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作者: 66姓芦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21:04 被阅读0次

除了生死,人生别无大事。

最近,大家都开始用后疫情时代来给接下来的生活命名,而我却不觉着准确。我们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全国放开,然而现实却并不是喜悦,而是无尽的焦虑。因为它会重复感染,而且每个再次感染,严重的可能性更高。

的确,我们出行不再有限制,生活的方式和疫情前一样便利,但是我们身边的亲人却变了样,有的在疫情中离开,有的在疫情中备受折磨,有的面临着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困扰。而我们本身在这个过程中,要面临亲人离开时的悲痛,或者亲人痛苦时的无助和担忧,还有预防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比如,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和太多妈妈们有着同样的焦虑,宝宝怎么办?我们大人躲不过没关系,我们难受了会说话,会自己想办法治疗,而这些连话都不会说的宝宝们怎么办?更何况有的宝宝可能刚出生还面临着其他一些挑战呢!

比如,有的人,至亲之人尚还年轻,却因新冠危重而挣扎在生死边缘,照顾之人关爱之人又该如何接受这突然的变故,又如何面对他往后的后遗症生活?

比如,家中有老人和小孩,我们会极尽办法去预防,同处一个屋檐下,一人感染,全家难逃,虽然放开了,却比之前更不敢出门。菜可以少吃,衣服可以穿旧,以前讲究的此时都可以放弃,只希望他们能够避免,因为他们一旦感染,后果我们未必可以接受。

这些情况我都有经历,也正在经历,而经历中我恐慌、焦虑、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如何思考,这里都无法描述我各种感受。我想找到一种方法让我对这种状态达成和解,或者希望有人能告诉我我到底在经历什么,我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我又该如何面对,如何继续接下来的生活。

然后,我就读了这本《人生除此无大事》。

本书作者有两位,分别是:全球知名安宁疗护专家、缓和治疗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神经病学教授、缓和治疗项目组主任,医学博士B.J.米勒。世界顶级创意公司IDEO 编辑部主任、《连线》杂志前高级编辑,知名报刊撰稿人肖莎娜•伯杰。

《人生除此无大事》是一份真诚、实用、可操作的告别指南。比如这些问题: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应该提前做什么,怎么做?正值壮年时,我们如何提前计划未来,眞正实现生而有爱,别亦无憾?暮年将至时,我们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后半辈子,拿什么养老?身患重疾时,我们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治疗,不给亲人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生命将逝时,我们如何修复亲密关系,计划身后事,与这个世界优雅告别?

书中通过五大章二十节内容为我们展开详细的讲述,内容面面俱到,帮助我们和家人在医疗护理、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以及身体、心理和经济上都做好万全的准备,来一场有准备的离别。不给亲人留下烂摊子,不给自己留遗憾。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死亡这个话题,从一开始序言里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一方老师的言辞里我就好像来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生死这个话题我们可能从能听懂话的时候就进行了,然而,以前心里只有活着的过程和死亡的结果,从没有想过关于死亡的过程,尤其是与之相关的周围,比如,亲人,事物等。

这本书我读的并不完整,但我读到的确实给了我一些明显的帮助,比如第六章“盘点人生”,这一章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比如“现在对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个话题,经过今年的一些遭遇,我对这个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很彻底的答案,那就是除了生死,人生别无大事,所爱之人对我来说最重要。当面对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向各种神灵许愿,但就一个愿望,那就是愿所爱之人们都健康平安在一起。另一方面,所爱的事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在这个煎熬痛苦的过程中,是所爱之事一直在陪伴着我,让我有地方去分解内心的苦痛。但当时在那个过程中,我依然做着我爱的事——读书,我觉着自己做的不对,我应该表现出很伤心的样子才是正常的,并且茶饭不思,无时无刻不泪流满面。可我那样表现不出来,我很困惑,我真的很伤心,可为什么不是应该有的表现呢?这次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这没有什么对错,也没有什么正常不正常,因为每个人在经历这样的场景时表现都会不一样,但都属于正常的,不管是不是我们常规的印象。

大病、生存和死亡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转场,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在场人,其中的事项处理,情绪感受都需要面对。我们都知道“死亡是人生的必然”,但在这本书中,我们会更加明白,它不只是结果,它更是一个过程。

最后,我希望人人都能读一读这本书,尤其是在这段艰难多变的时期,让这本告别清单,帮助我们和家人从容度过生命的转场。

相关文章

  •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说起如何面对生死,在这本书里,对于活着、生存、苦难、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死亡就像骄...

  •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近几年来,随着身边的直亲都相继离去。留下的人会痛不欲生。我就想,为什么人总要面对死亡?我们都知道死亡意味着这个人将...

  •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除了生死,人生别无大事。 最近,大家都开始用后疫情时代来给接下来的生活命名,而我却不觉着准确。我们盼啊盼,终于盼来...

  •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作者 是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这是一部关于思考衰老和死亡的书籍。作者关注...

  •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Day 294 廢銅爛鐵听《最好的告别》:我们终有一天也都会面临衰老和死亡。其实换个角度去想,青春正是因为有了衰老...

  • 最好的告别|周检视1203-1209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本周温馨时刻及点滴成果 一、健康 1.早睡早起 2.运动冥想 本周没有做冥想。 二、家...

  • 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活着,是为了更好地去爱。 爱着,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2020.04.04,又是一年清明之...

  • 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那天,同事冷先生不知是开玩笑还是认真地,他说:一不小心,身边出了个诗人。 我说:我喜欢诗,但无意于...

  • 再浅谈点“活着”

    拙文《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目前点击量已近500,感谢您的审阅! 杨老师在群中谈到死亡的话题...

  • 最好的告别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生命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sw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