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80909/a2e1bb9a2908f7f9.jpg)
1
中国武侠小说中,先金庸再古龙,而后再是梁羽生。
梁羽生算是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了,其“以侠胜武”的理念更是开创了中国武侠新派小说的先河。但,比起古龙和金庸,总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金庸和古龙也不同,古龙的小说里大都浪子情深,主人公性格放荡不羁,比起行侠仗义,他们或许更愿意带一壶酒策马天涯。
不久前无意间翻看《笑红尘》,想起古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
大概这便就是古龙和他的武侠了,手中的剑除了杀人,也能挑粪。
中国新派武侠小说中的第一人非金庸莫属。其小说中大开大合的写作手法、错综复杂的人物网关系,气势磅礴的故事情节,无人可比拟。
在金庸的小说中,不仅继承了古典武侠的优点,更是加入了社会、政治、民族义气等元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人性和豪情侠义,“以侠胜武”更是远高于梁羽生。
梁羽生曾对中国武侠新派小说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2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作品个个都能在中国文学史上排的上号。射雕三部曲算是金庸武侠小说写作的巅峰,其地位似乎也能比肩下《基督山伯爵》。不过相对于射雕三部曲,文学地位更高的却是另外三部作品:《天龙八部》、《鹿鼎记》、《笑傲江湖》。
除去武侠的因素之外,这三部小说俨然可以归位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严格来说,《笑傲江湖》在金庸的作品中无法和《天龙八部》、《鹿鼎记》相比,但它的讽刺意味和寓言式故事情节,直接拉升了这部小说的历史地位,使之也可摸一摸《镜花缘》的尾巴。
而在金庸十五部小说中,我最喜欢《天龙八部》——风格宏伟悲壮,这部写尽了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小说。
金庸小说中,《射雕》中的郭靖为中国武侠小说中最完美的形象,《鹿鼎记》为金庸最棒的武侠作品,《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则为金庸武侠小说中最让人悲恸的英雄。单论金庸武侠作品,萧峰远胜郭靖。
夏济安和陈世骧两位先生曾对此小说盛赞,认为有悲天悯人的古希腊悲剧色彩,陈世骧更是做出这样的评价: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而金庸在2005年新版本最后一次修订中亲自修改结局,让王语嫣最后没有嫁给段誉,而是陪着疯癫的慕容复做一个痴情人。似乎也验证了陈世骧先生“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评价,因为这部书就是在不断地阐述人世间一幕又一幕的命运悲剧。
年少时,以为娶了神仙姐姐真美好。后来才发现,神仙姐姐其实只是一个影子,因为神仙姐姐压根就没爱过你,不过是贪嗔痴的心魔。原来,曾经无比浪漫的爱情也只是上了想象的当而已。
3
“天龙八部”出自于《法华经》——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天龙”为非人,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天龙八部虽非人,却也有尘世欢喜悲苦。世人心中但凡有“贪嗔痴”三毒,就难免受无常之苦。
所以,天龙八部,最是无常,求而不得,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木婉清、钟灵得不到段誉,段誉得不到王语嫣,王语嫣得不到慕容复,慕容复不能光复大燕,他们得到的都是痴念。
游坦之得不到阿紫,阿紫得不到萧峰,萧峰得不到阿朱,阿朱得不到父母;秦红棉、阮星竹、刀白凤得不到段正淳,段正淳得不到亲儿子,段延庆得到亲儿子又得不到皇位,他们得到的只能是一起死去。
叶二娘得不到儿子和丈夫,玄慈得不到六根清净,虚竹虽然得到了绝世武功、倾世佳人又能如何,他的初心不过是想在少林寺做一个小和尚,吃斋念佛、扫地敲钟。
更不要说书中太多太多的人,岳老三、包不同、鸠摩智、丁春秋、萧远山、慕容博,他们所有的人,最后的结局其实都一样。
都是命运无常的作弄,都是求而不得的怨恨,都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4
然而,《天龙八部》中最大的悲剧英雄是萧峰。
我从未如此喜欢过这样一个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极具浪漫情怀主义的英雄。
《神雕侠侣》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襄阳城楼上,郭靖这样对杨过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是故,侠之大者,是为英雄。
侠之大者,萧峰当之无愧。
武功而论,萧峰不像是金庸其他作品中男主那样靠机缘巧合下练就绝世武功,他一身武艺全凭自身聪慧和勤奋练就,实战中,更是愈战愈强。聚贤庄大战,一句“大丈夫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力敌群豪。楚王作乱,万军之中勇擒敌帅。少室山之战,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足见其武艺高强,智谋过人。
再者为国为民。身为丐帮帮主时,他是宋人,带领丐帮尽心尽力抗辽,身世揭穿,他是辽人,但却也一心维护宋辽和平,想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少室山之战后,谜底揭穿。慕容博想拿自己的性命和萧峰做交易,彼时萧峰已经是辽国南院大王,手握兵权,只需他南下攻宋,即可取走慕容博的性命报杀母之仇。
萧峰则断然拒绝,他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也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他对大辽尽忠报国,旨在保土安民,而非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报仇雪恨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
萧峰可以说是整本小说的升华,其英雄观也已经超越了郭靖对杨过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以扫地僧说:“施主宅心仁善,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肯以私仇而伤害宋辽军民,如此大仁大义,当真是菩萨心肠。世间唯大英雄真本色,萧施主当之无愧。”
但又不止如此,为国为民,也要为爱人。
《天龙八部》中的女人,都是向来痴。而男人,唯独萧峰向来痴。
为了替阿朱治伤,萧峰独自前去聚贤庄,面对的是中原英雄断交厮杀,他虽千万人吾往矣。雁门关外,双眸灿灿如星,他也曾许诺塞外草原上驰马放鹰,纵犬逐兔,从此无牵无挂。
但却亲手打死自己挚爱之人,塞上牛羊空许约,从此天地之间就只剩他一个人了。
纵使阿紫爱他惜他,但她也不是阿朱了。他还是记得“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
故事的最后,萧峰立于雁门关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宋辽数十年的和平。我想,在他跌落雁门山崖时,心里念的定是塞上之约。
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为爱人痴。
5
林夕曾为《天龙八部》电视剧写过一首《难念的经》,歌词是这样的: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
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
舍不得璀璨俗世
躲不开痴恋的欣慰
找不到色相代替
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晌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其实歌中唱的是:悲剧即人生。
希望看完文章的你们能点一个“喜欢”,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么么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