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记得很多年前,有个朋友做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叫《自我营销之累》,讲她日更、提升内容质量、运营的诸多琐碎。
她一直有新闻理想,想成为柴静那样的媒体人,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公众号是她内心彷徨的出口,也是她“曲线救国”实现理想的途径。
她的文字深刻、洞悉世事,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我膜拜的对象。我每天追更,说会一直支持她。
后来,她的那些犀利的文字在某一天戛然而止,没有任何原因。我再没见她发过一篇文章,如今连公众号也搜不到了。
再后来,她去古北水镇开了茶馆。
2
还有个朋友,给公众号起了个特别文艺的名字,取自她喜欢的外国作家的一本书,一听就让人赏心悦目。
她写在上海、在美国,奔波却文艺的生活,写她半夜两点走出写字楼,与出夜摊的馄饨铺老板不期而遇的故事,听起来很妙。
前两天去看她的公众号,已经换了号主,不再是原来的风格。
3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也开始日更。写着琐碎的文字,与多年前的她们,遥遥相望。
她住进我的故事里,而我们却失散在人海。
每个人都曾心怀理想,热情洋溢,我也曾想周游世界。
但最终,我们都被困在某段生活里,怀着壮志未酬的感伤,疲惫向前。
日更到底有多难?
在日更第8天的这个当口,我仍然觉得,每天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刻,是一天中最美好的。
希望这些美好,能始终像我遇见它们时那样,熠熠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