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上班这点事儿婚姻育儿
原生家庭父母之“无条件的爱”

原生家庭父母之“无条件的爱”

作者: 金玲老师的生涯空间站 | 来源:发表于2017-01-08 19:15 被阅读102次

文|金玲

初见李姐

李姐,一米六的个头,长发扎在脑后,有些干瘦,声音还有些沙哑,说话时有些促急,喘不上气的感觉。她说自己已经退休,觉得以前活得太苦了,因此来参加心理方面的学习,希望活出不一样的自己。听她这么讲,我很好奇,她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55岁,人生还有多少改变的机会呢?她希望的“不一样”又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虑开始了团体学习。

李姐的困惑

李姐说,自己现在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母亲,母亲77岁,各项机能都开始退化,见面就“说我”,脸上长褶了,肚子上长肉了,还说别人家女儿是两个人轮流陪伴着,指责我没有多陪陪她。可我陪她去参观的时候,她却自己提前走出来坐在大门口,后来发现老妈是喜欢在大街上溜达!我想得到妈妈的认可,可她就是不给我,从小到大一直批评我。她那么大岁数了,现在倒像个小孩儿,跟我要母爱!

看着她说话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到“李姐不是55岁,而是那个15岁的小女孩儿!”岁月虽然已她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迹,但仔细观察,她身材苗条,头发乌黑,五官端正,最重要的是依然有一颗少女心,希望被妈妈疼爱,希望被妈妈认可。我也感觉到她的无助和失望,她努力了这么多年,妈妈还是没有给她言语上的认可。我看到那颗少女心,执拗的追求着,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挫败,再一次次的尝试。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焦虑与渴望,因为她的母亲不知还有多长时间,而她的少女梦,不知还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我们为何特别渴望得到认可呢?

因为求认可是每个人的天性。认同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identification)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在一个世纪前说过:人类不仅是需要同类相伴左右的群居性动物,而且我们有这样一种天生的倾向,即希望被同伴注意,希望获得赞同。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脱离社会,并完全的被人遗忘,而不是躯体上的处罚。认同又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父母是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他人,能够获得父母的认同,是每一个儿女渴望的。如果没有获得这种认同,儿女则可能痛苦的寻找一生。

然而,作为儿女,很多时间我们并不了解父母的认同表达方式。有时候,“说(很多时间,会让我们感觉到这是训)”也是父母对儿女的一种爱的表达,他们为何不说别人呢?而偏偏说自己呢?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他们说的出发点是“为我好”!“说”就是他们朴实的“爱”的表达方式!尽管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自己所渴望或接纳的。然而,父母年龄大了,我们怎能期待中国父母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呢!

我们如何理解父母表达之认可呢?

记得刚刚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有一个关键词“无条件的爱”让我感触颇深。最初理解“无条件的爱”就是父母始终爱儿女,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儿女获得“爱”。“爱儿女的过程不会使用威胁、诱导、奖励等手段作为爱的条件或是代价。而心理治疗的过程就“去条件化”的过程。对照着书上的解释,感受着心理咨询师表现出来的那种“无条件的爱”,对比着自己父母曾经给与的“爱”,我有些心理委屈和不平衡:“我为何没有享受到那种无条件的爱?”我相信很多人会有这种感受。

有一天,我突然感受到父母面对生活艰辛时的无奈和无助。他们为了儿女,就算是尽了最大努力,却依然无法提供理想的餐食、教育、住宿和衣物。搜索记忆深处,有很多痛苦,同时也还有那么一些零星的、温馨的爱的回忆。我们长大了,他们不曾向我们索取什么,我们也不曾回报多少。他们爱我们,似乎也不是为了让我们有条件的回报些什么。再想想,父母的每一次呵斥或是批评,为我们架起一道道树篱,让我们有了“界限感”,为我们走向社会与人沟通相处收拢“个性的麦芒”。父母做这些,没有得到我们的感恩,反而承受了我们的报怨,父母曾经的批评或是指责怎么会是“有条件的爱”呢?那就是“无条件的爱”!

那些温馨的记忆

父母的批评或是指责,其实是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你做得不错,还需要继续努力!”只是父母没说出来的认可,可能是担心表扬带来“翘尾巴”,可能是为了成全我们做一个“低调与谦虚”的人,这是符合中国文化与国情的人格特质。

原生家庭造就了我们,理解父母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自我认同”的新过程。在那次的团体活动中,李姐说自己第一次如此坦诚的表达自己,感受到团体活动带来的人际关系魅力。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父母之“无条件的爱”

    文|金玲 初见李姐 李姐,一米六的个头,长发扎在脑后,有些干瘦,声音还有些沙哑,说话时有些促急,喘不上气的感觉。她...

  • 无论什么样的原生家庭,都不影响我们拥有幸福的人生

    关于原生家庭,近些年媒体和大众有特别多的一个探讨,特别是原生家庭之错、原生家庭的创伤和父母之错,有很多很多的探讨。...

  • 无条件爱的弊端

    说一下无条件爱孩子的弊端。很多人因为原生家庭的养育不科学不正确,制造了心理创伤,现在又流行无条件的爱这个说法,于是...

  •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原生家庭有爱,孩子会自信会开心;原生家庭的父母爱争吵,孩子就会自卑会看眼色,做事会小心翼翼。 ...

  • 18节讨好型人格原因及改变方法

    原因:1没有得到过原生家庭父母无条件的爱,寻找权威崇拜权威,一定要有人引领有导师才能找到自己容易被洗脑被边控2被认...

  • 《亲密关系》2

    本周又重听了《亲密关系》。深深感到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在父母那儿没有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与支持,那这个孩子可能要...

  • 孩子不需要父母多么厉害多么完美,只需要父母身心健康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嫌弃、讨厌原生家庭是因为原生家庭穷,是因为父母穷,其实没有几个孩子因为原生家庭因为父母穷而嫌弃原生...

  • 《为何家会伤人》笔记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 1、理想父母是完美恋人的原型,即无条件的爱 - 获得无条件的爱后,我们会变成孩子,会...

  • “无条件的爱”在亲子沟通中如何做?

    很多家庭教育理论都会提到“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在亲子沟通中究竟该如何做?对孩子不能批评、...

  •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1 原生家庭,即父母的家庭,我们的父母与我们自己组成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我们结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父母之“无条件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tc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