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跟一个朋友讨论一件事情,发现他的出发点永远都是思想层面的,只要守住了道,剩下的什么都可以。我就总会去问,那道如何能够体现?有了道就可以不守规矩了吗?
文化、价值观、理念这些思想层面的东西是顶层设计,这些虚的主宰着实。而规范、守则、KPI这些实际的行为和事,是无中生有把虚转化成实必须的方式。其实是一体多面相辅相成的。不能极左也不能极右,那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关注点会不一样呢?
我们讨论不是一次两次了,很多时候关注很谈论的层面都是同一个事情。但是每次讨论时对方提出观点或者驳斥观点的时候,我总会莫名的激动甚至嗓门提高几个声调,还会加快语速抢着说话。 从小到大被教育的有理不在声高的道理都是白听了。
当面对他人的疑问,哪怕是关切和提醒性质的,我都会激动。这个时候的注意力甚至都不在讨论内容的合理性上了,从讨论变成辩论=_=b。我的元认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切的连接自己的潜意识,调出当初输入这个回路的场景是如何的,看起来无从修改。
这种不断重复很难改掉的习惯在佛教里称为等流习气,对应的办法也只有用新的内容不断的熏习和替换。就好像一件很臭的房子,你需要用熏香不断的熏。熏到整个房间90%都是香气分子而不是氨分子。
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也是转移思维模式的过程。我甚至根本不需要再去尝试调出原来的回路重新修改。我的计算机进程只会被新的回路调用。把注意力从满园杂草转向树苗,当大树参天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没有草的地方了。
所以 我的注意力只需要在一个点,不断的重复。这种写下来的方式也是重复的一种,是如理思维的过程。要用各种方式无所不用其极,才能实现转变的结果。
就好像今天写的东西莫名其妙,我也要完成并发出来。我只是不想那个链子断掉。
第11天,打卡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