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协奏曲

作者: 自我中心的伟伟 | 来源:发表于2022-12-21 05:57 被阅读0次

协奏曲是一般大众听音乐会最主流的古典音乐,一般分三大类协奏曲。先说下小提琴协奏曲,巴赫有三首,其中第三首叫做双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第写过上千首协奏曲,这个是根据他自己说法,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四季》。海顿的小提琴协奏曲,不怎么出名。莫扎特,有五首,而且是一口气前后两年里写出来的,最出色的是后面三首。莫扎特还有首交响协奏曲,是一首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协奏曲,因为被称为交响协奏曲,代表其具有一定的交响性。一般很多人听古典音乐,很难听进去,如果入迷了,一般是因为某个故事或者某个乐章打动了你,然后去研究背后的逻辑。对古典音乐了解的人知道,莫扎特从小就是一个神童,所以他的个性又非常阳光,所以他的作品永远都是很欢快的,哪怕是一些柔情的段落,都能感觉他心情很好,标准的阳光少年。所以很多人就会批评莫扎特的作品深度不够,包括一些大艺术家也这样评论。个人是认为这些人对古典音乐没有了解得那么透彻,才会这样评判。在莫扎特晚期的时候,也写过一些阴霾色彩的作品,这个的确在他的生涯里不多见,但是个人揣测是在他心情极度低落的时候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对其了解的人知道,莫扎特创作从来不是写第二遍的,所有的作品对他都是一遍成乐的。个人认为这首协奏曲应该是他所有协奏曲里最伟大的作品,当然前提抛开钢琴协奏曲以外,在弦乐里应该是最棒的。在这首协奏曲里的第二乐章为什么那么阴霾,去查下创作这首协奏曲的状态,大概是其20出头,是他爸爸让他去巴黎找工作,他和他父亲关系不好,和他妈妈关系很好,但是妈妈刚去世,然后他去巴黎的途中,又遇到一个女孩,可是父亲反对。莫扎特的家世不算特别好,也不属于贵族,按现时代看法,他的爸爸就是虎爸。所以他当时的心情就大概是从哪来,到哪里去,人生路在何方。但是很有趣,如果总管莫扎特的一生,其快乐时光其实挺短暂的,只是这个人非常乐观、积极。所以莫扎特的作品是含着泪的笑容,是不是很有一种王安忆的小说风?!莫扎特的作品里却不怎么表现,这个是很特别之处。所以到了后期对于莫扎特这种神童的宣传就有些过度了,所谓的神童,主要就是其父亲的宣传。包括其4岁就可以提着小提琴和他爸爸合奏,5岁就可以写第一部交响曲了,然后12岁就是第一部歌剧了。这些是其天才不假,但是不能说过度宣传其是一个神童,因为从小他爸爸就拉着他去各地巡演,然后为其做广告。所以小莫扎特没有童年,都在一个高压状态下,等于从小就周游列国给王公大臣表演。为啥莫扎特早亡,就是和这个有关系。所以很多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莫扎特一样,难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莫扎特一样么?也希望都能在三十多岁就为国家解决养老金困境么。所以不要去刻意夸张他是神童,论神童,罗西尼12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了弦乐奏鸣曲,非常优美。莫扎特12岁的作品可能还不如罗西尼了。对了这首交响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里还有一段很精彩的华彩部分。从巴洛克时期到莫扎特时代,这种华彩其实是空白的,就类似现在的solo。而莫扎特这首协奏曲的华彩并不突兀,会感觉和乐队很弥合,不会感觉特别变扭,莫扎特时代,当时他的创作,有很多时候会留白一段华彩内容,然后自己就亲自上了,但是当成品的时候,他会把华彩的内容写进去,就是告诉后人,他就是这样演奏的,尤其是钢琴内容。

这张图基本涵盖了所有一流古典音乐大师

贝多芬有时候在小提琴协奏曲里就不写,钢琴协奏曲里会写。记得有一首钢琴协奏曲有些是由小提琴协奏曲改编的,所以把华彩放进去了,所以后人在演奏的时候,写华彩的时候都不是用贝多芬的版本,用其他的版本,后来有人把钢琴的华彩部分搬回到小提琴的曲谱上,还原了一个贝多芬原创的华彩,这个是协奏曲里特殊的现象,在交响乐里不存在。奏鸣曲也没有,本身就两三个乐器,还要整个各自的华彩,太说不过去了。华彩算是协奏曲的特色了。贝多芬就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被称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编号就是Op.61。在中国有四大小协,一般就是四首最出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当然咯,听也要付钱的,不付钱就去消协了。四首分别是贝多芬的,勃拉姆斯的,门德尔松的,还有柴可夫斯基的,柴可夫斯基的那部很多被用在电影BGM里了。不过这四部里一定要排序的话,大家会觉得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居前,不是说门德尔松不好,他可以写出非常优美的旋律,但是总感觉距离人生和哲学的高度还差那么一口气。原因也很简单,他是富几代,家里是大银行家,他的家世太好了,从小没有受过任何责难,虽然早亡,他从小无忧无虑,所以他的作品就是开头非常优美,但是你想再深一下,就感觉一般了。

再往后,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也非常棒,这些年被演奏次数很多。肖斯塔科维奇写了两部,其中第一号协奏曲非常棒,普罗科菲耶夫写了两首,其中最被演奏的是第二首,非常棒的,第一首就比较低。然后就是英国人布鲁赫了,英国作曲家,好像在古典音乐领域,这个人算唯一一个出自英国的了。但是英国又是一个古典音乐特别发达的国家,还有英皇这样的学院。但是历史上好像就没出现过超一流的作曲家,三流的有一大堆,勉强的算二流的有,但是不多。很多人会问,亨德尔不是英国国籍的么,他是德国人,但是入了英国国籍,还有伦德巴赫,巴赫的小儿子,是入了英国国籍,也是德国人。英国自身的作曲家不少,埃尔加、威廉姆斯等,所以其实就不出名,包括写交响组曲《行星》的霍尔斯特。还包括了布里顿,英国作曲家,他的钢琴演奏能力很强。但是要说到是不是顶级,肯定挨不上,英国人也很有趣,小生列的这张古典音乐年代图是英国人自己制作的,他们自己都没把自己的作曲家放进去多少。另外布鲁赫还有首《苏格兰幻想曲》,这首不叫协奏曲,本质还是叫协奏曲,是小提琴和竖起的协奏曲,只是因为这首曲子,作者自己有命名权,没称之为协奏曲而已。还有《西班牙交响曲》,西班牙的作曲家拉罗,本质也是小提琴协奏曲,五乐章的,他还献给了西班牙的萨拉萨蒂,西班牙一个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数完小提琴协奏曲了,就是大提琴协奏曲,海顿有两首,都特别好,到现在都是音乐厅的常客。贝多芬是没有大提琴协奏曲,但是有一首三重协奏曲,包括了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他为了这三个乐器整合写了一首。这首协奏曲是超级难的,最难的就是大提琴。莫扎特没有。舒伯特也没有,肖邦几乎都是钢琴作品。勃拉姆斯是写了一首双乐器协奏曲,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也很出名。舒曼有一首,门德尔松没有。圣桑有,也不错。还有一个人,德沃夏克,写了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出名的有一首。德沃夏克的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在古典音乐的大提琴里类似发现了巴赫手稿一样,也正因为有了他们俩,一人一稿,才让大提琴在整个世界奠定了地位。德沃夏克的作品很有民族感情,一听就会有种背井离乡。他的作品甚至可以超过海顿了。之后就是埃尔加了,一首吧,也很出名,另外就是一个很出名的英国作曲家杜普雷,完美演绎过,直接让她神话加身,什么英年早晚之类的。其实业内,她就是一个很好的演奏家,她比较适合狂放的作品,比如德沃夏克。但是对于海顿之类这些特别古典和内敛的,就不行了,舒曼的作品她也能演绎得很不错。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古典音乐的品味问题了,古典音乐区别于其它音乐的重要特征就是,他是以德奥为中心,特别严谨和克制的力量。就算到了后期马勒的那些交响乐,百人交响乐,如果深层次的去理解,会有很深层次的感情交织其中。但是肯定不会很外露的方式。而杜普雷的演绎方式恰恰就是太过外露的方式,特别浓烈。所以她能很吸引普通民众,也就是小生自始至终不喜欢郎朗的原因,当年还做过他和另外一个人以及基辛对于《钟》的评论,个人认为基辛排第一,那个人仅次之,郎朗,大众入门。因为很多东西都太过饱满了,已经失去了再联想的状态了。回到杜普雷,当然咯,从她个人来说,留给世界的,也有大概20-30首其创作作品了。

小生想提一个德国大提琴演奏家Thauer,他的资料非常少,她的母亲就是一个标准的虎妈,当然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演奏家,她妈妈希望他能成为独奏家,要在古典音乐成为独奏家,太难了,全世界两三百年,也就那么几位。当然最终她的大提琴在他妈妈的要求下,也获奖,得到认可了,但是活到了20多岁就感觉很抑郁,和一个已婚外科医生发生恋情,结果自然可知,之后她就自杀了。那个外科医生也很羞愧,自杀了。很有趣的是她母亲就把她所有的资料全部抹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查不到她的任何资料。要知道在她当年刚出道的时候,就已经被乐评人认为她和杜普雷水平不相上下。其实她的一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典音乐-协奏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pu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