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初约老毛计划5月中旬骑行闽北各县市,首先考虑的是天气,闽北每年5. 6月份的降雨量是最大,但根据去年底的一次环延骑行经验,(12月份降雨最少的月份,但我们骑6天碰上2天下雨,1天下雪。且根据当时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下雨。)所以只要不是下大雨,雨骑还是很爽的。其次线路选择,要尽量少骑国道多窜乡镇、、、经过二天研究,初拟了一条8天900公里纵横武夷山脉穿越闽北10县市的线路。
5月18日骑行第四天安排在武夷山休整,骑友维它命联系了武夷山当地骑友小张带我们附近转半天,对于前三天骑400公里的队伍来说还真有点不适应,每天不知那里是终点,每天尽可能地骑,当初承诺的一天只骑一百公里没有一天实现,一夫曾威胁说,你这样安排下次不会跟出来了。但我想他骑完全程后发现自己无限的潜能是我给激发出来的,一定还会有下 一次的。
8点半起床.
9点早餐,
9点半来到武夷山美利达专卖店,骑友维它命早己等候在那,一夫换了条外胎和脚撑(那脚撑用3年老觉得车子站不稳,一查原来比正常的短了1CM,这次骑行中更是形同虚设,一直以为是行李太重的原因,难道是当年老板装错了?给忽悠3年?)洛神换了个前叉,趁这段时间我和虾米上街转了一圈。
11点各人车子都整好后,武夷山骑友小张带我们骑了条60多公里的线路,爬上800米海拔大山到上梅乡午饭后到历史名村下梅村参观,于5点半回城。
(右一武夷山骑友小张)
晚行口表哥请我们吃晚餐,同时收到骑友东门电,己从南平赶到武夷山同我们会合,明天一起直奔些行主题----华东第一峰黄岗山。
在西门宾馆安顿好骑友东门大家约定明早5点半起床,6点出门,明天午餐备干粮,时间还未9点,大家一起去维它命处喝茶,一夫和洛神则说要早睡,养精蓄锐冲剌黄岗山。
10点回宾馆,轻手轻脚进门却见二位都还未休息,一夫说刚才吃了2片安眠药到现在还没睡意,洛神也要了一片,不知是不是假药。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武夷山市区6公里,2500多人口,住户居民500户。商周时期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由于该村在梅溪下游,故名。 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砖雕、石雕、木雕和墙头彩绘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民居门楼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砖雕,体现豪华和富贵。砖雕以浮雕为主,也有镂空雕。内容多取自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吉祥风物花卉等。图案讲究精雕细刻,人物造型逼真,环境描绘贴切自然,寓意深刻气韵灵活,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韵味,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在砖雕图案中,比如雕刻着书香门第家,房中的琴棋书画,天空翩翩飞来5只蝙蝠,谓之"五福临门",蝙蝠头势朝下,与我们现在过年倒贴"福"字含意相同。壶里冒着的热气与蝙蝠相汇象征着"福气";瓶里插着如意,象征"万事如意,吉庆平安",瓶里插着一剑,叫"品(瓶)升一级";一个人一脚站在一只怪兽头上则是"独占鳌头",另有花卉祥云等图案,象征"花开富贵"、"紫气东来"之类,
石雕主要用在础石、门当、石鼓、花架、池栏、井栏、水缸等物,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不失为赏用兼备的工艺精品。下梅古民居的木雕亦是精彩纷呈,有挑梁、吊顶、桌椅、栏杆、窗棂、柱础等,尤以窗棂为最,窗户以透花格式为主,是四扇、六扇、八扇为一樘的格扇窗。窗棂有叙棂、平行棂等,最大限度地加以艺术化。木雕图案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植物、人物、祥云为题材,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向善、忠孝等传统美德。
下梅民居建筑门面多饰砖雕、吊楼,青瓦屋顶起架平缓,墙体采用立砖斗砌,木柱板壁。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村民封闭、保守的意识。各民居布局错落有有致,巷道曲径通幽,结构精巧的闺楼、书阁、别业、花园、厢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