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联系过往经验】
案例1
4月份一天中午,我在食堂吃完饭回到课题组办公室,听到师兄弟妹们聊起来——现在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对于今后的发展会比较好?
A说:“你做好你的科研啊,想这些干什么?”
B说:“我们这专业还是没有其他专业好呢,好多同学都转行互联网、金融了。”
C说:“我也不知道啊,感觉待学校太封闭了。”
D说:“我们还是想想晚上吃什么吧。”
D话语刚落,引发一阵哄笑
......
大师兄当时也在场,说了句:“你们呀,学学怎么思考吧,学学怎么与人相处吧。”
我说:“果然还是大师兄。这个回答我给99分。学习如何学习,思考如何思考,这是底层元能力。 同样地,社交能力也是底层能力。”
最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我想,大师兄的回答之所以能引发师弟妹们的思考,是因为大师兄的观点比较深刻,站的角度也没受自身所处环境的局限。
【A2规划今后应用】
目标:截止到本月末(5月31号),至少要把《穷查理宝典》这本书读1遍,并输出思维导图,最后要用自己想出来的观点来介绍这本书籍,以提高自己看问题的深度和用临界知识来看待问题的能力。
行动:淘宝购买《穷查理宝典》书籍,每周阅读量至少是书籍的1/3,把这个计划告诉我的好友让她监督我,若最终未完成目标给她发18.8元的红包,若完成了计划奖励自己外出腐败消费1次,运用书中知识来认知现实生活实际发现的一件事,并把案例发给一位老师让她给我反馈。
网友评论
行动:淘宝购买《穷查理宝典》书籍,每周阅读量至少是书籍的1/3,看完书籍后用自己的角度来介绍这本书,并发给一位精读过这本书的老师让她给我反馈(我表达的角度是否有给她带来新意)。计划实施这一块,让我的好友监督我,若最终未完成目标给她发18.8元的红包,若完成了计划奖励自己外出腐败消费1次
1.鲜活2.故事3.关联4.反思5.避免泛泛而谈。
鲜活:是自己的故事。
故事:有起因、经过、结果。
反思:这是一个算是成功的案例,反思了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
有了以上的呈现,就不是泛泛而谈。综上A1满分
A2的5个标准:
1.目标2.行动3.可控4.关联5.不能泛泛而谈
目标:有具体时间+期待完成的结果。但是这个期待结果有些多,要读、要输出、要表达出来、还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期待的结果一多,具体可衡量程度就要下降。如果说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最终目标的话,完成思维导图就能提高么?
行动:如果目标再具体点,再配上这个行动就更完美了。
关联:本片段是表达观点要鲜明、独到,行动中是否有体现这一主旨呢?有跑题风险
可控:有尝试增加奖励、监督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