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我们班进行全校“红领巾广播”,两个主持人分别是朱彦语和马佳乐。朱彦语是有一次语文课上的朗读深得同学们的喜爱,我立刻承诺“下次如果有表演或者朗诵的机会一定请你”,这一次的广播,当然要让他“出马”了。马佳乐是同学们推荐出来的,当时我说红领巾广播需要一位女主持人,好几个女生都跃跃欲试。我实在不知道将这个机会给谁,便让大家来投票,结果好多人都指向马佳乐。事后我很好奇地问一位女生,为什么大家会选她。谁知道,我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很多男生乱起哄,认为她肯定读不好”。天呐,我立刻跑去找马佳乐,告诉她如果不被看好,就一定要用优秀的表现来争这一口气!孩子很乖巧,也很坚定,播音时一点也不怯场。两位主持人的声音、气质意外地很搭,天衣无缝地完成了这一次任务。播音结束了,我请所有的播音员聚在一起拍了照,并将照片发给他们的家长。几乎是同步,我就收到了家长们的反馈:“感谢老师给她的机会”“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给老师和他点赞,晚上回家好好表扬”“小红花送给老师”……随即还有家长发了朋友圈:“为你们点赞”“此处有掌声”……看来,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能给家长送去无限的欢乐,真好!
打开一本作业本,一排排工整、清晰的小字扑面而来,这些字就像春天田野里刚刚冒出嫩芽的小苗般惹人喜爱。我再定睛一瞧,嘿,第一排竟然是对我的提醒:“老师一定要耐心看完,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写的最好的一次了。”我会心一笑,认出了是谁的字迹,也带着“有史以来的最好的耐心”看起来。这位同学以前的字是大大小小连成一篇的,一篇文章可以把人看得火冒三丈,这一次突然的改变是因为什么呢?我想起周一给他该日记时,他的文章里尽是废话,根本没有重点。我帮他列了个提纲,让他回去好好地再写一次。他应该是不乐意的吧,但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还是写了,结果却不尽人意。我看着第二次仍然略显马虎的文章说:“别人用一天的时间写一篇文章,我们用三天的时间来写一篇文章,这样也是可以的,老师有耐心等着你的进步,但是你自己要努力。”于是,就有了周三的那篇加二十颗星的文章,估计这也是他有史以来加星最多的一次了。或许,他就是在这一次的成功挑战中品尝到了努力的喜悦,所以才有了眼前这一篇主动努力完成的文章吧?
的确,孩子的进步就是冬日的暖阳,是最好的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