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妒才吗?(上)

作者: 紫湘Via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17:51 被阅读0次

    曹操是爱才还是妒才?我觉得这个答案似乎很明确。作为一个集团领导者,爱才是必然的,而且曹操本身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文韬武略,样样具备。最能体现他的人才思想的是他在《求贤令》中所提出的“唯才是举”。

    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曹操更是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多是因为他“足够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聚集而来,如郭嘉、荀彧、满宠、董昭、张辽、张颌等等,不一而足。

    那为什么他又落下了妒才的坏名声呢?这里面的典型人物代表要属杨修和孔融了。

    杨修世代簪缨,却只在曹操的相府里担任个主簿,因此他很不甘心,时常卖弄小聪明,以期得到曹操的赏识,没想到却误了自己性命。

    这里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

    一是在蔡琰家,见到蔡邑手书在曹娥碑背面的“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在场的人,包括曹操在内,一时之间都未明白其中意,唯有他悟出来是“绝妙好辞”的意思。

    “黄娟”为有颜色的丝织品,“色”与“丝”加起来就是绝字;“幼妇”是年轻的女子,“女”与“少”放在一起就是“妙”字。

    “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和“子”加起来就是“好”字;“齑臼”是捣药草的器皿,药尝着是苦的,“舌头”的“舌”加“苦辛”的“辛”字,就是“辞”字。修真真是一个拆字小能手。

    二是曹操视察新造的花园后,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的脑袋上皆是旋转的问号,这下聪明的杨修又知道了。在“门”里添个“活”字,不就是说园门太“阔”了吗?

    三是塞北送了一盒酥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置之案头,同样又是杨修猜出谜底。“一人一口酥”,我小时候好像就听大人说过这个故事。

    如果说这些都是耍耍小聪明,无伤大雅,那么他把手伸到曹操的政务上来就有点不知轻重了。杨修与曹植私交甚好,经常与植一起演练该怎么回答曹操要考的问题,致使曹植在回答曹操的提问时能对答如流。

    对于立庶立长的问题,曹操一直有所纠结。一天,曹操故意一面命令两个儿子出邺城门,一面又秘密吩咐守门人。教不要让他们出去,目的就是看他们会如何反应,以考察他们的才能。

    结果,曹丕果然被挡住了,曹植却斩杀守门人而出,于是曹操就认为曹植比较有才能。而实际上,这个主意是杨修出的,曹植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比曹丕“能”。

    杨修的插手,干扰了曹操对两个儿子的考察,致使他作出了不正确的判断,终于引得本来就对他颇为反感的曹操起了“杀修之心”。

    修卖弄聪明、希望得到重用,本无可厚非,但他过于专注地把目光集中在曹操身上,专攻破译他的思想,以至于其它方面几乎一无建树,就没给曹操提供啥有积极意义的建议和计策。终于,他在将这种解读本领作了一次精彩的展示之后,赔上了一条性命。

    “曹操以‘鸡肋’作为夜间口号,他立即推断出:鸡肋就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意思;现在的情形就像鸡肋,进不能胜,退恐人笑;曹操有这样的心思,明天必定班师。这个推断须经几步周折,杨修做得可说是准确无误。”

    “但是这种破译有什么积极作用呢?没有。只有曹操所说的‘乱我军心’的消极作用。在战场上,指挥官尚未下达撤退命令,部下却已纷纷打点行装,准备回家,这样的情况,即使在今天也是不能允许的。”

    终于,不作死就不会死,曹操盛怒之下“喝令刀斧手斩了杨修,并将首级号令辕门之外。”

    (下篇待续)


    备注:

    《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之三国、南北朝篇读书笔记。本篇上、下由原文《曹操妒才吗?》以及紫湘查阅的网上资料和自己的读后感整合而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操妒才吗?(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x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