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在讨论,而非作为一种病症,对其展开充分的科学论述,或者说很少有书能把目前学界对“焦虑”的研究成果通俗易懂地传达给读者。
《克服焦虑》这本书写到,“我们想让每一个感兴趣的人、每一个受到焦虑困扰的人以及他们的照顾者都了解焦虑是什么,它有什么有益之处,以及‘正常’的焦虑和‘病理性’的焦虑(即焦虑症)有什么区别。”
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焦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正常的焦虑是如何发展成为不正常的焦虑症的?
第二部分,我们来了解我们要如何应对焦虑,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克服和缓解焦虑,甚至是让焦虑“为我所用”?
无须多言,与自己的情绪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克服自己的情绪就更不容易了。
我们得去改变和更新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认知,以及要去直面种种会令我们不适的情绪和处境。
但这个过程又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当我们做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自主的人。
用以鼓励所有人鼓起勇气,直面焦虑。
那位患者是这么说的:“现在,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自由。
而且每次我成功说出那个‘不’字时,我都无比欣慰。
现在,我分析、评价事物的方式变得和之前不同了。
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关注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再是别人对我有怎样的期待。
我是否取得了好的成绩、是否成功,不再交由他人评判,而是自己说了算。
现在,我不仅是自己的主人,也是我的情绪和一切决定的主人。”
结焦虑本身是一种不可避免且极为正当的情绪,但当它会带来巨大情绪上的痛苦,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生活的时候,它便不再正常,而应该被我们视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症。
焦虑症与我们压力状况、生理情况,以及经历和性格有关,它的症状有很多种,有些是没有明确诱因的惊恐,有些则是针对特定场景、场合或物件的恐惧症状。
严重的焦虑症会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同时也给患者身边的人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对它有所认识,并及早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应对焦虑的策略,首先我们不能急于掩饰和逃避焦虑,相反我们要主动地去感受它、认识它、评估它,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克服它,甚至是利用它,让那些“坏的焦虑”转变成为“好的焦虑”。
通过“情境选择”“情境修正”和“认知改变”等方式来认识和引导焦虑。
当焦虑发展成为一种疾病的时候,我们要及早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借助“认知行为疗法”做出有效干预,通过“心理教育”“认知重构”和“直面焦虑”这三个步骤,重建对于焦虑的认知和应对机制,最终掌控焦虑。
我们用一辈子去面对的课题,但不管怎样,我们要相信,我们可以做我们情绪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