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看到人生第一片海,用了七十年。
今年六月份,爸爸走了。
从去年清明确认癌症,到今年六月,短短十四个月,爸爸把半辈子该受的病痛都受了,把半辈子该花的钱都花了。
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我爸妈一辈子没读过书,没正式工作,一辈子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我和姐姐养大,什么好日子都没享受过。爸爸生前,我说他想去哪里玩我都带他去,出去看看世界。可是爸爸不知道是一辈子宅惯了,还是怕花钱,怎么也不肯出去。平时给他买任何吃的用的,一定要把价格去掉一个零、甚至两个零再告诉他,尽管如此,他还是露出牙痛的表情:这么贵?
我爸爸一辈子哪里也不舍得去,没住过五星级宾馆,不舍得吃好的穿好的,我们给他买的吃的往往在冰箱里坏掉也不舍得吃,可是当他躺在医院里,才知道世界上最贵的房间是ICU,最贵的床是病床,最贵的吃食是药。
他走了以后,姐姐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后事大操大办,宴请亲友,我和姐姐一起花掉了十几万,那是一笔爸爸后半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妈妈虽然心疼我和姐姐工薪阶层,赚钱不易,但是她觉得这样搞得排场,在亲友面前有面子。
她说:你爸走得真风光啊!在亲朋好友面前争了口气!
……
我听了很无语。
活着的时候不好好享受,克扣自己,自虐性生存;现在人都死了,还要风光。难道人活一辈子就是为了死了给别人看吗?!这一切纸醉金迷、高朋满座、铺张奢侈又有什么意义?
人们都说,人到临死一切都是虚空,什么都会放下。可是爸妈那辈人,又没受过教育,临死都看不开。你可以说他们愚昧,但他们毕竟是生养我们的父母。
我带着妈妈来到上海住,一开始,
我给她买来各种漂亮的衣服,她舍不得穿,总说:现在有的穿,留着以后再穿。
我要给她拍照,她手遮着脸,总说,现在拍得难看,等我明年再拍。
我要带她去旅游,她总推辞:今年身体不太好,怕受不了,以后再去……
我气坏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在心头蔓延,终于绝情地对她说:
“妈妈,你今年都七十了,你留着以后穿,你还能活几年?
你今年不拍照,你以后一年老似一年,你连今年这个样子都没有了!
你现在没病没痛不去旅游,以后一年身体不如一年,你哪里都去不了!
你还能活多少年?还想不通?人活一天,开心一天。你以后住在我这里,我会带你到处去玩,去看世界,去享受生活。我爸去世花掉的几十万,我一定要让你好好活着的时候用掉,绝不会给你用在后事上!”
妈妈一开始有点儿愣,但是她毕竟比爸爸更加开化,终于也就渐渐不再抗拒为了吃穿玩花钱。我带着她去越南芽庄的大海边旅行,给她拍各种漂亮的照片,这么多年来,她才知道,世界不是只有家里那几个房间,不只是小区那一小片天空,外面的世界原来是这么精彩。
妈妈饱经沧桑的脸又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妈妈因为身体不好,有些美味的海鲜她不能品尝,但是尝尝异国风味的普通小吃她就很满足;虽然有些她走不到的美景,但是光是坐在船上看看蓝天大海她就觉得无比兴奋;虽然有些游玩项目她不能体验,可是看我和她的小外孙一起玩她就很幸福。
七十年来,我的妈妈第一次看见大海。我爸在的时候,他们从来想不穿,从来不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上,从来都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我和姐姐的邀请。如今,妈妈终于见到大海了,她的心情无比舒畅。
妈妈平时在家总说头晕,连晾几件衣服头都晕。出来几天,每天在宾馆前的海滩长椅上吹吹海风,听听海浪。回到家,妈妈惊喜地说:我出来几天本来以为会很累,头很晕,想不到现在头一点也不晕了!
现在妈妈比以前开化多了,也比在老家开心多了。
我希望,妈妈不要重复爸爸的悲剧,一辈子只有死的时候“风光”;我希望,能在她有生之年,把我自己觉得美好的东西都分享给她。
安妮宝贝曾经有篇文章写给她自己的孩子:
“把美好的东西, 放在你的手上, 就如同放在我自己的手上。”
我想我们对待爸妈也是这样。他们生不逢时,受了一辈子苦难,什么福都没享受过。我们吃过的好东西也好希望他们也能尝尝,我们看过的好风景,也好希望他们也能亲眼看看;我们体验过的好经历,总想他们也能亲身体验一下。
确实,他们的思维已经僵化,感触已经被一辈子沧桑和苦难磨钝,他们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却已经形成了自己萎缩却又坚硬、刀枪不入的世界观。
跟我们自己的孩子相比,他们其实更像孩子,而且是更加顽固、倔犟和失去好奇心的孩子。
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意见不合,责怪妈妈没见识、溺爱我的孩子而且顽固不化,那时候看到她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或理直气壮或心虚嗫嚅着,替自己争辩,又觉得她受了那么多苦,我们按照年轻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确实要求过高。只有对他们多一些的耐心,像对待我们的孩子那样耐心地引导他们,像舍得为孩子花钱那样为父母花钱。
对孩子不可以溺爱,但是对年迈的父母,再怎么溺爱都不过份。
“溺爱”父母要趁早。切勿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再追悔莫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