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
老子思想解读(转发)

老子思想解读(转发)

作者: 锦洋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22:49 被阅读31次

    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代表,是道德学说的最高权威。《老子》一书对大道学说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深刻的阐述,内容博大精深。在老子之后,学道、行道者与日俱增,论道著作层出不穷,形成一下庞大的理论体系。

    老子的思想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史上众多的杰出人才都从不同方面吸收老子的教益,其中突出的有国家治理、养生之道、美学思想和哲学等方面。

    在中国历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曾经交替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在战国时代道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汉代前期道家思想治国,取得文景之治的辉煌成就。到汉武帝时,国策转变,实行“独尊儒术”。唐代前期重新尊崇老子思想,并把道教确立为国教,创造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

    宋代以后,改良儒学成为治国纲领,但是统治者却一直奉行一条法则:“内修黄老,外用儒术”,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老子的治国方略,就教与专家与同仁。

    一、尊道贵德

    道与德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和灵魂,这个思想贯彻全篇,也是治国方略的总纲。

    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德道经》第14章)强调万物都是道生德养,因此道德法则是万物都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德篇第23章说:“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意思是治国抓住了道德这个总纲,就会天人共助,国泰民安。

    老子说:“重積德則无不克;无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德篇22章)老子形象的用大树比喻国家,而德是树根,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德篇第17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老子的社会理想是个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的道德社会。而这个理想的实现的基础工程是德行修养,需要从我做起,进而影响家人、同事、地区,然后普及到天下。

    老子主张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要结合,他说:“若民恆且必畏死,則恆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斵也。夫代大匠斵者,則希不傷其手矣。”(德篇39章)意思是,百姓总是不愿意受处罚甚至被杀头的,因此应该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来担负这个职责。并且要求行政官员和亲友不要干涉司法部门的工作。

    讲一个历史佳话:唐代贞观初年,唐太宗的旧臣庞相寿犯贪污罪,太宗曾经想免除刑部对他的处罚。丞相魏征上书反对,指出如果徇私情而不能严格执法,就会造成天下大乱。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谏言,纠正了错误,维护了法治严明,成为大唐盛世的原因之一。魏征的仗义执言和唐太宗能够听取批评意见的做法成为中国历史上君臣关系的典范,受到人们的赞扬。

    和平外交是老子治国方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天下和谐太平,必须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老子为此提出了一个原则:“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於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過欲兼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則大者宜爲下。”(德篇第二十四章)意思是说,大国若能谦逊的尊重小国,就可以得到小国的信服和拥戴。小国若能谦虚的尊重大国,就能够得到大国的尊重和帮助。无论大国处下而对小国,还是小国处下而对大国,大国希望的是得到小国的敬重与拥护,小国希望的是得到大国的尊重与保护。大国与小国互相谦逊尊重就都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小国尊重大国是容易做到的,而大国尊重小国则不容易做到。所以要特别提倡大国虚心处下,尊重小国。

    在五十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原则指导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受到世界广大中小国家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国际普遍的外交准则之一。这是对老子国家关系理论的有力证明。

    老子主张消除战争,实现天下和平。他说:“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楚棘生之。……物壯而老,是謂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德道经》第七十四章,以下只注明章节)老子劝告辅佐国君的大臣们,不要使用武力去谋求霸权。因为那样的战争不仅对受侵略的一方造成深重灾难,而且自己也会受到报复而遭殃。凡是溢施武力,欲以兵强天下者,表面上虽然兵强势盛,但都将很快趣于衰败,因为其所作所为不合於自然之道,必然受到大道的惩罚。

    老子在根本上是反对战争的,他主张和平,希望消除战争。但是,在当时已经战乱不断,军事成为国家大事之一,任何一个关心社会现实、存心救世的思想家都无法回避。所以老子对战争区别看待,对于因受到侵略而进行自卫的战争,老子深表同情,给予道义的支持和谋略指导。他说:“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意思是说,兵器是不吉祥的东西,不是有道君子喜好的东西。但是如果受到侵略,为了进行自卫,保护无辜的人民,君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带领军队使用兵器也是必要的。不过在使用的时候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

    二、无为而治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对领会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不如孔子积极,就是因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理解错误所造成的。

    “无为”一词,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而为。“无为”的这个含义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其他经典中也有表述。比如: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这里充分肯定舜按照民意而治理国家的原则。

    《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不先物为”就是事物发展尚未到某一步,人切莫先加干预。

    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叫人不作为,对于该做的事情,老子是主张要做的。对此,老子在多个章节做了深刻的阐述。比如:

    德篇第十七章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这就是说,要建设道德社会,道德精神的普及和修养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么再好的理论和行政措施都难以得到实施。而道德教化和道德修养是一项及其艰苦的工程,要从自身做起,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亲友,然后再扩大到社会。这是艰苦的系统工程,要大批道德精英进行长期的努力,怎么能够说是不作为呢?

    德篇第二十六章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主张在祸患发生之前预先做好准备,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杜绝祸患的发生。这不比祸患已经发生了,才手忙脚乱的乱搞一通强上百倍吗?这不是很积极吗?

    德篇第十一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在求学上力求天天有增益,肯下功夫;在追求真理和修德上,能不断革除偏见和恶性,更肯下功夫。这是先有为而后上升至无为,最后又达于“无不为”。老子一生在学业、事业、著述、功成身退、养生等上都体现了对“为”与“无为”的辨正关系。

    由此可见,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只有正确的理解这个理念,才能不误解老子的宝贵思想。

    在国家治理中,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统治者遵循自然的规律办事,辅助万物自身的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目的。

    老子说:“我无爲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德篇20章)大意是:统治者如果去除种种妄为、按照自然 规律而 行事,那么百姓就会收到最好的道德教化而淳朴;统治者如果去除各种贪欲而清静心身,那么民风就会正,歪风邪气就不能形成气候;统治者如果不要给老百姓增加种种不必要的负担,那么百姓自然会富足。

    老子:“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句义: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生长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接受张良、陈平等大臣的建议,实行“修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刘邦在位八年,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刘邦死后汉文帝刘恒继续奉行无为而治方针,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他带领皇室人员生活简朴,杜绝奢侈,做天下之表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到汉景帝时,构建了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第 三、以民为本

    老子说 :“圣人恒无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 (德篇第12章)他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对人民要实行仁政,这就是“以民为本”的思想。和谐精神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用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是要求统治者和百姓之间要和谐相处。而这两者之间要实现和谐,统治者必须要以民为本。

    老子说:“人之饑也,以其取食稅之多也,是以饑。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爲也,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德篇41章)就是说,百姓受饥饿是因为官府征税过多;国家难以治理,是统治者的妄为造成的。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强烈批评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与剥削,其思想与老子一致。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社会灾难都是由于统治者骄奢淫逸,而百姓饥寒交迫造成的。唐代诗人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就是这种情形的写照。

    老子:“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老子这段话表达了三个含义:第一,合理分配财富是天道精神;第二,现实的情形是分配不合理,两级分化严重,是背道的;第三,只有有道的圣贤才能遵照大道精神来为百姓争取合理的利益。

    教化民众是老子爱民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大意是:不刻意标榜某些人贤能,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名誉;不刻意推崇难得的东西,以免百姓因羡慕而去偷窃;不宣扬容易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教化百姓的原则是:减少百姓心中的贪欲私心,让他们有真实学问,减弱百姓的争夺意图,增强他们的筋骨体魄。要引导老百姓不投机取巧,没有妄想。这样就能够使那些奸诈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这种“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治理不好了。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民风淳朴,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有周文王治理下的西岐;汉文帝、汉景帝时代;唐太宗时代。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代,也是人们至今怀念的社会风气好的时代。

    面对离道失德、社会动乱日益加深的局面,老子对统治者提出了忠告:

    老子:“若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於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道篇26章)

    老子:“民之不畏畏,則大畏將至矣。毋閘其所居,毋厭其所生。夫唯弗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德篇37章)

    历代只顾自己享受,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根本听不进圣人的忠告的,因此,百姓的反抗不断发生,历史的悲剧不断重复。比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口号;唐代黄巾起义,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宋代王小波、李顺起义,口号是:“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纵观中外历史,成功的革命家总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组织群众,领导革命而取得成功。

    陈嘉庚是著名华侨商人,抗日时期他在海外募集了大量资金支持抗战。1946年陈嘉庚访问延安,看到了延安领导人和老百姓鱼水般的关系,感叹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四、吏治思想

    老子认为,国君和官吏是承担治国大任的人,国家的安定与百姓的福祉与他们有直接关系,因此对他们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子要求的帝王和官吏是“圣人”。圣人的素质很高,老子在多个章节做了全面的论述。

    1、德行修养

    老子:“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德篇12章)关怀百姓,以民为本是“圣人”的一个基本素养,老子强调,圣人没有个人的私心与贪求,他以百姓的愿望为愿望,这是大道至公无私规律和慈悲精神的具体表述。

    历史上许多圣贤人才都认真的学习老子“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思想,并身体力行。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风亮节,就是突出代表。现在,学习和弘扬这一精神,对于国家领导和公务员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老子指出,效法天地的无私普惠精神,是圣人精神的体现。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诸是践行老子思想的杰出人物,他临终前给蜀主上书说:“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老子很重视官吏的表率作用,他说:“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又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也。”

    在这个方面,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纵观古今历史,这是一条成功管理不易的法则。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一些国家的外交官聚集一道质问联大秘书长:“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从来没有下半旗,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回答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也能做到这两条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外交官们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2、辩证观念

    辨正观念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这个智慧在国家治理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德篇第5章)他又说:“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德篇第4章)老子告诉我们,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并且可以转化。

    老子说:“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德篇第5章)

    老子说:“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德篇第21章)

    老子指出,祸与福、得与失的关系不是固定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这个思想在现代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证明。许多企业在困境中振奋精神,败中取胜。而有的企业在有利条件下,产生骄傲轻敌而失败。

    毛泽东把老子辩证观念应用在军事上,他说:“《老子》是一部兵书。”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故予之’的原则。”句中,“将欲取之,必故予之”是老子的名言。

    老子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告诉管理者,要了解对手和战胜对手,首先要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战胜自己。三国时吴国将军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刻苦读书而提升水平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老子:“大方无隅。”意思是办事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汉武帝时,主爵都尉汲黯“代传皇帝旨意”命河内郡的官员,打开官仓分发粮食以赈贫民。他回到朝廷立即“自劾”,汉武帝念他一片忠心,下令免於究办。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张瑞敏说,老子这句话含义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说穿了,就是极尽可能地划小核算单位,将所有的管理内容精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

    老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之也。”(德篇43章)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军事斗争中,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法则都有广泛的应用。

    老子:“爲學者日益,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无爲。无爲而无不爲。”(德篇第11章)老子要求官吏对于好的知识和能力要日积月累,不断增加,而对于身上的缺点和错误要经常反省,认真的改正。

    综上所述,老子的治国方略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国家治理还是企业管理中都有借鉴的价值。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民族复兴和人生幸福好好的学习和应用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思想解读(转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gu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