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味《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回味《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作者: 安鑫鑫森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19:24 被阅读166次

    最近刚读完《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感觉受益不浅。本书运用了禅修、神经学、心理学、哲学、内科等领域的知识,向读者介绍了何为冥想、冥想的作用,并展示了8种冥想的方法,引导读者掌握冥想的基本技巧,放松大脑和心情,解除焦虑、疲惫,回到精神饱满、思维清晰的状态,就像从熟睡钟自然醒来一样充满活力。

    文中不少部分值得慢慢品味,我且回味其中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些是直接抄原文,有些是添加了自己的感悟,纯当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

    一、“定”的冥想法

    1.闭上眼睛,花几分钟做几个深呼吸,放松,稳定一下你的情绪。随后,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肚子上、口,或者階感上,感受它们随着呼吸一起一伏。

    2.集中注意力,静观你以往经历的感情色彩,看看它们是快的,不快的,还是中性的。要带着一种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的心态,去体验心头升起的各种想法和感觉,并让这种公正无私不断壮大。

    3.体会一下此时内心的自在、轻松和安宁,平静地查看这些想法和感觉。让你的意识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安详,越来越冷静。

    4.倾听周遗的各种声音,但是不要让听到的东西影向你的心绪;体会各种感觉,同样也不要让这些感觉影响你的心绪;体会各种想法同样也不要陷入这些想法而不能自拨。

    5.在自己倾听、体会和思考的时候,注意各种想法和感觉附带的:感情色彩,看它们是愉快的,不快的,还是中性的。

    你是一个旁观者,体会它们来来去去,变来变去,它们和真正的幸福感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认同它们,也不要和它们混在一起。事实上,人们需要使用它们,但是没人需要拥有它们。

    6.体会这些想法和感觉来来去去,但不要对它们有所反应。体会自己和它们逐渐脱离,让自己既不会去试图捕捉欢乐,也不会拼命抗拒痛苦。

    在欢愉中,只有欢愉,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也没有你对欢愉感觉的反应。在不欢愉中,也只有不欢榆,同样也没有其他东西,没有你对不欢愉感觉的反应。在中性的感觉里,也只有中性感觉本身,没有其他东西,没有你对中性感觉的反应。这是一个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没有任何的倾向性。让你的意识休息,不做任何对外反应。

    这种状态就是佛教修行中的“定”,一呼一吸之间,自由自在,不断地进入更深层次的“定”,尽你最大可能去体验那种自由、满足和宁静的极致。

    7.此时,你可以睜开眼睛,把你眼腈看到的都带进“定”之中,无论看到什么,都不带任何偏好地将其带进你的意识空间里,不管它是愉悦的也好,不愉悦的也好,中性的也好,不做任何反应。

    8.冥想结束的时候,活动活动身体,体验一下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同样不要带任何偏好,不管种种感觉愉悦的也好,不榆悦的也好,中性的也好,都不去评价。

    二、为什么痛苦?

    生命中有很多美好,但也有很多艰难。看看你周围的人吧。可能每张面孔都带着不少疲倦、失望和忧虑。恐怕你也有自己才知道的挫折和悲痛。从微小的孤独和沮丧,到沉重的压力、伤痛和愤怒,再到感觉强烈的肉体创伤和精神伤害,我们都得承受,为了生计,别无选择。我们把所有这些综合起来,统称为痛苦。

    很多痛苦都温和而绵长,例如焦虑、暴躁、缺乏满足感等,我们本不想要这些情绪。为什么痛苦总是不断的出现,主要有3个方面:

    首先,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可能完全切断联系。一个人在不断地与外界发生各种交换,因此我们说,过去的人和事构成了你的现在。想躲进自己的世界里面,想与外界切断联系?没门!

    再者,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没办法维持绝对的稳定状态,包括自己。我们时刻不停地在抵御变化,想把所有的事情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不可能!

    然后,所谓的机会,往往都是因为它还没有成为现实,所以才被称为机会;威胁之所以是威胁,就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逃避(比如老去、死亡)。我们总想趋利避害,脑子里总是沉淀着一堆的“不愉快”,怎么能不痛苦呢?

    三、环境本身不是痛苦,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

    这些不可避免的第一类标枪(即客观环境),毫无疑问让人感觉到非常不愉快,当我们对此作出反应时,又引发了真正带来痛苦的第二类标枪(即个人情绪):贪嗔痴。

    贪,让我强烈地希望事物按照自己预想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变化;嗔,让我忧心忡忡、愤怒异常;痴,诱导我把这件事处理得对人不对事。

    你的情绪导致的痛苦如果不能给你自己或别人带来好处,那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痛苦,而且今天的痛苦会酝酿明天更大的痛苦。

    补救方案并不是去有意识地抑制消极悲观的经验,消极悲观经验产生了,那就是产生了。你要做的是让这些消极悲观的经验去孕育积极乐观的经验。特别重要的是要把积极乐观的经验保存起来,成为你永久的一部分。

    四、正视企图心

    对你有害处的企图心会在你的大脑各个层级流窜,你不能过于严道地要求它们。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说,欲望会带来痛苦,但真的总是这样么么?欲望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阔,包括愿望、企图心、希望和攫取。

    欲望是否会带来痛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是否有强烈的攫取,也就是迫切需要什么事物的感觉参与其中;二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欲望。

    对于第一个间题来说,人们对每种“色”(佛教概念,泛指大千世界各种吸引人的美好事物)的欲望本身并不是痛苦的根源,攫取才是。你可以对某种事物有期许,但是不要拼命攫取其美好结果。比如,你如果想要鸡蛋,那那就去冰箱里拿,但是不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拿到鸡蛋不可。”也就是说,如如果冰箱里鸡蛋都吃光了,你不要因此而心烦意乱。

    对第二个问题来说,欲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伤害你,也能帮助你你。比如,佛教里的“三毒”一一贪、嗔、痴一一就可以认为是某种企图心:紧紧抓住快乐,死死挡住痛苦和其他你不喜欢的东西;忽视或者歪曲那些你根本就不清楚的事物。

    对你有害处的欲望会在你的大脑各个层级流窜,海马体会释放恼怒和恐惧,而前额叶大脑皮层则会让你为报复制订详细的计划。但同样也有些欲望的确是健康的,比如慷慨、友好和静观的欲望。随着你不断将积极乐观的倾向编织进大脑的各个层级,“三毒”将渐渐被你推向边缘地带。

    培育良性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培养能够满足这些欲望的力量也同等重要。

    五、列个单子,把让你不安宁的事统统写出来

    要想保持宁静,就不能被自己体验到的感情所操控。比如,如果有什么事物让你感到愉说,你不要去接近它。禅禅宗三祖曾说过:“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思是说,对那些不被体验中的感情所操控的人来说,觉醒是很容易的。

    抽点时间出来,哪怕仅仅是一分钟也好有意识地把你的各种偏好都放在一边,让你既不会欣赏什么事物,也不会讨厌什么事物。成功之后,每天坚持,每天都把时间稍微延长点。逐渐让你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来指引你的行为,而不是让你的欲望来指引。欲望本身其实就是对积极乐观或者消极悲观的反应。

    你可以给自己列张单子,把那些会激起你(广义的)贪婪和憎恨的事情都列出来,从最温和的刺激到相当于四级火警的紧急状态全都包含在内。然后,从简单的着手,用前面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对恐惧进行静观,或者寻求内在庇护,把宁静的心态引入你对这些事情的体验中。你可以按照自己列的单子,先易后难一个一个处理。

    佛教对人生不同的境遇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是“八世风”。

    八世风包括:利,也就是利益;衰,也就是损失;誉,赞誉;毁,毁谤;称,称道;乐,欢乐;苦,痛苦。如果能壮大自己内心的宁静,这些世风对你意识的影响就会减轻,即所谓“寂然安不动,八风吹不动”。只有这样,你的幸福感才会完全摆脱对外在条件的依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味《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qa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