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悟空问答里有个问题:如何看待文人的良知?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知识青年,我思索良久,认真回答道: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脊梁,是时代的咽喉,怀藏着一个民族熠熠生辉的精神核心;文人的良知,是文以载道,是敢于针砭时弊,敢于在一派阿谀奉承,唯唯诺诺之潮,逆流而上,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正因为爱国爱民,所以时刻忧国忧民,敢为人先,反抗不正义,为民请命。
“文以载道”,以文字树立风标,扬起社会精神旗帜,是千古以来多少文人志士毕生所致力。我轻轻敲打下的这四个字,但我明白,这承载着多么深重的蕴涵和沉甸甸的责任!
我是个平凡的知识青年,不敢妄言我的文章能够担负起这样厚重的义涵。
但每当我提起笔,或敲打下文字,也在时时叩问内心,这篇文章是否有深刻的思考?是否有一定的价值?是否对得起花费时间看我文章的读者?
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写作者,我唯一坚守的便是,诚恳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拒绝虚浮炒作,不愿意为了阅读量和粉丝,去追踪热点来迎合一些读者猎奇八卦心理。
我未必能做到“文以载道”,但我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通过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思考,以增添我的文章的份量,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思考和感触。
在文章开头,我说到文人的良知,其实是“文以载道”,不过是敢于针砭时弊,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想要“文以载道”,不仅需要深厚的学识,还要有勇气。
放眼看各类信息,多的是那些八卦,猎奇的内容,还有一些表达个人情感,热点观点的文章,前者的内容不过是过眼烟云,后者的内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和一些成长体悟。
我思索自己想写的内容,多是关于社会文化类的观点。我想用文字表达我对社会一些现象的深层思考,也希望给读者带来新视角和深思。
但是,当我在一些平台上发文章,表达自我观点,有时也会因为谈及到更深层的东西而被再三审核,迟迟难发;当文章发出来后,有支持者,但也要面对一些误解甚至是谩骂。
我想要向“文以载道”的方向靠近,但是作为一个小青年,我缺乏勇气。
我恐惧表达被误解,恐惧我对一些问题的指出会被人怀疑动机。这些让我在“明哲保身”徘徊。
我记得有位作家曾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个作家应该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爱的。”
我始终是相信的这句话的。即使是像鲁迅先生这样笔力强健,文字犀利无情地批判时弊,但不能否认鲁迅先生对国家和人民的爱。正是有深切的爱国爱民之心,才会有这样“恨铁不成钢”的痛心。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小作者,在谈论一些社会现象时,有时我会不免从古今中外的角度,谈及得更深层,严肃一点,在一些人来看似在抨击批判什么(实际上是不存在“愤青”的行为),不要怀疑我对这个世界的爱,不要怀疑我对国家和民族的爱。
另外,关于表达观点问题,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写作者还是读者,我们表达自我的观点,要的从来不是读者的“站边儿”——是支持你或是反对你。
我们的思想也不能停留在这简单的对立判断中。每个写作者或者评论者,都只是提供一个看待事情的角度,我们不必对此众星捧月或使之成为众矢之的。
只有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怀有对国家,民族,生活的真切的爱,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百家争鸣,才不会使“文以载道”还是“明哲保身”成为选择题。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探讨而今为何难出大师级人物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
有很多读者都在评论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真是众生百态,百家争鸣。
在此很感谢那些看我文章的读者,但我也深深道个歉。我很羞愧于自己不成熟的思想和文字表达,有些观点还不具有说服力以及表达得不准确导致一些误解。以后定当更加严谨认真写文。
不过,我对于这众说纷纭,感到十分欣喜,不是为了个人的一些阅读量和点赞量,更多是为我即使写得不完美,但毕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视角,思想观点有了传播和交流;以及让我看到了,即使在这个以泛娱乐为主流的平台,还有很多人是会思索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
对于“文以载道”,我一直在路上,如何“明哲保身”,要看我的表达能力和读者的态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