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虽然市场上每年会推出十几万新书,但是每一个品类中,都是充斥着大量的同质化读物。以“漫画史”选题为例:

二混子是最早做漫画史的。

接下来各种“漫画史”都涌出来了,而且连画风都几乎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现象背后涉及到一个原理——
霍特林模型
简单点说,就是在一个理性市场中,两个竞争者最好的方案,就是做的越来越像。
现在大街小巷都是便利店,大家发现没有,他们的产品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开的位置,也相隔不远。
这就是著名的“有麦当劳就必有肯德基”定律。
其实扎堆现象出现在各行各业。比如,卖文具的、卖衣服的、菜市场……
我们回到前面说的图书市场,图书的内容决定了图书的销售。而图书要想销量大,就不能只迎合一小部分读者,而是要适合大众口味。
所以,当一种从没有的类型的书,推出市场,大家都会观望。而一旦火了,其他出版社就会纷纷跟进,在某个时间段,同质书籍会像排山倒海一般涌向市场。
不是大家不愿意创新,而是博弈论背后,看起来一片乱象的背后,是市场经济形成的最好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