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其中有提到花园、客厅、卧室以及保险柜的范式故事,什么意思呢?最后的珍宝是在卧室的保险柜,而要拿到珍宝得过三关,就是花园、客厅、卧室。形式上是三道,内容上每一道关的难易度不一样,并不是从易到难,或者从难到易,如果用数学公式把它列出来,可以出现九种不同的局面,却只有一种是跑的通的。
回到现实中,我们观察人办事,往往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少数人很强大、高效,大部分人往往一两道关卡就止步不前,还有些人屡屡做到临门一脚,仍功亏一篑。
最近的一个案例,杨总,工行系统的业务完全跑通了,名利双收,换过来走农行系统时,却推不太动,总是用工行系统的方法和思维来套用,志哥望着他有点急,找我聊。很自然地,我就想起了这个模型,阐述了两个观点,首先是杨总的思维有点固化,总想着一招鲜吃天下,强行用工行那套来走农行,这不科学,费力而无功;其次,要鼓励杨总,调整目标,哪怕是做一个最小的业务,要把全流程跑通,而不要卡在一两道关卡之外。为什么呢?跑通一次,就意味着所有的部门,业务口、决策层、仓库直至财务、税务口,全通了一轮,大家就会把你当半个自己人,会让你进去,而不是拒之门外。反过来,如果中途卡顿,久而久之,黄花菜就凉了,自己泄气了,别人也没那么配合了。
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过来人”概念,因为真正跑通了,就没有臆测和畏惧,而是明白节点在哪?难度如何?更明白一个珍贵的取势,拉个高点,然后,自上而下,一气贯通,这就是高效办事的秘诀。失败的做法,是不懂规矩,不明套路,抓不住要点和关键,该快的不快,该慢的乱来,最终,急死也煎不好小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