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
译者章艳
类别 出版 / 非虚构
初版 1985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2015-05
字数约 110,000 字
ISBN 9787508648286
▼引言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
《娱乐至死》初版于 1985 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谷歌学术显示它已经被引用近六千次。在学术圈外的大众讨论中,它也经常被用来批评现在的一些传媒现象。它确实是一本影响力很大的经典作品。本书深刻探讨了媒介的本质以及媒介对美国历史及人民思想的深远影响。作者所处时代里,印刷业渐渐式微,电视业逐渐崛起,并进一步导致了政治、新闻、宗教、教育的娱乐化,这让作者产生了很多思考和忧虑。
▼怎么知道这本书的?
许知远在节目《十三邀》中,曾与马东有一段访谈,在访谈中他引用了尼尔·波兹曼的一段话,来表达对媒体技术进步的怀疑——“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粗鄙的娱乐时代,无处不在的综艺节目正谋杀我们的思考。”
而关于马东创造的一档辩论节目《奇葩说》,他自己也提到,虽它仍以各种辩题串联整场节目,但更多引起讨论的是选手出位的装扮、夸张的动作、犀利的金句以及鲜明的风格,甚至可以说因为这些特色给节目引来了一批观众。而这种节目风格与书中所批判的电视的特性完全相符。
《奇葩说》作为一个从第一季办到第七季的老牌节目,随着其对竞争意识的强化以及辩手对自身形象和语言风格的强调之后,是否还会习惯于去观看原来那种强调辩题本身的、严谨且严肃的辩论呢?
▼思维导图
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63501
▼赫胥黎的预言还是奥威尔的预言?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媒介即?
隐喻是指以相似性为基础的、联想式的比喻,属于“选择”范畴,表示以一个事物(多为符号)来代替另一事物(例如说道“奔驰”,你知道其指的是“车”),或是把未知的东西转换成已知的术语加以传播,受传者通过积极的、联想的解码行为认识包含着意义的转换,从而理解未知的东西。在隐喻中,替换性联想占主导地位。
波兹曼在开头的几个篇幅中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做个几个延伸,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维度。“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从古老的口头传播说起,并不难理解。任何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所有的信息包含于媒介之下,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内涵即隐喻,而我们的文化又有其丰富的内涵构成。波兹曼将此处的每一要素割裂开来分析,不是狭隘主义,而是试图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继而证明“了解一种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它用于会话的工具。”他想要证明这其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世界观”的不同,看待时空、理解事物过程均会受语言中语法特征的影响。这一切是媒介的“隐喻”作用在全程支配。
▼印刷物和电视的本质区别
即文字与图像这两种媒介的区别。
当主流媒介从文字渐渐向图像倾倒、视觉开始代替思考的时候,原本严肃理性,富有逻辑的内容也慢慢地失去其本身的复杂性和逻辑性,甚至失去真实感和可信度。
作者以非常悲观的口吻阐述电视如何改变人类认知和思考方式,甚至于改变了整个美国文化。
-首先,我想证明,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其次,我想论证,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是怎样变得无能而荒唐的。
-塔夫脱,我们的(美国)第27任总统,体重300磅,满脸横肉。我们难以想象,任何一个有着这种外形的人在今天会被推上总统候选人的位置。如果是在广播上向公众发表演讲,演讲者的体形同他的思想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在电视时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300磅的笨拙形象,即使能言善辩,也难免淹没演讲中精妙的逻辑和思想。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也就是说,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政坛上形象经理的出现以及与此相伴的讲稿作家的没落证明了这样一点,就是: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
-用平白的话语来说,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
-电视提供了一个诱人而富有创意的不同选择,我们也许可以说,电视提出了三条戒律并由此形成了教育的哲学。
你不能有前提条件
每一个电视节目都应该是完整独立的,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我们不能说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也不能强调知识的积累需要一定的基础。
你不能令人困惑
在电视教学中,让观众心生困惑就意味着低收视率。遇到难题的学习者必然要转向其他频道。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中不能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运用甚至忍受的东西。
你应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
在电视教学的所有敌人中,包括连续性和让人困惑的难题,没有哪一个比阐述更可怕。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或其他任何用于演说的传统方法,都会让电视变成广播,或者更糟糕,变成三流的印刷材料。
把字母带入一种文化,会改变这种文化的认知习惯、社会关系、社会概念、历史和宗教。把活字印刷机带入一种文化,你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如果把光年速度的图像传送引入文化,你就会发动一场文化革命。没有投票,没有辩证法,没有游击队的反抗,就这样一种意识形态,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是一种没有文字的意识形态,而且它因为没有文字而显得更加强大。只要人们虔诚地相信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它就可以长久地存在下去。
▼联想到现代媒体
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不同形式?不同的形式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知识、智慧和学习方法?每一种形式会产生怎样的精神作用?信息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样的信息最有利于思维?不同的信息形式是否有不同的道德倾向?信息过剩是什么意思?我们怎么知道存在信息过剩?崭新的信息来源、传播速度、背景和形式要求怎样重新定义重要的文化意义?例如,电视会不会赋予“虔诚”“爱国主义”和“隐私”一个新的意义?报纸所指的“大众”和电视所指的“大众”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信息形式如何决定它要表达的内容?
作者在其所属的那个年代所道出的以上种种疑问,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同样值得思考。
万维网诞生于1989年。随着通信模式的技术进步,媒体在经历了印刷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业→移动互联网业的变更后,旧媒体并没有消失,而是人们对它的关注度降低了。下面简单比较了各种媒体的特性上的不同。
-权威度、可信度
印刷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业(权威的迁移)>?移动互联网业
-启发性
印刷业>互联网业>移动互联网业(知识点和结论为先导)>广播电视业
-对个人来说占用注意力的比例
电视业<<广播业<印刷业<互联网业≈移动互联网业
-搜寻难度(难→易)
广播电视业?>印刷业>互联网业>移动互联网业
-语言与图像比
广播业>印刷业>互联网业>移动互联网业>电视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