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六辞去了自己喜欢的媒体行业的工作,倒不是工作上遇到了瓶颈而离开,只是纯粹的想要换一个工作环境。辞职后偶然看到一家航空公司在北京招聘空姐,她没多想就去面试了。两天面试,一周后拿到offer,一个月后启程去卡塔尔当空姐,从辞职到敲定下一份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朋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感到惋惜和不解,嘉六是个有些逆反心理的人,周围人越是不看好,她觉得这事还就一定要去做了。
5月4号,嘉六带着一个大行李箱登上了北京飞往多哈的航班,在机场她遇见了另一个要去当空姐的中国女生,小烨。不同于嘉六的是,小烨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外航空乘是小烨的梦想,对即将实现梦想的小烨来说,这张北京飞往多哈的机票是梦想的翅膀,为了这个梦想,她付出了金钱和两个月的努力。这对于嘉六而言是不可想象的,还有人以当空姐为梦想的?
9个小时的飞行之后,飞机降落在了多哈机场,拿到行李走出机场大门,一阵热浪扑面而来,嘉六深吸一口气,热烘烘带着些许汽车尾气的空气顿时充斥着她的胸腔,内心里仿佛有个声音在说不喜欢这里啊。公司排了巴士来接这一批新入职的准空乘们,我们要先去公司报到拿第一个月的生活费,然后才是分配宿舍。嘉六看着一车来自世界各地,肤色各异的姑娘们,心想还真是个国际化的工作环境。
巴士里开了很足的冷气,瞬间一扫在外面等车时的燥热。窗外的景色快速掠过,嘉六打量着这个没有给她好印象的城市。机场附近没有什么建筑,远远的看去只有大片的荒地,和修建的现代化的公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公路两旁种了热带树,后来知道那是椰枣树,沙漠国家常见的路边树。不一会巴士停在了一栋外观现代化的楼前,30多个姑娘跟着进了大门,到财务室领了第一个月的生活费——2000卡币。随后巴士又载着她们前往宿舍区,巴士开了半个小时之后停在了一栋土黄色的低矮建筑物前,熟悉的黄沙色外墙,六七层楼高的建筑,黑色的铁围墙圈着的是两栋宿舍楼,中间是露天的停车场,黄黑相间的楼柱在一片黄黄的建筑里显得格外显眼,嘉六说这是蜜蜂宿舍。宿舍负责人给同住一栋楼的女生们开了个小会,介绍了公寓的基本情况,分发钥匙给大家。
嘉六拿着钥匙来到214门口,熟悉的大箱子在门口已经安静地等了好久。推开房门,宿舍里没有人,只见桌上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嘉你好,欢迎来到多哈的家,我是Samar,这几天我在曼谷,过两天回来。家里的WiFi密码是XXXX,还有附近超市的送水电话是XXXX,希望你喜欢多哈,预祝培训顺利,笑脸。看着最后的笑脸,嘉六也笑了,之前担心室友不好相处的想法慢慢消散。放下字条,嘉六开始参观自己即将生活的小环境。这是一套两室两厅一厨两卫的公寓,客厅饭厅相连,雪白的瓷砖、茶色的餐桌、土色的沙发和窗帘,家具风格看上去就像在沙漠里,嘉六不是个对生活环境有精致要求的人,体验过香港30多平的精致小公寓之后,这里倒显得宽敞和自在。推开厨房里,厨房里除了冰箱、微波炉和洗衣机,还有烤箱。对嘉六来说,烤箱是检验一个厨房是否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打开自己的小房间,正对着窗户,左边靠墙一个茶色立式大衣柜,与衣柜相对的是一个梳妆台,一张一米五的小床与窗户相对,靠着进门的墙,还好地板是木色的,不像客厅一样的沙漠风格。虽然没有自己家大,但是比之前在香港念书时住的环境好多了。略微收拾过后,嘉六拿着两罐饮料去楼上找她在机场认识的新朋友。
和嘉六差不多时间落地多哈的,还有另外三个女生,分别是有着空姐梦的小烨、已婚小嫂子小深和上海小倪,这几女生被分在了同一栋宿舍楼的不同楼层,嘉六和小深在机场最先见面,聊得比较来,于是她想去四楼看看她的新朋友。小深从广州过来带了很多东西,从电饭煲到衣架,从吃的到用的,应有尽有,130kg的行李限额被她用到了极致,相比自己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嘉六暗自庆幸公司发了生活费,心想置办些生活用品应该够用了。聊了会天,两人约着晚上去超市买些生活用品,顺便叫上另外两个女生一起。
回到自己的宿舍,麻利地铺好床,把行李箱的衣服归置到衣柜里,行李带的少的好处就是一会就收拾好了。看着空落落的房间,嘉六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小空间还挺大。
晚上和另外三个女生去了附近的大超市,多哈比较常见的大超市有家乐福和lulu,前者是国际连锁超市,后者是阿拉伯地区连锁超市。物价都差不多,物品种类也都很齐全,彼时嘉六她们还不知道多哈现在的物价感人,因为两个月之后,在她们培训还没结束之前,卡塔尔被它的邻国们集体断交了,断交的后果之一是物价直线上涨。对于满世界飞的空姐来说,物价上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空姐的冰箱里装着的都是买自世界各地的食物。
培训生活在短暂的两天休息之后开始,同期培训的中国女生有五个,包括后来加入的小宁,因为航班的原因,她比嘉六晚一天到多哈,也分在了蜜蜂宿舍里。嘉六在的培训班里除了五个中国女生,还有五个泰国女生、两个波兰女生、两个巴西女生、一个日本女生、一个南非女生和一个埃及女生,总共18个人。在这个摇摇和宾宾占了大半的公司里,这个培训班里没有摇摇也没有宾宾实在是很罕见。
培训第一天的主要目的是破冰,一个班的十八个女生之间相互熟悉,熟悉公司环境,签订正式合同。经过一天的相处,大家彼此初步了解了各自的人生,同组里有一毕业就来的小女生,也有在社会上工作过几年的大姐姐;有律师也有音乐制作人,有在国内大企业上班的,也有刚留学回来的,来这里的每个人都有故事。
嘉六和她们一样,为了新生活来到这里,嘉六和她们又不一样,她的理由了多了一份逃离。
培训在超过40度的天气里一天天过去,班上的18个女生从互相记不住名字到彼此熟悉只用了3天时间,培训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几十页的知识点要熟记,每天上新课之前都要点名回答前一天课上学习过的内容,回答不上问题倒没有惩罚,只是会在其他17个人里显得自己很笨,自尊心强一些的还会觉得答不上来问题是给自己国家抹黑了。嘉六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课上认真听讲,课下也会复习,再加上记忆力不错,课上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考试时也经常拿满分。用她的话来说,考试的题目都是课上反复强调的重点,选项里错误项也比较明显,在认真听讲的前提下不拿满分是很难的事情。
培训到第二周结束的时候,18个女生集体去公司制服部领取了全套的制服和一套三件的箱包,这些费用全部由公司支付,除了两个箱子要后期用薪水购买,满两年之后一次性打还给员工之外,其他的制服和手提包在辞职时要一起还给公司,哪怕是坏掉的,如果弄丢了制服和手提包,需要照价赔偿。这些都写在第一天培训时签订的合同里,只是当时签合同时并没有仔细查看,就草草签了“卖身契”。
前两周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航空安全知识培训,有很多需要记住的知识点,第三周开始进入服务内容的培训,厚厚的员工手册上有从产品名称到服务流程和如何解决航班上问题的介绍,服务培训除了需要记忆知识点,更需要把知识点灵活使用到实际应用中,更考验临场反应能力和融会贯通。培训员常会让大家两人一组做角色扮演,一人扮演客人,一人扮演空服员,模拟在航班上可能发生的情况。服务培训的最终考核除了笔试之外,还多加了一门角色扮演考核。有几个同事在培训的时候很容易紧张,在端热饮给“乘客”时会不停地手抖,培训员戏称你们是shaking airlines吗?一句玩笑话,让大家哈哈大笑,也让紧张的同事稍微放松了些。
培训最后一周里有三天是急救知识培训,这三天里要学完厚厚的一本书,里面各种专业的医学名词和术语让没有医护专业背景的人相当头大,下课回到宿舍要把不认识的单词查出中文意思标注出来,这样在培训员讲解的时候不至于云里雾里。空服员的职责除了在飞机上端茶送水卖免税品,关键时刻也要能救人,只是不知道为何急救知识的培训只有短短几天,嘉六只祈祷自己的飞行生涯中不要碰到在几万米高空生产和生命垂危需要做心肺复苏的情况,因为这一块她自认学得不扎实,而且没有实战经验,一旦有实战经验了也就意味着是有生命垂危情况出现过,在乘客生命攸关的时候,嘉六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做到最好,很可能她会很慌乱。
培训进行到第三周的时候,大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国家和周围几个有相同信仰的国家闹翻了,被断交的后果之一是即将到来的紧急降落逃生培训被搁置了。没有被断交之前,这家航司的紧急降落逃生培训是借用相邻的一个土豪国家航司的培训场地,断交后,之前的场地不能使用了,新的场地还没有准备好,嘉六这一批和前后几批一共几十个学员们因为没有完成最后的紧急降落逃生培训而拿不到从业资格,不能作为真正的空服员上岗,简单说就是不能拥有安全职责(对飞机舱门没有操作权利),只能负责空中服务和急救情况处理。尽管这样,对嘉六这样的空服员而言,好处也还是很多,被断交之后,很多短途航班被取消了,她们不用体验那些一天飞3个往返的日子,不用和令人生厌又没有素质的阿拉伯人打交道。只是彼时嘉六还不知道这样被断交的日子会持续多久。
被断交的影响在一个月内慢慢出现,首先就是超市里的物价涨了,这个90%食物依赖进口的国家,被切断了和周围邻国的海陆空道路,只能从更远一点的伊朗进口食物等资源,导致食物进口的成本直线上升。道路上随处可见张贴的该国年轻国王的巨幅海报,这个国家的国民用这种方式拥护自己国王的决定,尽管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国家被过去的兄弟国家断交,国家强有力的后盾(金钱支持)让他们可以维持如往常的生活,也就不耽误自己爱国了。
飞行生涯在加入这家公司之后的两个月展开,头两个航班是观察航班,一个宽体机试飞,一个窄体机试飞,嘉六的两个试飞航班都是当日往返航班,除此以外,嘉六第一个月的航班目的地也并不好,除去因为没有拿到空服员从业卡被取消的约堡航班,当月的其他航班多是些她不喜欢的目的地,她的首月班表并没有拿到自己申请的那些目的地,心里多少是有些羡慕其他同事的,尤其羡慕那些飞得时间多又能去有趣地方的同事。
生活就在日复一日的飞行和休息中快速溜过,每个月最期待的两天是出班表的日子和发工资的日子,然后守着日子等待自己想飞的航班,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在这样的生活里,除了飞行以外的时间看似是自己的,其实️又不是自己的。休息的时候只想怎么舒服怎么来,每晚熬夜到很晚睡去,第二天中午起床,半天就过去了,日复一日的废柴生活过得很舒适,但舒适之后是害怕和对未来的迷茫。未来要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嘉六从加入这家公司就开始考虑的问题。
时间一天天过去,她还是没有找到答案,看着周围那些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她们的飞行生活里为什么看不到对未来的担忧呢?难道只是嘉六一个人忧虑过多?
未完继续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