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县主,李建成的女儿,生母为承徽(东宫妾正五品)杨舍娘。
杨舍娘的这个女儿于永徽年间册封为乐陵县主——虽然墓志上用了“永徽年中”的说法,但是根据唐朝墓志一贯浮夸且贴金成风的习惯,如果杨舍娘的女儿是永徽元年或二年就册封为了县主,那么墓志上的用词应该是“永徽初”才对。然而墓志上只含糊地用了“永徽年中”,可见杨舍娘的女儿得以册封为乐陵县主,显然是在永徽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且按照郑观音墓志上所记载的“归魂幼女”,可知李建成最小的女儿应当是郑观音所出的归德县主,所以杨舍娘的女儿有县主封号的时候,至少27周岁了。
正因为乐陵县主有机会出嫁的时候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贵族女子正常出嫁的年龄,所嫁之人还是头婚的可能性极低,毕竟古代提倡早婚早育,古代贵族男子十来岁就结婚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抛开婚史问题不谈,乐陵县主的丈夫于善询还是符合唐朝皇室选婿标准的。
于善询乃北周燕国公于谨的后代,因为于氏家族子弟繁多,所以各支发展情况并不一样,像于善询的父亲于乾长只是个从五品上的仓部郎中,明显开始走了下坡路。好在唐制要求“娶县主者正七品上”,于善询还是可以满足这个最低要求的,所以乐陵县主嫁进于氏也不算丢了颜面。
然而除此之外,于善询的生平就乏善可陈了。毕竟于善询并非父亲的嫡长子,平恩县男的爵位也没资格继承。
同时,因为乐陵县主册封的太迟、嫁的太迟,于善询早在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就已经至少有了一个儿子于惟敬。而且根据于惟敬的墓志可知,于善询很有可能在于惟敬出仕前就已经英年早逝了,所以于惟敬的为官履历中,并没有出现为父亲守孝而辞官的经历。
所以尽管不知道乐陵县主一生享年几何,但是她最好的年华几乎都幽闭在深宫之中,30岁左右才得到册封,不仅嫁给于善询作为续弦,更是婚后没几年就早早守了寡,还因为出嫁了就无法与生母杨舍娘时常相见,以至于“长乖膝下之欢”。
这样坎坷的人生,除非乐陵县主的心态足够乐观,否则长寿对于她而言只是一种漫长的煎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