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地理.人文连载小说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孙恩乱吴2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孙恩乱吴2

作者: 鹤排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20:13 被阅读6次

自安帝即位以来,内外乖离,石头城以南荆、江二州皆为桓氏所据,以西为豫州乃司马尚之所专,京口及江北皆刘牢之及广陵相高雅之所制,朝廷令之所行,惟三吴之地而已。及孙恩作乱,八郡皆为恩有,畿内诸县,盗贼处处蜂起,恩党亦有潜伏在建康者,人情危惧。朝廷常虑变生肘腋,于是内外戒严。加司马道子黄钺,元显为领中军将军,命徐州刺史谢琰兼督吴兴、义兴军事以讨孙恩。刘牢之亦上表请讨孙恩,不待朝命,拜表即行。

谢琰兵发义兴,变民乃乌合之众,何当北府精锐一击,谢琰军当场击斩许允之,迎魏隐还郡。转而进击吴兴丘尪,大破之。恰刘牢之军到,二者合兵一处,转斗而前,所向辄克。谢琰留屯乌程,遣司马高素助牢之,进临浙江。朝廷下诏以牢之都督吴地诸军事。 

刘牢之率军渡过钱塘江,直奔会稽杀来,刘牢之命刘裕率数十人侦察敌情。

刘裕率从骑来至一险恶之处,但见右临大江,左近密林,前有山丘,中有一小路,弯弯曲曲,只容一骑而过。刘裕命人小心而行,刚转过土丘,忽听林中有锣鼓声响,涌出一队人马,有千人之众,头裹黄巾,身着黑袍,手持兵刃,鼓噪而上,将刘裕等人围在当中。

刘裕见被围,抽刀在手,与从骑大呼道:“诸君与我奋力杀出。”遂拍马上前,左冲右突,杀死数十人,终于冲出重围,回首一看,竟无一人跟随,他又返身杀回,从骑见之,皆感奋道:“将军不弃我等。”

然恩军愈围愈厚,从骑皆死,刘裕且战且退,一头目手持长刀,劈面一刀,刘裕闪身躲过,却一刀劈在马背,那马吃痛,滋溜一声长鸣,人立而起,刘裕不防,登时被甩落马下,骨碌碌直坠下江岸,幸得江边水浅,只是浸湿了战衣。

那头目持刀呼啸而下,刘裕手无寸铁,只得双手各握一卵石,站起身来,怒目而对,那头目奔至眼前,呼得又是一刀劈来,刘裕一侧身,将左手卵石掷出,那人身形一顿,微一侧头躲过,刘裕跨步上前,左手忽得握住刀杆,那人大惊,忙往回抽,刘裕右手挥出,卵石正中那人太阳穴,那人啊得大叫一声,满脸是血,瘫倒在地,刘裕夺过长刀,兜头一刀,将那人劈为两截。

此时江岸上又有数十人冲下,堪堪仅有百步之遥,刘裕将刀插于地,将湿衣撕开,投掷于地,光着上身,拔出长刀,大喝一身,迎着恩军冲了上去,他左右开弓,登时砍翻数人,又向岸上冲去,奋长刀仰斫数人,乃得登岸。

恩军见他长刀舞动,神勇无敌,又见其双肩之上纹了两条青龙,也随之起舞,栩栩如生,以为有神灵护佑,吓得转身而逃,刘裕一时杀得性起,在后舞长刀紧追。

刘牢之子刘敬宣一向与刘裕相善,怪刘裕久不返,引兵寻之,到达此处,见刘裕以一人独驱千人,于左右咸共叹息道:“德舆真神人也。”遂挥兵共击之,大破恩军,斩获千余人。

刘敬宣见到刘裕,拱手道:“兄以一人驱千人,项王所不及也。”

刘裕见刘敬宣来,长出一口气,立时坐于地上,喘息道:“弟若不来,兄今死矣。”

当初,孙泰见刘裕,将神异之事相告,刘裕将信将疑,心有所动,终于忍不住在肩上纹了两条青龙,今日竟然因此活命。

初始,孙恩闻八郡响应,谓其左右道:“天下无复事矣,当与诸君朝服至建康。”既而闻刘牢之临江,道:“我割浙江以东,不失作句践!”及至牢之引兵渡江,孙恩闻之,道:“孤不羞走。”遂驱男女二十余万口向东逃走,慌乱之中,多弃宝物、子女于道,官军竞相取之,孙恩由是得脱,复逃入海岛。

谢琰司马高素破恩党于山阴,斩孙恩所署吴郡太守陆瑰、吴兴太守丘尪、余姚令沈穆夫(沈林子、沈田子等兄弟之父)等人,三吴遂复。

东土遭乱,百姓企望官军之至,既而牢之等纵军士暴掠,士民失望,郡县城中无复人迹,月余乃稍有还者。朝廷忧孙恩复至,以谢琰为会稽太守、都督五郡军事,率徐州文武戍守海滨。

谢琰以资望之重,镇守会稽,防备孙恩,觉己志不伸,故政多倦怠,既不抚绥地方,又不为武备。其左右诸将咸劝道:“贼近在海浦,探我形色,都督宜开其自新之路,乱可敉平。否则应严守海防,阻其入寇,祸乱三吴。”

谢琰因谢邈之死,恨恩入骨,故不从,道:“苻坚率百万之众,尚送死淮南。孙恩小贼,败逃入海,何能复出!若其果出,是天欲杀之也。所有道众,有死无赦。”闻者无不惊骇,谓之乃取死之道也。

未几孙恩入寇浃口(今浙江宁波镇海),入余姚,破上虞。进至邢浦(绍兴北),谢琰遣参军刘宣之击破之,孙恩退走。不日,孙恩复寇邢浦,官军失利,孙恩乘胜直进。

值其时也,群贼锐进,人情震骇,广武将军桓宝道:“贼众势大,宜持重严备,且列水军于南湖,分兵设伏以待之。”谢琰不听,道:“区区毛贼,看我一鼓破之”。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五月三十日,贼兵既至,军尚未食,谢琰道:“当先灭此寇而后食也。”跨马而出,令桓宝为前锋,摧锋陷阵,杀贼甚多。

孙恩军一路败退,谢琰尾随而来,不知不觉走入水塘湖泽之中,而塘路狭窄,仅容一人通过,谢琰军鱼贯而前。忽听一阵梆子声响,水塘芦苇丛中驶出无数小船,恩军于船中射之,箭如飞蝗,官军大乱,前后断绝。

谢琰率兵退至一处亭子,一看亭上牌匾,大书三字“千秋亭”,恰是乃父手书,不觉大惊,暗道:“难道我今日丧命于此?”赶紧拨马寻路而走,忽觉脑后风声,急忙低头避过,马臀却被砍了一刀,那马吃痛,昂立一声,将谢琰甩下马来,一人奔来,又要举刀砍下,谢琰认得此人却是帐下都督张猛,怒喝道:“张猛,我平日待你不薄,今日因何害我?”

张猛嘿嘿冷笑了几声,道:“都督,实不相瞒,我家世奉天师,都督虽待我亲厚,然我不可叛教,都督又不肯赦免,故出此下策,报效教主。”

谢琰长叹一声,闭目等死。张猛一刀砍下,将谢琰杀死。军中尚有不少道徒,俱一起反叛,将谢琰二子谢肇、谢峻同时杀死,投奔孙恩。桓宝亦力竭战死。

至十一年后,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刘裕征孙恩余党卢循,获得左里(今鄱阳湖口)大捷,此役生擒张猛,刘裕将其解送至谢琰少子谢混处,谢混生剖其肝而食之,终为父兄报仇。朝廷诏以谢琰父子陨于君亲,忠孝萃于一门,追赠谢琰侍中、司空,谥曰忠肃。谢琰之后,谢氏一门再无将才。

相关文章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孙恩乱吴2

    自安帝即位以来,内外乖离,石头城以南荆、江二州皆为桓氏所据,以西为豫州乃司马尚之所专,京口及江北皆刘牢之及广陵相高...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孙恩乱吴3

    谢混字叔源。少有美誉,善属文。人称江左风华第一。其祖父谢安曾誉其为风神秀彻。 当初,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对王珣道...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孙恩乱吴1

    第十三章 孙恩乱吴 孙泰字敬远,祖籍山东琅琊郡(今山东胶南县境南),家族世奉五斗米道,其先祖为孙秀,为西晋赵王司马...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初议南征1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引子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2

    王猛退朝之后,回到府中,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跑来抱住他的大腿,兴奋叫道:“爷爷下朝了。爷爷下朝了。” 王猛高兴的一...

  • 遗恨北固亭

    文/吴文博 图/来自网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3

    第二章 北府练兵 王猛病亡,消息传到江南,时任晋尚书仆...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4

    蹄声得得,一队人马缓步行走在京口十字大街上,华丽的马车上端坐一人,白面长须,气定神闲,正是骠骑长史王謐(mi...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6

    第三章 大战襄淮 晋太元二年秋,即公元377年,征西大将军,荆...

  •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5

    母子四人当下收拾一番,刘裕便背个包袱前去投军了。谢玄大营驻扎在离城北三十里的北固山下,西津渡旁,面江倚山,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孙恩乱吴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tq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