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缘故,即便行程码、健康码都是绿色,还是被4A级室外景区“皖西大裂谷”拒之门外。
于是改变出行计划,到紧邻且与皖西大裂谷接壤的“大别山石窟”观光游览。
大别山石窟位于大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内,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最值得一看的就得天然石窟,距今有1.5亿多年的历史。

崖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石洞,有的洞可容一瘦弱之人团起身子,有的却可容下数千人之多。
最大的天然石窟周围,还留有当年太平天国筑下的城墙遗址,可见这里曾有太平天国义军驻扎过。
石窟千姿百态,有的像大大张开的嘴吧,连喉咙底的小舌头都惟妙惟肖;有的洞窟侧面看像狮子愤怒时张开的口,只是空有神似却没有了骇人的吼声;有的石窟小巧圆润,恰似练习二指禅功留下的痕迹;有的又像哭泣时留下的斑斑泪痕……
景区内另外一个非常值得观光体验的游览项目是穿越大裂谷。

窄窄的裂谷内,只能容一人穿行而过。最窄处,阔腰圆背者要侧身通行。
裂谷崖壁湿滑,布满苔藓,脚下一阶一阶的石阶,恰好牢牢的卡在两侧石缝间。石阶与石阶之间有缝隙,可直视窄窄的裂缝崖底,恐高的人一定会胆战心惊。
我非常喜欢的一顶黑色渔夫帽,不小心落到了崖缝里,再心爱和不舍也得作罢,只好把它孤零零的留在大别山中了。
出了裂谷,眼前是一片珍贵的紫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丝楠木。

说起楠木,想起一个关于墓葬规格的词语:黄肠题凑。
紫楠喜欢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阴湿山谷和杂木林中,树干挺拔有型,树叶宽大,有临风不乱的气质。
眼前这些长在大别山深处石缝中的天然楠木,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林木,已经生长了一两百年,却只有我的小手臂般粗细,可见其珍贵程度,也难怪古时只有帝王家族才会享有“黄肠题凑”的墓葬规格。
金丝楠木树干极致密结实,如铁制金属一般。
见过金丝楠木老料中的金星闪闪,也见过金丝楠木手串包浆后,如同玻璃底下透出了灿烂繁星。
金丝楠木的美,有着悠远岁月沉淀后的某种神秘,也有一股历尽艰难从崖缝中倔强成长后的洒脱。

大别山石窟景区里遍布各种岩石,岩石表面布满各种苔藓,就像石头上开出的彩色花儿,紧贴着岩石绽放。
苔藓有深绿的,浅绿的,褐色的,黑色的,紫红的,还有淡黄色的。
见到一种很特别的明黄色苔藓,细细小小,宛若米兰开出了袖珍般的小花,只是没有香气。
于是想起清代袁枚有首叫做《苔》的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小小的苔花,就像世间的我们,无论多么平凡多么普通,即便无人关注无人问津,也要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大别山石窟景区的植被覆盖率非常高,人行步道两侧除了很多刚刚开过的桂花树外,还有很多开白色花朵的山茶花。
若是桂花飘香和山茶花盛开的季节来此游览,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景色啊!

站在山巅向远处眺望,初冬的山峦呈现出成熟稳重的黄绿色。在蓝天白云碧湖的掩映下,景区内的寺庙也越发显得金碧辉煌。
不过,大别山石窟有件特别让人遗憾的事情。

景区内最大的,可同时容纳千人的石窟,被搞得一塌糊涂。
人工做了许多仿钟乳石放在石窟里,矫情的黄白颜色,假的不能再假,煞风景极了。
石窟前的平台上,还有一个茶室和特色餐厅,设有卡拉OK有偿点歌项目。
虽说餐厅早就关门大吉了,但是给景区造成的伤害应该是不可逆的。
一不小心,就在美丽的安徽停留了近十天。不过安徽真是个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好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