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飛
什么时候玩过不倒翁不记得了。大概那时年幼只以为就是推不倒好玩的玩具。直至今日有位达人大咖 安排了作业名为: ……不倒翁。这才对‘不倒翁’有了新的认知。
这两个不倒翁看起来很可爱,样子关于对不倒翁的研究有多种说法:既有励志积极向上的褒义、也有左右逢源的贬义。这要看作者站在什么立场去写了。我就不左不右的随意谈谈,毕竟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赞美太阳,但太阳的光辉太过热情会晒死大片植物生命及带给人的不便。赞美雨,可暴雨也会带来淹没、坍塌、冲垮的危险。我们歌颂大海,但它也有暗礁撞翻巨轮的危险。一望无际的大海,表面的平静,难道它有时不暗藏汹涌澎湃的巨浪吗……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包括人。
不倒翁有各种制作法,材料及表情的描绘 不同表情的不倒翁有各自的喻义实物意义: 不倒翁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玩具,供人们娱乐。推翻身子撒手就会自己再坐正,总是处处留笑容。
引申意义: 象征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人做事要持之以恒。提醒自己办事做人要适中、不虚不满。不倒翁也可比喻某些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有贬义。不倒翁、不倒翁,无论是属于玩具还是属于权柄既然社会存在,人们也就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也或许是社会发展啃噬大厦的蛀虫。无论是属于玩赏还是属于利用,既然社会流通,历史总会有褒有贬有奖有罚的。
可用鸡蛋制作不倒翁,这个较为简单就不说明了,或许都会最常见的不倒翁是纸身、泥底、即用纸浆灌模或用废纸粘糊成形,再用泥土制成半圆形的底座,将二者粘合好之后,再在外表糊上净纸,施以彩绘而成;也有的用木头做底,底部中心固定上铁块和小石子;还有用小葫芦挖净内瓤,内部灌铅做成的“葫芦”。
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它的重心在最底部,接近地面,平衡是由重心控制,所以怎么放,它都不会倒下去。
所谓不倒翁,因为他轻松摇摆,懂得平衡,他不一定坚持立场,但又四平八稳,他可以不需要人帮助,自己处理自己,所以即使你把他推倒,他又能再度站起来。
古代有人称赞楚国的人民十分团结,有不肯服输的性格,因此形容他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就是不倒翁的精神。
不倒翁也不一定是形式上的不倒,在精神道德上不倒,更是重要。比如一些诗词就蕴含着不倒翁精神: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花时。[陈毅]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唐-杜苟鹤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云志,不是繁华队里身。
《咏松》清-陆惠心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石灰》于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清-郑扳桥
还有《警世贤文-勤奋篇》如: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还有很多有不倒翁精神的诗词,再就不一一列举了 。
在生活中的周遭里,有一些人如同不倒翁一样有不被打倒的智慧和义勇……忽然间又想起那首不倒翁的童谣来:“不倒翁,摇摆很轻松;能忍耐,不生气,是作风。说他呆,他不呆,胡子一把像小孩,面孔红红看得开。不呆不呆真不呆,推他倒下就能站起来”。啊哈,这童谣是不是太形象了呢?亲手再制作一个已模糊了记忆的——不倒翁玩具,或许有新的认知也未可知。
处处笑容可掬的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