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技巧
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作者: 我是花小琪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18:24 被阅读57次
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文/刘墉

很多年轻朋友说他们没有灵感,不知如何下手。岂知只要懂得“格物致知”,即由身边的每样东西都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引出许多文章。

举几个例子:

现在我正伏案写稿,眼前看到一把美工刀,我可以写:

“其实美工刀里只装了一个刀片,但是聪明的发明家,在刀片上作了许多刻痕,所以当前一段钝了的时候,只要沿着刻痕折断,下面那一段就又变得锋利如新了。

至于旧式的刀片,则是平平一大片,常常只因为最尖端不够锐利,就被抛弃。

同样的道理,许多人用时间没有计划,虽然时间不少,却只利用了极少的一段,其它大部分被浪费。还不如事先作规划,分阶段办事,来得有效率。”

这不是由小见大,从一把美工刀谈到用时间
的方法吗?

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好!接着我又看见桌上的钉书机,也可以用“格物致和”的方法想:

“钉书机具是简单又神奇的东西。很难让人相信,那短短细细,看来一点也不坚硬的钉书钉,居然能够一下子穿透上百张纸。

我看了许久,终于想通: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它能把力量集中在两个点上,垂直用力。

这世上许多人,看来很弱,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才能,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都是是因为他能像钉书钉一样,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彷徨,不犹疑,奋斗到底。”

这样不是也从钉书机引申出人生的道理了吗?


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提到钉书机,让我想到“圆规”,你也可以用圆规来“格物致知”——

“小时候,每次走过电影院前的广告看板,上面有圆形的图案,父亲总会指着说:‘你信不信?在每个圆的中间,都能找到一个小小的洞眼,那是圆心,是画广告的人为了画圆,必须先固定的。

有时候他们的圆规不够大,就先在圆心钉一根钉子,再拴上线,线的一端绑枝笔,拉着绕一圈,就能画出漂亮的圆。’

听父亲说这话到今天,已经许多年了,但是每次我经过那样的广告看板都会想到他的话,还有他说的‘一个人作事要有计划、要有心,想画个人生的圆吗?先定下你的心!’”

你说,这不是一篇既感性又寓理的短文吗?

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所以写文章一点也不难,只要你如我最近文章中所说的,多读书,而且从“人地事时物”的方向想,加上“格物致知”的功夫,一定能左右逢源。

最后,让我举个自己在处女作《萤窗小语》中的文章给你看,那居然是我学生时代从标点符号里领悟的——

生命就像一篇文章,在文章结尾有些人用的是“句点”,有些人用的是“叹号”,更有些人以“问号”来结束。

孔子、孟子是圣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用的是句点;岳飞、王勃,壮志未酬身先死,所以是叹号;至于不如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又懵懵懂懂过一辈子的人,只好以问号来结束了。

说了这么多,总归一句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要你肯用心,多观察,俯拾都是妙文佳句啊!

相关文章

  • 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很多年轻朋友说他们没有灵感,不知如何下手。岂知只要懂得“格物致知”,即由身边的每样东西都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引出许多...

  • 格物致知:刘墉的写作之道

    1.为什么刘墉写作这么轻松? 今天在上班途中和女儿共读的是《每天进步多一点》中的一个片断『只要格物,就能致知』。对...

  • 作家刘墉谈写作秘籍,想写好文章就和我一起练起来!

    作家刘墉谈到写作秘籍,他说只要懂得“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就能写出好文章。看后对“格物致知”理解有难度,在百度上搜索...

  • 2020-03-16

    刘墉: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 原创 刘墉 刘墉 5天前 这是我多年前写的《小沙弥》的故事,有些言外之意:碰上...

  • 刘墉

    刘墉: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 原创 刘墉 刘墉 3月11日 这是我多年前写的《小沙弥》的故事,有些言外之意:...

  • 刘墉

    刘墉: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 刘墉 刘墉 4天前 今天刊出一篇《小沙弥》的故事,是我以前写的,新配插图,希望...

  • 《人物|我眼中的刘墉》

    最终我下定决心,写一写我眼中的刘墉。 最先接触刘墉的书,是《冷眼看人生》。我觉得,文章内容是骨感的。总是在文章结尾...

  • 很多时候其实你都不会说话

    文|遇见 书名:《说话的魅力》 作者: 刘墉 读了刘墉先生写的《说话的魅力》一书,才深刻认识到会讲话是多么的重要,...

  • 高质量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作家刘墉笔下,有不少写给两位儿女的文章。其中《爹地的女儿》,就是专门为女儿所写的。刘墉老师自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 心想生:格物致知不是处理情绪

    01 格物致知不是处理情绪 很多人认为“格物致知”是处理情绪的,“格物致知”只是个观察,“格物致知”只是在“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墉的“格物致知”写作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cs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