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在《人生有何意义》中提到,生命本没有意义,倘若有,那也是个人赋予的。那如何赋予生命的意义呢!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任何人在任何境况下都有选择的权利。
是的,选择,让生命有了意义。不同的选择,赋予生命不同的意义,在人生每个岔路,我们会面临无数次选择,如何选择,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呢!在《少有人走的路》书中,我寻到了答案,那就是自律与爱,自律让人生更积极,爱让心智更成熟。
但是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抱怨命运不公,运气不好,时刻活在迁怒中,甚至经常发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喟叹,仿佛全世界倒霉事都砸在他(她)头上。
比如,我有个同事,是单位聘用人员,每月领着不到2k的工资,身边与她同等境遇的年轻人,基本都通过努力有了更好的选择,她却干了近二十年,每天叨叨命不好,工资少,开始,我们还鼓励她多学几门技能,让自己有更多选择,她说,我太笨,我说,你打字这么快,那里笨,她说,我看书就想睡觉,学不了。现在,依旧牢骚抱怨满天飞,却不想着去改变自己。
还有的人,在遇到磨难时,借酒消愁,沉沦人生。这些人,就像笨鸵鸟,把头埋在地下,以为拖延,逃避,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更糟糕而已。
而人生本就充满磨难,与运气无关,磨难面前,自律的人才能让生活更出彩,但同时,自律与爱是一条熵减之路,是充满艰难的心智历练之途,所以这是少有人走的路。
那什么是自律的人生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其实就是延迟满足,要“先苦后甜”,把困难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令人愉快的事情放在后面,而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先甜后苦”反着来,比如,工作先挑轻松的干,学习先捡容易的来,长此以往,正是因为自己总把困难的放在最后,即使前面是轻松的,也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而快乐不起来。导致困难化身“张牙舞爪”的魔鬼,让我们伤痕累累,不知所措。
只有把压力和困难先解决了,我们才会真正感到轻松。否则,带着负担,轻松和快乐只是假象。
自律的第二个原则是承担责任。
作者把责任分为推卸责任与主动揽责任,推卸责任对应人格失调症,主动揽责任对应神经官能症。
其实无论是推卸责任还是主动揽责任,都是告诉人们,勇于面对,“划清界限”,承担自己该承担的。
自律的第三个原则是尊重事实。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却不容易做到,因为很多人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人生地图”中,自以为是,先入为主。特别是工作中有的领导,生活中有的老人,家庭中有的父母,权威,资历,地位,造就他们心中顽固不化的“人生地图”,罔顾事实,最后都成为自律路上的“绊脚石”。
最后是保持平衡。所谓保持平衡,就是说自律要有“度”,矫枉过正,过犹不及,都不是自律,自律路上,我们既要关注远方,又要安住当下,张弛有度,方得始终。
既然自律有四个原则,那如何才能做到自律呢。作者给出了“爱”,这里的爱不是“坠入情网”之爱,不是父母对孩子“依赖”之爱,这里的爱是自律的源动力,作者把它定义为: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看到这里,作为家长,深深惭愧,长此以来,自己把全部精力放到孩子身上,甚至瞅着孩子的每个脚印“指手划脚”。不但在琐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还惹得孩子一肚子意见,觉得失去自主的尊严。其实真正的爱,不仅是奉献,更是与孩子主动共同成长的过程。也只有这样的爱,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生活里,还有很多人选择熵增之路,花大把时间刷微博,看抖音,追剧,貌似当时很快乐,背后却是更大的空虚与无聊,所以说这不是真正的愉悦,而是自欺欺人的虚假之乐,这种伪装的快乐只会让人故步自封,变得更加懒惰,渐失人生的意义。
为了让人生更有意义,我们注定要经历自律与爱的蜕变之痛,要付出更多的心智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让人生熠熠闪光。
感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