消费。

    清代沒松紧带,布袜裤角得用带系、腰带得用各种针织带。

    这里更售卖各种丝绦、辫绳、线穗、轿顶扣带等。

    奉天童家绦铺最好,是响当当的牌子。

    当然,钟楼南大街还有灯市,春节元宵节前数日开市,各样春灯俱备,元宵节后罢市。

    过年了,谁家都重视淮家都要把一年的钱花一花。

    京帽铺的纬帽、线冠均仿京式,祥发号、六合号最著名。

    京鞋铺各种京式彩鞋,以正祥福记和邵靴铺的货最抢手。

    甚至德盛门金银库胡同烟袋铺都挤满了人。

    所售乌木杆或风眼竹烟袋杆,保您过年通透,不误您正月待客。

    中街画棚卖年画天天跟不要钱似的。

    镜灯铺:卖玻璃屏镜、衣帽镜、奉天人爱去震元号。

    映子铺:各种脂、粉、香皂、肥皂化妆品,以顺盛福记为最。

    内治门(小东门)外肉市,内治门内街南鱼行挤挤嚷嚷是办年货的。

    菜行一在德盛门(大南门)外以西,一在内治门外以北,拂晓开市近午菜都光了。

    一年辈子不上街,去一看啥都新鲜!

    一年辈子不花钱,见啥都要买买买!

                      有钱沒钱都期待

    有钱的、没钱的人都憋着股期待。

    过年让奉天城的脸上挂满了喜悦。

    从小西门到大西门西门脸中段繁华异常。

    这儿是“江湖杂巴地”,有大小什字街、南糖橹把、大茶馆、分水岭等胡同,

    东侧几家估衣铺,天足坊、金盛兴等鞋铺,是普通人的去所。

    西侧一排矮房,有回民风味于家馆和马家馆,价低解馋。

    还有评书清茶馆德泰轩,是西门脸最聚人气之地。

    中间则是江湖医、卜、星、相、匠、工、优、倡八大生意齐聚。

    业态太全让您逛也逛不完,买也买不够。

    每逢过春节这里的生意都会无比红火。

    算命打卦走街卖药艺人优伶都能借此时多挣点钱,总能乐呵过年。

    江湖杂巴地儿是穷人欢乐的天堂。

    南门脸是以古玩铺小器具作坊为主的所在。

    民间金石书画对联名手,都在这里一展身手尊卑无别。

    东北爱喝酒,成泰永的白干烧酒批发零售,在小南门是老字号。

    小北城门以东至城东北角是小摊床和多家柳巷花街。

    小北门以西到城西北角是木行,有隋家染坊、萃丰店、欣来当、德源昌等胡同。

    这个过年的当口,穷人富人都挺乐。

    鼓楼西路北百花馆酒局酒香袭人,年关一到人挤人。

    万泉河以南的酒席楼清雅宽敝,包间早订一空。

    年底商家请客使用包席多去长发园,

    天后宫前新建的兴隆号包办酒席,成德居的老板笑面最会挣钞。

    挡也挡不住热闹和喜庆,浸透了整个奉天。

                      过年庙会如盛典                     

                                       

    年味像是在蜜里泡过哪儿哪儿都甜。

    走亲戚串门拎糕点,致美和号的糕点能通行东三省。

    果馅铺各种元宵及点心所用的提浆、枣泥、南式茶食,万顺号货色最齐。

    奉天过大年人多的地方还属洗澡堂子。

    大南门外浴身堂人得排队,一年到头总要洗个干净迎新。

    打扮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逛街逛庙会。

    吃饱喝足出了小西边门为实胜寺也叫皇寺。

    正月初七日至十五日连续八天,是皇寺一年最热闹的时候。

    寺内看“跳跶送鬼”仪式,是藏传僧人们戴面具表演的迎神赛会。

    实胜寺跳跶是奉天打熙朝就有的盛典。

    寺僧杂扮诸天神鬼,演吹音乐每次铙鼓竞奏萧管齐鸣,

    寺门开处牛鬼蛇神千态万状跳荡而来。

    每届跳跶之日必于北塔法轮寺接佛,毕事而仍送还。

    庙会是国人群众性文娱商业集一体的创举。

    每年的正月欢庆之夜商号必“放盒子”,如今天商家放焰火。

    此外还可猜灯迷、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扭秧歌、看拉洋片或驴皮影等。

    元宵节过三天。最热闹的地方数四平街。

    早有“四平观走马,三日万巷空”的老话。

    “四平灯市”也位列成盛京八景之一。

    花灯繁多,有文化讲情趣和手工技巧。

    人物花灯西施采莲、老驮少妻、张生跳墙、刘海戏蟾⋯⋯灵比机器。

    奇巧花灯走马灯、万眼罗、琉璃球、梅里灯、夹纱灯等,怕早已失传。

    真是不过年不知道能工巧匠有多巧,

    时钟灯有时分秒针,旋转以假乱真,挤得人鞋掉。

    年是欢乐的总集合,年是一年开荤日,怎么不让孩子又想又盼?

                      孩子女人都盼年

    如今日子好了却年味淡了。

    百年前的人日子清苦,可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

    奉城进了腊八家家早早备足年货。

    所有的喜悦所有奢侈都渲染着人们期待的大年。

    腊月朔日(15日)起四平街开画棚叫“出大行”。

    街上除城隍庙一处南向,馀皆坐南朝北,前堂四壁悬挂铜板及避火、合家欢等年画,

    清同治光绪年间,诗人缪润绂有竹枝词咏此。

    几家铜板印模糊,犹许丹青仗手摹。
    争上四平街上看,可曾添画北风图。

    年货年画拉开了奉天年的序幕,12月23日小年是年的开始。

    这一天辞灶,老话说灶神于是日上天言事。

    过小年满街都是叫卖灶神龛的人,俗呼灶神灶王为一家主。

    除夕日除吃饺子放鞭炮等,奉天还兴送财神。

    闲人乞钱者往往于除夜沿门喊送财神,

    一纸数文钱,大过年的为讨彩头没人家会计较。

    而大年初一拜年不像现在微信视频加电话,

    俗尚新春之初人人鲜衣华服往来登门拜年。

    扣门先递名贴:上写官阶品级虚衔额外亦多注明。

    名贴不止是吃皇粮的官员用,普通人上书姓名也挺讲究。

    不想见面的家人便婉言主人不在以免尴尬。

    如彼此见面则拱手躬身作揖问好。

    清代东北春节管正月初五叫“破五”。

    “破五”吃饺子算是女人的大日子,过此日女人就可出门了。

    初六日铅华溢街香脂充巷,名叫“出行”。

    封建习俗约束女人,有身份的人家女子绝对不出大门,平时街面真的佳丽绝迹。

    也难怪文青写竹枝叹:还是过年美景美色!

    谁家爆竹响连声,一字门前有送迎。
    欢喜春风过破五,六街添唱丽人行。

    过去,年这个节日是富人的也是穷人的,是孩子的也是女人的。

    奉天春节拉动各商号生意兴隆,也让小商小贩小生意红火。

    清代的年节是城市的生机和快乐。

    这个快乐和生机同时也属于普通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年前沈阳,浓浓年味从哪儿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hq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