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德小老儿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每个人都会有词不达意的问题。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反映作者的准确意思,这涉及遣词造句,选哪个字,用什么句型。不同的表达,意思、意趣也会不同。
由此,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的第一句就告诫后人,不要望文生义。他还在文中多次使用“强”字,就是勉强的意思,如,“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另外,读者从中领会的意思也会千差万别。一千个人读唐诗,就会有一千种感悟,一千个人读红楼,就有一千本红楼梦,是这个意思吧。
古代的同音字,一般都有意义上的关联。很多时候,一些专家对经典的解释,往往是心中已经有了既定的理解,再去反向揣摩文章的本字,所以搞出很多通假字。看似有理,其实颇值得怀疑,所为的考据很多都是表面的功夫。研究文字的对经典不熟,研究经典的对文字探究又不足,其实治学的严谨性还是不足。
还有,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代的常用词汇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王弼注解老子道德经,就把许多字改成了他那时通行的用字,改的是否确切,肯定不是百分之百。同时还有避讳的问题,比如第一句的原文应该是“恒”,汉人把它改为“常”。
眼前的例子就是网络用语的流行,它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正规的书面语言中。
更严重的是,那时流行骈文,崇尚辞藻华丽,所以他把老子原文的一些判断句,递进关系的句子,都改成了对句,句式是漂亮了,但语义也必有偏差。
更更严重的是,王弼本质上是一个儒者,他注解道德经的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儒道融合,所以删改原文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后世再刊印道德经的时候,又把王弼的一些注文误作原文,就这样以讹传讹,搞得真假难辨。
后世的注者就更不用说了。儒家的经典统治中国官场考试和主流文化几千年,由他们来注解老子道德经,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许多解释完全是歪曲老子的本义。
即使是和老子时代相隔不远的诸子,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也都把老子道德经作为宣扬自己观点的载体或工具,夹带大量的私货在里面。
比如,庄子,讲起来和老子是一脉相承的,其实未必。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他还是讲治,是入世的。而庄子主张逍遥避世,强调个性自由,是出世的。这是根本的不同。所以庄子解老不可全信。
韩非子《解老》、《喻老》就更不能相信了。韩非是个阴谋家,他一心想复兴韩国,自己到秦国去做间谍,企图从内部瓦解秦国,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他把老子的道德经变成了权谋论。
我们再回到语言本身。中国的文字是从意象开始的,一个字往往有多重含义,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绝对地去翻译一个字的单一内涵,而应该去体会它所蕴含的意象,它应该是丰富的,场景式的。
最后再说一个有趣的例子。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有一句,帛书甲本为“师之所居,楚棘生之。”王弼把它改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意思大抵无误。荆、楚是一个意思,楚的本义就是荆,楚国当初在中原人眼中僻处蛮荒未开化之地,荆棘丛生。
【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就是为了种植黍稷,把带刺的荆棘清理掉。【註】楚楚,茨棘貌。但现在我们说楚楚动人,该不会说她满脸粉刺,很可爱吧?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