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影单
敦刻尔克:渺小+恐惧+绝望+痛苦+希望

敦刻尔克:渺小+恐惧+绝望+痛苦+希望

作者: 歇够了得奋斗了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08:58 被阅读12次

心血来潮去电影院看《敦刻尔克》,大概是因为导演诺兰。诺兰的《盗梦空间》,以前看过两遍,前后两次隔了好几年,有些第一遍看不懂的内容,在几年后忽然全明白了,这个感觉挺奇妙的。

《敦刻尔克》讲的是二战初期英法联军的一次战败后的撤退,在历史上挺有名的(虽然我之前不知道)。影片中的“敌军”是指德国人,那次战役打响了德国军队散兵作战的名声(这是影片结束后,走在回家路上,老公给我补的课)。我当时还带点好奇地想,这部影片在德国上映不知是什么效果。反正,在国内晚上7点多黄金时段,一个省会城市的影院里只有6个人,相比其他片子,还是怪冷清的。

看电影的过程其实挺痛苦的。沙滩上、军舰里,小人物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无声的互动片段,都笼罩着绝望感。我想起俞飞鸿在采访里说,她拍《爱有来生》的时候,在云南拍戏,刚好遇上雨季,那雨连着3天24小时下足了,烧着投资人每天十几万几十万的钱,她内心煎熬。不过神奇的是,她记得有一天,站在房间的窗户前,眼睛望着外面,站了很久很久,但是心里面,一片空白。原来人在绝望的时候不是撕心裂肺的,而是,一片空白。

我想那些镜头里面的小男孩儿(沙滩那头的几个小兵),他们一言不发地跟着大部队,本能地逃离海滩,或者在船甲上看着他们刚刚逃离的、还在燃烧的海岛和耳边充斥的渴望逃生的喊叫,他们那种窒息的沉默,就带了“一片空白”的感受吧。就像有一篇评论里说的,“人性在极紧张时,在情绪逐渐崩解时的那种细节”让人撺足了劲儿。语言反而是最苍白的。

还有几个印象深刻的脸谱镜头。

一是月光石的船长老爷子,他应该经历过一战,儿子17岁成为空军,三个月战死沙场。所以他整体上是我们口中经常说的,见过世面的人儿。他的冷静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他背对着战机能够精准地报出战机的型号那段。

还有一个脸谱是沙滩上的海军和陆军指挥官。看到民用船缓缓驶来的时候,他们眼睛里那种简直要哭出来的希望感,简直要把人看哭了。我想,这是身为领导的责任感和对自我的情感克制在驱使他们,在大风大浪中,坚守着,坚持着,看看奇迹是不是会发生。

第三个镜头是上岸后,面对陆军抛来的一句对空军的质疑,船长指着船上的人对飞行员说:“他们知道你做了什么”。还有当地人向火车上因为战败无法面对父老乡亲的士兵递去两瓶啤酒,说,“欢迎回来!”士兵说:“我们只是逃亡成功而已。”“这样就够了。”

“这样就够了。”这句话足以抚慰所有战场上的人,也足以抚慰每一个生活在这世间的人。

相关文章

  • 敦刻尔克:渺小+恐惧+绝望+痛苦+希望

    心血来潮去电影院看《敦刻尔克》,大概是因为导演诺兰。诺兰的《盗梦空间》,以前看过两遍,前后两次隔了好几年,有些第一...

  • 《敦刻尔克》争议

    哭的稀里哗啦看完《敦刻尔克》,整部片不是让人感动的哭,而是等待希望看到绝望,以为峰回路转,不过又是一场绝望。 首先...

  • 溺水的人

    恐惧、痛苦、窒息、无助 她在漩涡里挣扎,绝望而渺小 一个人来到岸边 “只有我能救你” 他给了她一块浮板,却不肯拉她上岸

  • 寂寞

    还是孤独,从前从不觉,因为没有希望,是绝望还是恐惧。

  • 希望为何?

    希望仍然存在,只是很多人未曾发现 希望是如此渺小吗? 不是 他们渴求希望,却在绝望中沉沦 不是希望抛弃了他们,而是...

  • 若真相撕碎你,让谎言温暖你

    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的恐惧,有些恐惧使我们感到渺小,还有一些恐惧令我们更加强大。 这是一部与《绝望主妇》题材相似...

  • 最让人绝望的

    最让人绝望的是希望, 因为它延长了痛苦。

  • 从丘吉尔战时演讲,看演讲的秘密

    2017年上映的两部电影《至暗时刻》和《敦刻尔克》,让人们记住了二战时期无尽的痛苦、压抑和绝望,也记住了英国首相丘...

  • 8.29-9.4塔罗周牌

    噩梦, 精神饱受折磨,内心痛苦 内心的恐惧焦虑 被头脑的一些信念折磨,令自己痛苦,绝望无路可走

  • 痛苦是绝望与希望的华尔兹

    绝望与希望真是好舞伴 痛苦难受绝望 也是希望转机之时 看那华尔兹 圆的旋转 反身动作(CBM),配合一些Spin、...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刻尔克:渺小+恐惧+绝望+痛苦+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fg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