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生命的三种存在方式。|《一个人的朝圣》

生命的三种存在方式。|《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 小小小小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16-09-08 08:09 被阅读0次
    生命的三种存在方式。|《一个人的朝圣》

    不可避免的,今天我要说一个稍微有点沉重的话题。

    有关于生命的存在方式,这个问题第一次在我的脑海冒出,是看完《一个人朝圣》之后。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要笑了,别逗了小鱼,你看一个带点鸡汤的故事,还能看出这个严肃的问题?

    咂咂,我又想说出那句万能金句了:某某某还是太仁慈,你啊还是太年轻。

    嗯,开个不那么冷的小玩笑。

    在我二十多既没生人,也没成圣人的时候,我觉得生命并不是和我以前想的一样,一锅乱炖。

    它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它是个傲娇的战士。

    如果非要撸清楚,我觉得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存在方式:无知无畏型,半知不解型,通透无知型。

    无知无畏
    生命的三种存在方式。|《一个人的朝圣》

    “无知无畏”的存在方式,着实令人羡慕,最起码我就很羡慕。这是一种近乎原始的生命状态,通常被人抱在怀里的婴儿就是“无知无畏”的。

    当然,这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不仅限于婴儿。

    “无知无畏”,并不是对真的无知,也不是真的无畏,它不是一种狭义上的无知无畏,更不是我们平时口中常说的:“你个无知的人。”

    他们的无知无畏,主要体现在对生命上,他们活着,但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也不会去想什么时候不能活。

    就像《一个人朝圣》里哈罗德和莫琳以前的生活状态,哈罗德十六岁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他穿着仅有的一件大衣,没有表情,毫无知觉的走了出来。

    甚至连哭泣纠结都没有。

    哈罗德不害怕嘛?当然会害怕?十六岁我们还是爸妈含在嘴里的宝贝吧。

    离开家夜晚的露水有多重,寒气有多深,可他就走了,因为他知道他会活下去,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无畏。

    或者说他的无畏源自于他的懵懂,他的不知。

    又或者这一切都源于他母亲和父亲的常年不合,他们只把哈罗德生下来,让他野蛮生长,从未给他灌输过所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长到十六岁,一直都是自我生长和自由生长。

    所以他会害怕什么呢?还不是就这样活着。也同样,他又会知道什么,还不是和以前一样。

    为什么我说很羡慕他们了,因为这一类人不管情况有多糟糕,他们总能在失落之后放下那些,而不是承受那些。

    半知不解
    生命的三种存在方式。|《一个人的朝圣》

    这是存在的绝大多数,半知不解。很可惜我也是,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

    我们通常是懂一点所谓生命的道理,但又懂得不够多,所以常常痛苦,时时抓狂。

    就像那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我们大多数的问题,在于懂得太少,而经历的太多。

    懂得太少,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和“无知无畏”型相比,我们已经懂得挺多了。

    我们看风不悲,看雨不喜,看到心上人会微笑,看到仇人会躲避。

    我们可能有过系统的教育,受过多次的启发,对生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剖析。

    就像《一个人朝圣》里哈罗德后来的状态,当然我觉得最能代表的还是哈罗德的儿子戴维。

    戴维是书里让我很心痛的存在,虽然他一直活在别人的回忆里。

    他聪明,有见解,对一些问题主意大着呢,他小小年纪就对酒厂老板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和哈罗德的关系从那场疯狂的跳舞之后,就开始不可逆转的恶化。等哈罗德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戴维已经长埋地下二十年。

    书里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某次吃饭戴维和哈罗德就一个问题发生争执,哈罗德默不作声闷头吃饭。戴维步步紧逼,目光如炬。

    最后以哈罗德吃完饭去上班未结束,当哈罗德走出门口的时候,戴维失魂落寞的打破了桌边的碗。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以前我和爸妈吵架的场景,其实我们不是多想惹爸妈生气,只想寻求一点他们关注的目光而已,仅此而已。

    可哈德罗不明白,戴维也不明白哈罗德的隐忍和他所谓的“明白。”

    最后戴维“自挂东南枝”,他所有的不解,所有的痛苦,都系在那一根绳索上。

    通透无知
    生命的三种存在方式。|《一个人的朝圣》

    如果说第一种“无知无畏”里的“无知”是被动无知,那么第三种“通透无知”里的“无知”就是主动的无知。

    知晓万物法则,熟知世间规律,他们心中对日月星辰,天地起落都有自己的了解,他们不去知万物,却又明确知道万物。

    毕竟多数时候知道比不知道更令人无奈和悲伤。

    我不相信这世上会有人一直处于第三种状态,我觉得是某类人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状态,和某类人间或处于这种状态。

    毕竟,这种是趋近圣人的,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属于凡夫俗子的世界。

    在《一个人的朝圣》里,哈罗德在走着去贝里克郡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很感动我,他不肯丢下那双破帆船鞋,尽管那双鞋的鞋底已经薄似纸张,哈罗德用胶布缠着又继续走了。

    路边随处开着的不知名小花,头顶照亮的星星,沾湿胡须的夜晚的浓雾,那一段描写的特别美,哈罗德就这样用胶带裹住鞋底一路向北。

    他知道这双鞋走不到贝里克郡,任何微小的磨损都可能会磨穿鞋底,但他好像同时不知道这些事实真相一样。

    我想正是他路上这种时而冒出的“无知”,才让他克服自己走到贝里克。

    我并不觉得这段旅程会给哈罗德多少救赎,或者说他凭着这段路从此达到圣贤的境界。

    这不过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它只能偶尔给他力量,但这种力量在旅程结束之后,便会逐渐减弱。

    哈罗德依然会想起二十多年前,奎妮替他背锅的那件事,他依然会觉得自己懦弱胆怯。

    莫琳也还是会提起哈罗德以前对戴维的冷漠,时常刺痛他的心,虽然他们在那段旅程之后关系修复了很多,但不会完全修复。

    戴维将是永远的事实,横亘在他们之间。

    这一场一个人的朝圣,和其他朝圣并无分别,都是不断自我救赎,不断清醒痛苦。

    朝圣,本质上就是一场无法完成的盛大仪式。

    因为普世意义上的“通透无知”的圣贤,从另一个意义来说,并不真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的三种存在方式。|《一个人的朝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rs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