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情深处,你自梦中来。
我心悦荷,因荷入梦,入诗、入画、入情,情彩飞扬。
在这五月天的桂林,烟雨下的江南,我又梦到了故乡的荷。那荷叶张张相伴、荷花朵朵半开的荷田,悦目、美丽、如画如诗。站在远处,你尽可以放开你的视野,随轻风在荷田中快乐的舞动,像水波、像流动的山泉,带着清香、带着欢笑,一路如临仙境般吟诗作画而去。
01
故乡的荷塘方圆不过几里,却在山与水与稻的包围中。临近仲夏,春耕过后埋在泥里的藕种儿迅速的发芽、成长,钻出污泥,冒出水面。看那黄嫩嫩的叶芽儿,娇气的冒在水面上,你或许还可以看见一只可爱的红蜻蜓平静的缀在芽尖上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下面是绿绿的水,上面是蓝蓝的天,没有风,你是不想破坏这分宁静的,然而风起了,活跃的水波触动叶芽,受惊的蜻蜓颤动它美丽的翅膀飞走了。很快的它又会落在另一个芽尖上。记得小时候,我曾为了捉这么一只可爱的红蜻蜓而掉进了荷塘,呛了一口荷塘水。在城市里住久了,每当想起这份回忆都是一场美丽的心动。
02
等黄嫩嫩的叶芽儿伸开、扩展,便是翠得洗眼的荷叶啦。在带着露珠的清晨,荷叶上露气朦胧,花瓣上露珠欲滴,荷叶更是洒了墨绿一般醒眼,清灵灵、水嫩嫩的,捏一把恐怕会化了。用手轻轻的在叶沿上一抖,叶芯里便有一小洼晨露,我常把它吸掉,也常被伙伴们笑为不洁。其实不然,我记得古人也有饮露之举的,况且这露的确很甜,正所谓“甘露”嘛。
也可以在雨天里或是艳阳下折下一叶,当作一把油纸伞,又是别有一翻风情。更甚的是把长成的荷叶晒干,用来蒸煮糯米饭、蒸年糕、煮荷叶鸭什么的,清香极了。我最喜欢的是做荷叶粥,用上好的糯米洗净,用荷叶做锅盖,待煮好后盛在碗中,放上几粒鲜莲子,洒上白糖,味美极了。小时候家穷,能吃上这么一碗粥也是一种享受,而且中医认为:荷叶“色清气香,不鲜干均可药用”能“散淤血,留好血,令人瘦”的。
03
荷花与荷叶是并蒂生的,一张张青墨的荷叶伴着一朵朵婷婷玉立的荷花。有一朵荷花必然伴着一张荷叶,但并不是每张荷叶都伴着一朵荷花。有时候一大片叶群中你都找不到一朵花儿。难怪古人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慨。
观荷,视野所及之处,你会觉得满眼都是种美,是一幅出色的水墨荷塘画。不过故乡的荷塘没有发现并蒂荷花,不象桂林西山的荷花池有并蒂荷花开,应该是观赏与实用本质不同吧。
到了傍晚,是最惬意的时候,晒了一天荷田,夜幕下显得精神极了。那时我常跑到荷田边,折一张长成的荷叶,合拢起来扭去一些叶沿,做一把简易的扇子在田梗上散步,或者去捉营火虫,或者干脆铺一两张荷叶躺下来,躺在荷塘下,看月儿初生,看星星闪烁,看营火虫飞舞,身旁是青草的气息,左右是荷的影子,我时常忘了荷间的哇鸣,要去捕捉一分莫名的空灵……
04
等到花开花落,莲子就慢慢成熟了。对于花的美丽,我会有花谢时的伤感,可于荷花,我却无此愁绪,只因那花蕊里清甜甜的莲子儿着实让人等待。一到莲子成熟时,一帮伙伴们便时不时的在荷田中转悠了。
我是怕水蛭的,这时候也顾不上了,换起高高的裤脚,跟着伙伴们找寻最大的莲蓬。莲杆虽是“中通外直”却也“荆棘”遍身,我们的腿和手臂经常被划着,但仍是恶习不改。有时候嘴馋也会偷偷的挖一节莲藕尝鲜,这时候的藕是未长成的,只有嫩嫩的藕芽,又脆又甜。大人们不允许我们如此捣乱地,说是莲藕会被我们气死,其实是怕我们动了土,伤了莲根。
到了九月,学生们需回学校了,莲藕就成了大家的学费来源。不过这时的莲藕还不够“粉”,要到冬季里需生炉子吃火锅时才好呢,用猪脚或排骨炖上一锅藕,准备些青菜,然后大家就围在灶边,一边吃一边叙叨家事,或教导孩子。竹筷子间拉着的长长藕丝,连着万家灯火,灯火阑珊下一方乡土故事。
然而,曲意再好,终有曲尽人散时。荷已不在,唯是这一相忆荷情怀,在短暂的青春里,点缀着我的梦里人生。
月是故乡明,情到深处是家和万事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