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个月在简书写了三篇文章到现在,大半月过去了,我这中间再没有去写文章,是因为什么呢?
也许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文章有中断,但我还是想在这里记录一下,给自己做警醒,给有同样挣扎的朋友做参考。
其实在写了第3篇文章之后,我也有尝试着早上爬起来继续写,但是在花了几个晨起时光之后,还是一点都写不出来,而且因为连续的睡眠不足,也支撑不下去了,这对当时的我挺打击的。
觉得自己再也写不出来了,尤其这样的文章结构,是从一些大号的文章中总结出来的。这种文章一般是描述一种不良现象或提出一个难题,再给予分析解释和解决步骤,看上去干货满满。
既然没有什么成体系的干货可以拿出来,硬要写的话,恐怕也是鸡肋。
还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好像也有点不合适,花太久时间去改了,从素材里边去修改整理成一篇文章,是我之前的写作方式。
比如可能有1万字的素材,我要把这1万字素材,修改成2000到3000字的样子,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剔除一些无关的东西,把剩下的东西整合起来。这项工作对我来说,要绞尽脑汁,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保留哪些东西,怎样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
这对我来说既没有体验到写作的快感和创意,反而有一种被折磨的感觉。
一开始我以为写作就是要这样,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和煎熬,以此鼓励自己。
可是我不得不说,这样的写作方式,自己的毅力真的不够。
如果有人看了我前三篇写的文章,应该知道我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是有一个方向的,所以当没有按照我原定的路线往下走的时候,内心是相当的焦虑和浮躁。
工作上,并不喜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理想上你又没办法顺着你喜欢的方向往前走,陷入到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中,很让人崩溃。
可怕的是,随着没有去坚持写作,生活中其他需要坚持的事也都在逐渐坍塌。
比如阅读,经常一本书可能翻了几页,就放弃,再重新打开一本书,还没看完,然后又放弃。
还有以往我每天晚上会陪女儿练习乐器,复习英语,读读诗词,但这段时间我连这件事都很难去坚持。
同时工作上的效率也在下降。最简单的微博也没法坚持日更。
我好像就是因为写作没有坚持下去,波及到生活各个层面。
就在上个周日晚上我开始琢磨,自己这一段过程是怎么变化的,我是怎样从那种很狂热的状态,变到现在,这种做什么都坚持不了,对自己很没有自信的一个状态,甚至有点破罐子破摔。
突然想到,其实自己这一连串的变化其实就是一种挫折反应。
当初我开始写的时候,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甚至两三天就能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当我就把它发布到简书平台上,其中有一篇文章我觉得写的特别不错,但没想到这篇文章根本就没有什么阅读量,反而我认为另一篇写的一般的文章,倒是有100多的阅读量。
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写好的时候认为自己的文章应该会很受欢迎,其实后来隔了一周,再去读自己写的文章,真的不咋样。
当然也没有引起什么反响,那种失落感一点点蔓延,内心的这一点点失望或者是被打击的感觉,虽然开始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威力不容忽视。
一方面文章得到的反馈很少,再一个也没有找到更有效率的写作方式,所以我就没有再继续下去。
这一旦开了个头,所有层面上的坚持都打了个折扣,真是应验了破窗效应。
当我把这个理清楚之后,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虽然自己写作水平不高,但如果每天都有一些思考,并形成文章,坚持做到这一点,也很厉害。在主动坚持这条路上,我现在还是个小学生。
同时,我换了一种写作方式,不再用素材去修改,我会去从素材里找到一些比较有感觉的主题,在早上的时候通过语音写作的方式把它重新写成一篇文章,效率更高,像我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还有就是不要求自己一定要写成什么结构,干货有多少,把一点感悟说清楚就可以了。
这大半个月的变化,让我破除了自己的一个自恋,也算是非常有收益的一件事。
最后告诫自己,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回到写作的初心,你只是写出自己的感悟并且分享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