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备战中考——第311天《摆脱精神内耗》(6)

备战中考——第311天《摆脱精神内耗》(6)

作者: 健康妈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20:42 被阅读0次

在上一讲,我们讲到了如何防止掉入内疚之坑,以及掉入后如何跳出来。当我们摆脱内疚操控者的控制、放过自己后,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才会随之而来。在最后一讲,我们就聊聊怎么获得真正得幸福和快乐,并持续保持这种积极、阳光的心态。

一、警惕“幸福风险症”

瓦洛莉告诉我们,内疚感并非“一次性”的,而是会反复发作。为什么内疚感会挥之不去呢?有个朋友点醒了瓦洛莉,因为“幸福是一种风险,内疚能让人感到安全。”

休斯顿大学的布琳·布朗博士提出“不祥的喜悦”这一概念,跟上述说法相似。它描述这样一种感觉:虽然现在很快乐,但预感不好的事情很快会找上门来。如《红楼梦》所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烈焰烹油、鲜花着锦,紧接着就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瓦洛莉自己就曾多次经历过这种“不祥的喜悦”。她从三岁开始,每年暑假都会到祖父母那里,享受一个无忧无虑、充满童趣和亲情的悠长假期。但在她十岁时,爷爷得了癌症。那个夏天,他不停地念叨,说这是自己和孙女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夏天。

九月份刚刚来临,爷爷就去世了。瓦洛莉记得自己趴在奶奶的膝上痛哭,奶奶替她擦去泪水,承诺道:“从现在起,我要像原来那样爱你,也会把爷爷那份爱补给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这个承诺也没持续多久,爷爷去世两年后,奶奶也去世了。

奶奶去世两年后,瓦洛莉的父母开始分居,母亲搬到了另外一个州居住。第二年,这个家就彻底散了。又过了两年,父母签署了正式的离婚协议。正是这样的经历,让瓦洛莉成年后仍然感到不安全。总有一个声音警告她:“别高兴的太早,不幸很快回来!”

多次体会到世界从脚下抽走的滋味后,瓦洛莉不敢再奢求幸福。因为要幸福就要冒着失望的风险。幸福指数越高,灾难可能来得就会更剧烈。所以,她倾向于把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内疚代入自己的生活,从而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数,来缓冲那些让自己又焦虑又害怕的灾难。

所以在和男友订婚时,瓦洛莉总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会把婚礼搞砸,譬如说一脚踩在婚纱上,狠狠地摔一跤,或把嘉宾绊倒。她不敢告诉任何人自己有这样焦灼的、不理智的想法,只能默默一个人煎熬。尽管订婚礼举办得很顺利,但她的这种担心并没有消失。

再之后,瓦洛莉成为了妻子、继母,后来又有了儿子亚历克斯。而且,她也如愿地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能自由地平衡事业与生活。但她的那些担心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内疚,投射在儿子亚历克斯身上。她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

瓦洛莉的内疚,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能更好地避开失落的暴击。当然了,她的这种心态并非孤例。有位叫吉尔·琼斯的执业心理医生解释道:“女性担忧幸福命运的无常。她们会觉得‘这不是我应得的,我何德何能配拥有幸福?’”

这种感觉让我们相信当上帝俯视着众生时,会突然指着自己说道:“就是她!这个人拥有的幸福太多了!”此时,我们就会用内疚和恐惧来制造一点痛苦,来“中和”这种幸福,好躲过上帝那犀利的目光,避开“幸福过多”的风险。

二、打破内疚感带来的舒适圈

瓦洛莉理性地分析这种“幸福-内疚”的感受,发现其中存在这样的逻辑:第一,我们渴望幸福;第二,我们害怕幸福;第三,不幸福会带来安全感;第四,内疚会带来好处。

第一,我们渴望幸福。幸福是目标实现后的快乐感受,但问题是,达到目标往往需要我们付出一定代价。这些代价有时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对幸福的追求是自私的、不公平的,此时内疚感就会出现,并淹没我们的幸福感。

第二,我们害怕幸福。人们害怕风险,而风险来源于未知。追寻幸福也存在风险:如果我们不配拥有幸福,或者这种幸福不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办?如果我的幸福会让别人受苦,或者招来别人的嫉妒呢?……这些问题在我们脑海中徘徊不去,宛如一曲曲重复播放的副歌。

第三,不幸福会带来安全感。追求幸福就意味着我们要采取行动,就要放弃已知的确定性。但在潜意识中,人们对风险的感受意识要比机会严重的多。所以我们更愿意固守已知,哪怕这种已知是痛苦的,也比冒险走出舒适区更加安全,更令人舒服。

最后,内疚会带来好处,那就是安全感。当我们被内疚感淹没时,就会凭本能行事,本能会导致能预料到的标准式动作,进而形成一个安全边界。这就像孙悟空给唐僧划定的保护圈一样,虽然要忍饥挨饿,但至少是自己熟悉的、觉得安全的范围。

但是,内疚带来的安全感绝非真正的安全,它只是一种虚假的幻觉。我们只有打破它,才能走出舒适区,找到前进的大路。显然这不是件容易事。就像瓦洛莉,尽管已经成功地写出了好几本书,但也经常陷入“不愿动笔写作,因而内疚,然后自我同情与谅解”的恶性循环中。

这时的她,会把写作视为一件苦差,潜意识里就不想开始。那后来瓦洛莉是怎么走出恶行循环的呢?她试着去感受写作中的快乐。她回忆自己动笔写第一本书时,那种文思泉涌、灵感纷至沓来的快感与成就感,那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享受。

瓦洛莉用理性给自己打气:“写作是上天赋予我的天赋和使命,是我最大的快乐源泉!如果想快乐,我就要拿起笔来,写,写,写!”最终这些心理暗示发挥了作用,她逐渐战胜了动笔写下第一行字的恐惧,在不断的书写中享受着创造的进程。

瓦洛莉的故事告诉我们,习惯能成为自然。快乐和内疚一样,都是一种习惯。当我们习惯了从内疚的角度看问题时,一点小失意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唉声叹气;同样,当我们习惯了快乐时,一点小快乐也能引发一大片的热情火焰。关键是,我们得播下第一颗快乐的种子!

二、养成快乐的好习惯

那么,我们该如何播下快乐的种子呢?瓦洛莉提出了七种最有效的办法。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快乐。人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失去后,才会珍惜。我们要想想以前那些平静快乐的日子,然后问自己,你想让快乐回来吗?肯定的回答是我们找回快乐的第一步。

第二步,无条件地接受过去的自己。也许我们会后悔过去某些事情不该发生,或者本应做的事情却没有去做,但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再多的后悔也无法改变。与其后悔,我们不如接受,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很多时候,接受就意味着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毫无愧意。

就像瓦洛莉,她之前一直纠结是否要和母亲一样,做一名全职妈妈。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妈妈总是聊起和女儿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这让瓦洛莉把全职妈妈的形象理想化了。事实上,瓦洛莉出生时妈妈才20岁,还没有上大学。等到瓦洛莉3岁时,母亲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通过理智分析,瓦洛莉开始意识到,自己总在有意无意地跟妈妈攀比,把自己40岁的生活和妈妈20岁的生活作比较,却忘记了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使命。自己20岁时是什么样子呢?不想结婚,也不想养孩子。直到40岁时,自己的想法才发生了改变。

所以说,瓦洛莉一直按照她自己的想法在生活,只不过之前她不愿意接受而已。而接受就需要妥协,妥协于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以及那些引导我们去吸取教训的人。最后瓦洛莉接受了自己的过往经历,与生活达成了和解,重新获得信心、平和与欢乐。

第三步,学会谦卑。拥抱快乐需要谦卑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就像前面我们讲过的莫妮卡,她因为没能给大女儿一个美好童年而愧疚,但后来她想通了:“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我已经尽力了。我接受生命中所有的选择,以及导致的结果,哪怕有种种的不足。”

第四步,宽恕自己。宽恕就是免除债务,意味着我们不再有亏欠,不再寻求报复或进一步的惩罚。这话适用于原谅别人,也适用于原谅自己,免除对自己的愤怒与惩罚。谦卑是通向自我宽恕的途径,原谅自己需要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进而放下痛苦、怒气和报复之心。

第五步,总结教训。原谅自己也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吸取教训能帮我们巩固自己真正拥有的价值观,或者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它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第六步,摆脱那些内疚操控者,和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人交往。我们要和与自己有共同的价值观、愿意彼此真诚赞美的人一起,培养健康的友谊。有研究表明,幸福是可以传染的,只要我们的社交圈里有一个快乐的人,那么我们快乐的概率就会增加10%。

最后一个方法,去做一些能让我们放下内疚、找回快乐的事情。也许是参加志愿活动,也许是场梦寐以求的度假,也许是在春风里骑骑车,听听音乐,看场电影,阅读一本小说,等等。它们能转移我们对负面情绪的注意力,适度地松口气。很多时候,小确幸是可以积累成多的。

讲到这里,最后一讲就结束了。我们讲到了人们有一种心态,那就是害怕幸福带来的风险,认为内疚会保证安全,但这种安全感是虚幻的。我们需要打破内疚感带来的舒适圈,养成真正的快乐的好习惯。

相关文章

  • 摆脱精神内耗

    满哥今天的视频真是及时, 三个方法拜托精神内耗: 先说一下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和自己打架,一个...

  • 摆脱精神内耗

    走一步看一步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摆脱精神内耗

    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第1424篇 今天中午,在公司全员群发现一条明天考...

  • 备战中考第6天

    今天下午,小孩因为我提到别人的优点,他不服气进而反驳我,语言有时就是话赶话,最后的结果就是很不愉快,小孩的情绪波动...

  •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生活中,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就是全神贯注地专注在你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不论是学习、工作、思考,还是娱乐。 但有时候我们...

  •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中考失利还能上你们当地最好的高中,运气相当不错,感恩这机遇。 在当地最好的高中,必然高手云集,同时又面临高中那么多...

  • 摆脱精神内耗的6个方法

    一、戒掉手机成瘾 ✔️沉迷手机的3个严重后果 (1)刷到别人精彩的生活会让人不自觉地产生比较、自卑、焦虑等心理; ...

  • 精神内耗

    有个网友问: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我的回答: 精神内耗真的很伤人,我曾经有一年多时间一直在精神内耗。我是因为感情,不...

  • 坚持,再坚持,会遇见什么

    今天,是我持续阅读,听书学习,情绪日更的第621天。 我在小红书阅读到3个摆脱“精神高内耗”的调节方法。即,1、腾...

  • 克服自我否定,摆脱精神内耗

    作者 | 卫斯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近70%的人都被自我否定所困扰,在这些人心里都藏着一只叫“自我否定”的恶魔。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备战中考——第311天《摆脱精神内耗》(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n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