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我认识的朋友里,我习惯主动给别人打电话,家人也是如此,我不觉得主动有什么不应该。
遇到问题,我不喜欢猜,而是沟通,没什么得罪不得罪的,如果沟通了反而不舒服,那不沟通岂不是要集误成结?
很多疏离,说白了,就是面子问题,以为有别扭在,偏要等着对方来主动。很多事,本可以就事论事,偏要扯上情绪,格局就小了。
我不太在意做成事的时候人们的反应,那些都是浮离的,我更喜欢看事情反复或者遇到曲折困难时,人们是怎样的表现,是静心梳理问题,而后再接再厉,还是各种甩锅,外加抱怨。
好话,我也喜欢听,但我不喜欢一直听,真话刺耳,大不了换种表达的方式。我非常警惕安稳,尤其开始时的安稳。
另外,当我咨询别人意见的时候,我决然不会让对方为后果负责,因为,做决定的是我。
心胸宽阔绝不只是能容人之失,在我看来,为着事情能成,低得下身段,放得下面子,收得起个人喜好,能就事论事,才称得上真的心胸开阔。
我常说做事有边界意识,可以让别人舒服,不猜测,不预设立场的去沟通事情,即使吵了,也不会入心。
看人,我常看两样,一是眼睛,二是沟通的方式。我非常警惕动不动就祭出道德伦理的人,任何事情,一旦脱离了问题的本质,只诉求于道德伦理,一定会有深深的主观偏见,任何偏见都是短视的。
再一个就是圈子,我不搞圈子,我有朋友,但没有喝酒的朋友,我不需要。我不需要那份热闹,因为,我有足够的自信和兴趣去独处。我尤其不喜欢醉酒后的感人话语,酒后失态,不过是以酒为由,我也有过,所以清楚知道是何状况,不会再有。
任何虚妄,敬而远之。故作高深,没必要。不去打扰或者打破别人既有的价值观,各安所好(四声),各安所好(三声)。
上善若水?善良,还是善于?有人说,明知故问。书读多了,有人知其然,能长篇诵背,以为精绝,有人看其述,会其意,品其境,知其所以然,润物无声。
我依然会主动联系别人,表达我的观点,阐述我的理解,无论对方是否会意,是否认可,是否会像我一样主动,至少,我本将心对明月,一览无余。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什么是见?何为自己?何为天地?何为众生?
我依然讲,没有尝试,经验能走多远?何为尝试?无我便是有我,无我便能见我。何为无我?空杯空怀,上善若水!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爱惜羽毛,又怎能握得住刀把?握不得刀把,又怎能斩得了乱麻?非常时刻,生硬干脆,不是无情,而是担当。工作中,我不喜欢老好人,也绝不做老好人。
我早已过了要靠某些气势磅礴的言语来明心明志的年纪,信念藏于心中,无争,无躁。
莫被他人捧杀,多一些诤友,莫被自己捧杀,多一些主动。喻有行于无形!
![](https://img.haomeiwen.com/i5116479/d00fd165a72c45a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