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出现的,尤其是在你的意识体系里出现的,都是局限。

在我过去工作的7年当中,是从固定型思维模式努力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过程。当然,现在仍在努力当中。

在这次作业当中,我尝试用包老师的“生活主题三角形”模型梳理自己个人职业生涯和生命规划,说明成长融合型思维对我有何帮助。
一、过去:
#认知升级,走出舒适区。
在我刚工作的时候抱着“求稳定”的想法,还希望在一个单位工作到退休,没有意识到“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已不在。那时候我还天真的以为“只要踏实努力工作,就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好的领导同事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的导师。

个人成长和改变并不是稳定的过程,是个人能力和环境不断匹配的过程。在工作的头两年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从学生身份过度到了社会身份。
我在2013年离开了第一个工作单位。之前的工作环境已不再适合我的个人职业发展:①没有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机会,导致上升空间不多;②被负面情绪包围;③待遇不公。 当然,离职也需要勇气。去一个新单位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我担心业务能力跟不上。但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我还是迈出了辞职这一步。事实证明,走出了舒适区,我在各方面都有了提升。
#接受挑战

包老师在课程中给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特征:
具有好奇心
喜欢接受挑战
喜欢在挑战和失败中学习成长
喜欢在不确定中胜出
2014年,有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去三甲医院规范化培训三年。是机会,也是挑战。又要去一个新环境,伴随着未知的改变和压力。但是,显然对我的能力很有帮助。于是,我欣然接受。
二、现在
#现有的满足/沮丧
满足
适应&匹配:2017年3月,我回到自己的医院,现在已经适应社区工作。
个人能力和自己目前的工作相匹配。
收入:之前相比上升一个台阶,开始有存款。可以开始考虑理财和投资。
时间:上下班时间较为固定,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较为丰富,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再学习,多元发展,以“斜杠”为目标。
沮丧
与现在的单位签订了协议,未来几年不能轻易换单位。借助环境(新单位)提升自己的难度较大。
三、未来
#目标:
先努力做到杰出个人,再向优秀管理者、卓越领导者努力。
利用空余时间,多学习,寻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
#梦想:
做好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医学素养。
实现财富自由。
#承诺: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懈怠。
时刻谨记跳出固定型思维,时刻保持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