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对于初次见到这本书,看到这个书名,内心充满了好奇,好奇这到底是一本在讲什么的书。
怀着这份好奇,我翻开了书,映入眼帘的故事把我深深吸引,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到底存在不存在圣诞老人。
我想每个做父母的人,每个从孩提时代成长起来的成年人都曾在生命的某个瞬间想过这个问题,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写了一本书来探讨这一个问题,从始至终,圣诞老人是主人公。
表面看在探讨一个无需讨论的话题,实质上是对这个世界上很多模棱两可,或者没有对错的问题,甚至人生存在的意义,这样宏大问题的探索和应对。
最佩服作者的一点是,从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着手,将制式教育所学,自我探索和亲身尝试融合贯通,从一个孩童到成为祖父这一路走来的所思做了一个总结和升华,相信一定会对后代和有幸读到这本书的人带来积极影响。
作者埃里克,卡普兰,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当红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编辑兼执行制片人,虽然没看过这部美剧,但我依然在文字中感受到生活的各种炸裂辛酸,如果你学习过九型人格,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作者是一个七号人格的人,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思考,这样的深邃只有头脑中心的人才具备,而结合生活,生命的成长,他尝试和了解过很多,书中从逻辑科学,到神秘主义,再到幽默人生,最后给出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阿里思想,各种幽默好玩的片段仿佛在看一部滑稽剧。
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一个 片段,作者说,如果有人喜欢玛丽莲梦露,那么收藏一块梦露的粪便一定是这个世界中的独一份的粉丝。
好吧,接下来言归正传,按照我的理解和摘记来记录本书带给我的触动。
首先,提出问题,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塔米妈妈希望儿子能继续相信圣诞老人,而放弃与作者儿子阿里一起游玩的计划。作者说他感到不解,为了维护儿子与圣诞老人之间不真实的关系,塔米妈妈宁愿牺牲儿子与阿里之间真实的友谊。读到这一段时,我作为一个母亲,非常能理解塔米的那种保护之情,在可能的范围内希望给到孩子百分之两百的保护还不嫌多。虽然这个世界早晚有一天会变得极其现实,可在一个妈妈的眼中,哪怕这一天能晚来一小时自己都要用尽全力去保护。
也许很多人会不赞同这样的做法,但我想说读着这本书,让我很深的一个体会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当我们在评判别人前,如果能稍微觉察一下,就能够看到更多可能性。
接下来,面对这个问题,作者抛出了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逻辑,也可以叫理性,就是用科学严谨的方式去解决,会发现是无解的,作者说逻辑就是解决不了逻辑悖论。当然在这之前作者还是用了一些篇幅来讲逻辑推理的彪悍能力,如果有一些朋友更感性,读这个部分可能会觉得非常枯燥,简单的办法是跳过去这部分逻辑,你只要记得逻辑的世界只有对错,存在不存在,而圣诞老人到底存在与否,或者说人们是否真的希望它存在都是问号,而逻辑接受不了似是而非,这就不得不让作者给出了下一个解决方案。
不过这里还要多说一点点,就是作者提到的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如果这个故事中的爱侣都直接了当地问对方喜欢的礼物,然后用有钱就能买东西的思维对待彼此,从理性角度说,给我妻子送什么礼物最好呢?是我把钱留下来给自己买点东西,然后让她也把钱留下来给自己买点东西。但这样的结果是根本不存在礼物。这样的行为只能叫购买,而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惊喜,是我们明明没有伸手去要就有所收获,这是理性主义无法解释的。
所以,直男癌这个词来形容男生的直接和木纳,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从男性的角度来看,理性永远是对的,而从女性的角度来看,理性的存在就是最根本的错。很多时候对女性需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可能效果会更好。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女性朋友可以释怀一下,再面对直男,咱们也不要那么生气,好不~
那么,回来继续说第二个解决方案是神秘主义,说到底是哲学、宗教、佛学、道教等等,这些形而上的东东,作者这次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把神秘主义,包括佛学,甚至指名道姓提到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些说辞 ,来表达对神教神秘主义的质疑,而后又诉说了到底神秘主义能带来什么好处,用作者的原话说是:这样我们既能和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人和平相处,也能和相信这些事的那部分自己和平相处,它认为概念和现实并不是相对应的,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意识形态斗争,也就是每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又都是错的,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存在,我们依然还会有麻烦。换句话说,如果什么都存在,那么存不存在的问题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然后作者用下面这段话进行承上启下: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我们既不能否认它,也不能全然接纳它,它刺激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成长,神秘主义者认为存在又不存在完全没问题,逻辑学家认为既存在又不存在就是扯淡,我们需要第三种方案,是什么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幽默
幽默既能让我们接受概念,也能让我们接受矛盾的态度,这里省略一万字,如果你想了解很多书里的细节,可以细细的读一读,可能对于滚床单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感悟哦。
我最近开始看蔡澜老师一本书《活,该快乐着》,从这本书的书名就看到了幽默,对生命的调侃尽在不言中。从日常的吃喝,到生活习惯,无处不透着生活的大智慧,所以幽默,学会幽默,哪怕先学会自嘲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对我来说,从小的家庭教育字典里没有幽默这个词,而到了而立之年,甚至是四十不惑之时,才品尝幽默的魅力和难得。
懂得幽默,是多么智慧和豁达,所以以后找男朋友,幽默属性要往前排排。
作者说:如果将人类文明看作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那么这条路就是由逻辑和神秘主义这对矛盾组成的,这两种行为是可以并存的,可一旦有情况发生,我们就会被撕裂成两半,这就是矛盾,唯有幽默能治愈它。
幽默是我们自我谅解的手段,它能将我们的心重新拼凑起来,如果运气够好,未来还能变得更加坚强。
而至此,作者并未止步,他写了第五章,标题叫“我和你”,在前面一步一步的引导中,终于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方案。
这里有一段话作者说的特别好,是我非常认同的,他写到:其实拉伸肌肉和拓展思维是一个道理,要慢慢来才不会抻到自己,前面讨论了很多关于圣诞老人存不存在的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给思维做拉伸运动的过程,我们有没有可能重新把童话捡起来呢?那些仪式和幻想能够带给我们愉悦感吗?我们能在生命的尽头找到存在的意义吗?对于现实和人类思维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一刀切的理论都是错的,如果现实真像逻辑学家想的那样,那你确实能一招吃遍天下,但如果现实是我想的这样,我可没办法给你一套通用的理论,我能做的只是告诉你这些理论是怎样影响我的生活的,而你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
老实说,读后感写到这里,再往下写,我有些信心不足,因为接下来作者结合自身的成长和不同人生阶段所遭遇的思想的变化,谈到了“无限性”,用他所说的比较形象的叫人、树和家庭。树指的是“生命之树”,以及树上的十个原质。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这部分的内涵给总结下来。看来这部分以后还得多看几遍。
借用书里作者摘录 牛顿的话来解释无限,他说:我不知道世人是怎么看我的,可我自己认为,我好像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平时更光滑的石头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作者说所谓的无限,就是所有人拓展自己思维局限的总和。作者希望通过思考和世界取得联系,通过情感和他人取得联系,同时还能找到办法把这两种方法联系起来。而生命之树就是为此而生的。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可怕的一面,我们每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修复它。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在我看来,最后作者所给出 方案其实有点接近于佛教讲到:见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最后有两句书中跟心理学相关的话,作为彩蛋放在这里留个纪念,也许不久的某一天我会用到哦。
1、自闭的人会有选择的看待其他事物。一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轶事,他面对妄想症病人,病人总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心理学家就问:死人会流血吗?病人回答:不会,于是在病人手上划了一个小小的刀口,看到血滴落,病人非常震惊,说:看来我罪孽深重,死了还会流血。
2、成功的心理治疗和治疗的理论没有太大关系,和洞见力也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治疗师和患者的右脑半球之间能不能建立起正面的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