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笼包的早教中心上了一堂教育课《Terrible Two》,觉得挺有道理,结合课件板书,总结自己的理解,加深印象。
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大人并不了解。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蒙特梭利一、2岁孩子淘气的行为
配合度差、故意不答应、单粘一人、重复性高、好动、情绪失控、注意力较差、偏好明显、喜欢说“不”“我的”等强硬词。
二、原因分析
1、认知发展阶段
从感知运动阶段 —— 前运算阶段过渡
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我认为延缓模仿是个重点。大人往往看到孩子不动,误以为孩子没听进去,故而用自己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这些举动其实是干涉、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大人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观察和等待。
2、道德认知阶段
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
表现为不理解游戏规则、不重视成人或者环境对他的要求,以自我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
以自我为中心是个重点。就像武志红老师曾讲到的心理现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以为自己是神,无所不能:肚子饿了,只要一哭就会有吃的;想要抱抱,只要一哭就会得到满足……
3、自我意识逐渐成熟
自我认知力(15—18个月)
4、大脑前额皮质
有待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5、语言的表达滞后于对语言的理解
无法有效表达自己,但又具有一定的交往需求。
所以,在孩子表达时,大人的眼神要专注,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尊重。
三、有效的应对措施
1、体能方面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体力特别充沛,一方面是他处于足部敏感期,喜欢跑、跳、转圈圈;另一方面是他在练习大小肌肉,从中心到末端、从大肌肉到精细肌肉,比如打、推、捏、摸、抱、放等等,同时也是在学习控制力度。
(1)由于先天原因,个体间会有差异,大人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科学锻练,定时定量、渐进式活动,促进精细肌肉的发育、锻炼平衡系统的发育。我认为核心就是要陪着孩子一起玩、一起运动,要对孩子的举动给予及时的反馈。
(2)除了锻炼外,更重要的就是教养的训练。就是通过及时的反馈,明确告诉宝宝他的行为的后果:对象、力度、方式的合适性。比如现场有个妈妈就反映她家孩子喜欢去推别人的孩子,喜欢打爸爸的头。我认为老师说的很好,孩子的所有举动,对与错都是大人的评判,而对孩子来说,对与错只关联看家长的喜与怒。所以孩子喜欢推别人,是因为他在家里就推大人,而大人给的反馈就是喜,这便是默许,是一个信号,告诉孩子推别人后,对方会很开心。喜欢打头也是同理。
(3)另外,不管是肌肉锻炼还是教养培育,宜疏不宜堵。
2、认知方面
认知能力细分为学习力、记忆力、专注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针对以上能力,家人要做以下工作:
(1)培养物权意识。就是让孩子明白,如果东西是自己的,就要学会如何处理东西;如果东西是别人的,就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处理决定。我觉得在这培养的过程中,身教远远重于言传。比如生活中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当别的孩子来家里做客时,当宝宝不愿分享玩具时,我们往往会语言上强制孩子去分享,或者偷偷甚至强行把玩具给别人。而去别人家做客时,碰到类似情况时,我们又会安慰孩子不要去玩别人的东西。这种双重标准,只会让孩子对物权界限的模糊。
(2)刺激语言发展。多听音乐和故事,少接触电子产品。因为视频的画面变换太快,而宝宝的理解速度根本跟不上,所以要用绘画本来替代。
(3)延迟满足。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很多心理学家都做过相关实验,也得到了一些结论:延迟满足会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延迟满足的锻炼并不是生硬的拒绝,而是给出选项,设置条件,让孩子自己来选择。比如:给出两个选项,现在吃糖,只能吃一颗,两小时后吃,可以吃两颗。
(4)专注力的培养,不要打断孩子。这个问题我发现大人很容易犯,一方面大人怕孩子不能理解,急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带领孩子,但无意中却打断了孩子。比如老师举了个例子,她的朋友移民美国后,有一次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当老师说明了一个游戏规则后,其它的孩子纷纷开始行动了,但她朋友的孩子却每次第一时间会看向她的母亲。后来总结原因,原来是在这位母亲一直以来,都是习惯在老师或教练讲完一个事后,她要向孩子先做一遍解释,或者向孩子发出类似指令的话语后,孩子才开始行动。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依赖。从根源上,这其实也是家长在一开始就对孩子“延缓模仿”的生理特点不了解,一看见孩子没反应,就急于“出手”。
另一方面大人是受不了无聊的表现:就是当孩子在听课或玩玩具时,大人在一旁陪着,总想和孩子一起一直互动,但这却无意识地打断了孩子的专注。我有个切身的例子:每次带小笼包出门,他就对路边的广告牌和路灯非常感兴趣,很专注地看,但他爷爷就是喜欢逗孙子,一路上就不停地喊“宝宝、宝宝”,就想让小笼包把目光投向他。刚开始我指出这问题,他还争辩:“我是怕小笼包无聊,才去逗他的。”但事实上,无聊的人却是他。
所以,我认为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更多的是耐心观察、适时引导。
(5)开放性问题,拟人化游戏。(这一块没印象了,大概是上课时走神了。)
3、社交方面
很多家人抱怨自己的孩子胆子小,不愿意与其它孩子玩。上课时老师就这个问题批评的家长:“不是孩子胆子小,而是家长没有进行有效的训练。别人家孩子开朗乐观,先天因素只是小部分,更多的是训练的结果!”
之后,老师给出了三个训练步骤:(1)熟悉的环境+陌生的人。比如家里来客时,多让孩子接触和互动;(2)陌生的环境+熟悉的人。比如多带孩子去做客,或者去外面参加种类活动;(3)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比如鼓励孩子自己在外面的场合下与其它人接触(当然,家长要控制局面,确保安全)。
另外,孩子们在互相交往中,家长少干涉,多鼓励孩子参加游戏。
4、情感方面
两岁左右的阶段,处于大脑皮层尚待发育、自我意识萌芽发展时期,一般表现为自尊心强且易感到挫折、情绪控制较差。
家长要相应地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在自我意识方面,选择大于命令、聆听与沟通很重要。比如要求孩子穿衣服时,不要直接说:“把那蓝色上衣穿上。”而要说:“蓝色和黄色的上衣,你今天想穿哪件?”被命令的感觉会让孩子逆反,要创造且尊重孩子的选择权。(2)在自尊心方面,要从培养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开始,多鼓励、多引导。(3)在情绪控制方面,要引导并帮助孩子总结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可以帮他说出来自己的情绪,同时要多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当孩子提出过分要求或者情绪无法控制时,家长一定要冷处理,绝对不要出现打骂等暴力行为。比如课堂中老师播放了一个家长自拍的视频,一个孩子不肯刷牙,然后就哭,此时一旁的母亲并没有责骂,只是看着他哭。一会儿,孩子停下了,母亲问:“哭好了吗?”“没有。”“那你再哭一会儿。”此时,孩子又开始哭了,而母亲还是在一旁看着。过一会儿,孩子又停下了,母亲问:“哭好了吗?”“哭好了。”“那就刷牙吧。”此时,孩子就乖乖地开始刷牙了。从这个视频中可以看出,冷处理并不是不作为,而是给孩子一个充分宣泄情绪的时间和过程,有时候孩子有情绪并不是针对事情本身,而是纯粹的一个情绪。
另外,在处理情感问题上,一般有三个步骤:(1)接纳。家长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2)共情。待孩子情绪平复时主动靠近他(一定要蹲下来,要与他同一水平线),与孩子充分沟通,必要时可以帮他说出自己的情绪;(3)行动。接纳情绪不等于满足要求,一定要向孩子明确规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