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红月亮:(编辑:卢卢
苏联间谍是真的,泄露核机密是假的——美国卢森堡夫妇冤案

苏联间谍是真的,泄露核机密是假的——美国卢森堡夫妇冤案

作者: 婉㚥 | 来源:发表于2024-02-10 21:13 被阅读0次

1953年的美国,有一对夫妇镇定自若,他们拥抱亲吻,互相告白。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亲吻相拥,因为他们将被执行死刑。

他们是谁,为什么会被处以极刑呢?

这对夫妇是美国著名冤案的主角——卢森堡夫妇。

当年。美国法庭以“间谍罪”、向苏联泄露原子弹机密罪判处卢森堡夫妇死刑。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卢森堡夫妇都坚称自己是无罪的。

那么,他们究竟是不是无罪的呢?

1991年,苏联解体,从当时解密的文件来看,卢森堡先生的确是苏联间谍,而卢森堡的妻子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她支持自已的丈夫,但没有参与任何间谍活动。

卢森堡先生出生于1918年,青年时期曾醉心于宗教,他在美国的某所大学里攻读电力工程专业。

毕业后,卢森堡先生发现这个社会上贫富不均,穷人努力工作却收入微薄,而富人则通过非常手段获取了巨额财富。

这是不公平的,卢森堡先生苦恼万分,他在偶然间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思想,并且成为了一位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

在卢森堡先生的心中,苏联是马列主义的圣地,那儿的老百姓生活幸福,自己理应为此奋斗终生。

1936年,罗森堡先生与艾瑟尔小姐喜结连理,他们在婚后夫妻恩爱,还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

根据美国的法律,艾瑟尔小姐在婚后被冠以夫姓,成为了卢森堡夫人。

卢森堡夫人容颜姣好。品学兼优。而且还有一副金嗓子,她理解自己的丈夫,但从未介入丈夫的工作。

1949年8月23日,苏联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

美国政府知道了,大惊失色,要知道,当年为了研制原子弹,美国几乎请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花了三年时间才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然而,苏联却在四年后就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这让一向高傲的美国政府颜面尽失。

众所周知,美国将原子弹的研制称为“曼哈顿计划”,并且视为国家的最高机密,绝不允许有人对外透露半点信息。

正因为如此,美国情报机构认定这里面肯定有内鬼,否则苏联绝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研制出原子弹。

美国政府决定宁可错杀一千,也要查出谁是泄露原子弹机密的内鬼。

就在此时,有一个名叫戴维的男人进入了美国情报部门的视线,他是卢森堡夫人的弟弟,在美国曼哈顿计划期间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担任机械师。

戴维成了美国特工暗中监视的对象,他身处险情却浑然不知,而其姐夫卢森堡先生知道后,则紧张不安,感到大事不妙。

原来,卢森堡先生因为疏忽大意,无意间暴露了自己是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的身份,因此被公司开除。

为此,卢森堡先生特意找到了自己的小舅子。给了他1000元美金,让其赶紧带着妻子离开美国。

对于姐夫的紧张,戴维觉得无所谓,他不想离开美国。

1950年,戴维被带走了,在审讯中,他供出了自己的姐夫和姐姐。

戴维声称自己是在姐夫的诱惑下,一时冲动才加入了苏联间谍组织,现在非常的后悔,想要将功赎罪,以求轻判。

因为戴维的指证,卢森堡夫妇被逮捕,他们被指控“窃取美国核情报并将其泄露给苏联”。

在法庭上,卢森堡夫妇失口否认所有的罪行,而他们的辩护律师也指出此案证据不足,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证词就定性。

卢森堡夫妇的辩护律师的说法没有得到法官的认可,他还是以戴维的证词作为依据,判处卢森堡夫妇死刑。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外界不满,世界各地的名流纷纷为卢森堡夫妇求情,而广大民众更是成群结队地涌上街头游行示威,他们认为法院判决不公,要求撤销原判,并且重新调查。

虽然海内外的反对声不断,但卢森堡夫妇在被关押三年后,依然维持原判。

判决下达后,卢森堡夫妇转移到了死囚室,他们身处同一个监狱,但被分别关押,无法相见。

有时候,卢森堡夫人用歌声表达对丈夫的爱,而卢森堡先生则以互通信件的方式,诉说自己的情意。

时间飞快,卢森堡夫妇大限在即……

辩护律师带着卢森堡夫妇的两个儿子来到白宫门外,想以人之常情来打动总统艾森豪威尔。

卢森堡夫妇的两个儿子恳求艾森豪威尔网开一面,不要让他们失去父母,成为孤儿。

长时间的等待后,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自己不会介入此案。

在此期间,卢森堡先生的母亲也对外哭喊,请求舆论拯救她的孩子。

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在美国政府看来,卢森堡夫妇的罪行改变了历史进程,他们的泄密会造成无数人的死亡。

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卢森堡夫妇注定难逃一死!

1953年,卢森堡夫妇被送上电椅,他们互相拥抱亲吻,神情平静。

卢森堡先生的手脚绑在电椅上,一阵高压电流通过了他的身体,不久之后,他便离开了人世。

但是,卢森堡夫人没有那么好运,她被电击折磨了五次,直到头上冒出了白烟,才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由于电击次数较多,卢森堡夫人死后,身体已经成炭状结构。

卢森堡夫妇死后,两个儿子沦为孤儿,由于怕受到牵连,没有亲戚朋友愿意收留他们。

无奈之下,年仅10岁的大儿子只好带着弟弟去了孤儿院,在那儿挣扎求生。

不过,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好心人的,有一位名叫亚伯的音乐家收养了他们。

在养父精心培育下,卢森堡夫妇的两个儿子长大后都很成功,但他们心中始终充满了遗憾和悲伤。

他们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母亲在临刑前,给两个儿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告诉孩子们,自己和丈夫是无罪的。

卢森堡夫妇的案情直到1991年才真相大白,根据前苏联的解密文件,卢森堡先生的确是苏联间谍,但是他提供的情报大多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和原子弹技术扯不上任何关系。

而卢森堡夫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是被人陷害致死的。

2001年,卢森堡夫人的弟弟戴维承认当初作了伪证,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妻子。

原来,当年戴维的妻子露丝也从事间谍活动,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出卖了卢森堡夫妇。

事后,戴维被判了15年监禁,但他只待了不到10年就出狱了。

出狱后,戴维和妻子露丝隐姓埋名,度过了余生。

“对姐姐、姐夫的死很难过,但如果见到两个外甥,我不会后悔的。”

也许,在戴维心中自己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

“瞧,我们还活着。”

每当,戴维被往事所困扰时,妻子露丝总是这样开解他。

久而久之,戴维也就释怀了。

这就是人性中的黑暗吧!

那么,原子弹技术到底是谁泄露给苏联的呢?

科学家西奥多. 霍尔在临死前,公开承认是自己将核情报泄露给苏联的。

西奥多. 霍尔曾经参与了美国的原子弹研制,他的话应该不会做假。

总之,卢森堡先生虽然没有泄露核情报,但他的确是苏联间谍,在当时美国的政治环境下,光这一条就足够了。

随着苏联的解体,一切是非对错,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相关文章

  • 人鼠大战

    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原料泄露事件,其泄露的核原料足够制造1.5枚美国在广岛的...

  • 【机密】

    有些机密以前是机密现在也是机密而且将会永远都是机密这才是真正的机密如果不能保密那它便不配称作机密如果泄露了它便不能...

  • 【0703晨读感悟】-史上第一位像间谍一样思考的男人

    今天的剽悍晨读为我们读的是卡尔森的《像间谍一样思考》,首先,我想到的是何为间谍呢? 间谍是指负责窃取机密信息的人员...

  • 糟糕生活的调味剂

    一个美国间谍来到卢比扬卡。 间谍:我是间谍,我想自首。 克格勃人员:哪个国家的间谍? 间谍:美国的。 克格勃人员:...

  • 苏联究竟有没有防范?

    早在1941年1月,美国就向苏联发出一份机密情报称德国正在计划进攻苏联,可是这份情报并未引起苏联当局的重视;3月2...

  • 苏联究竟有没有防范?

    早在1941年1月,美国就向苏联发出一份机密情报称德国正在计划进攻苏联,可是这份情报并未引起苏联当局的重视;3月2...

  • 如何防止企业内部员工泄漏商业机密、防止计算机泄密、防止网络攻击

    一、当前企业商业机密泄露的原因是什么? 当前,企业商业机密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商业机密的泄露不仅会给企业带来重大...

  • 根基的动摇

    根基的动摇 美国电影《蛇》中获得很大功勋的克格勃间谍被放回苏联,中央情报局局长相送,同僚说,这个间谍回去该升官了。...

  • 比十亿个太阳还要亮:伽马射线到底有多恐怖?

    在苏美冷战时,美国发射过许多间谍卫星,来监测苏联的核武器试验。 1967 年 7 月,正是冷战最激烈的时候,美国的...

  • 产品经理像间谍一样思考,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

    像间谍一样思考 《像间谍一样思考》一书中,一个美国情报局(CIA)前队员用机密经验讲述用策略性诱导技能对目标对象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联间谍是真的,泄露核机密是假的——美国卢森堡夫妇冤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u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