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方式读书哲思
关于二逼或不二逼的问题讨论

关于二逼或不二逼的问题讨论

作者: 慢魚爱立刻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13:17 被阅读280次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problem.

部门有每周轮流讲课,训练输出的习惯。之前听刘润老师的逻辑区块后自我感觉良好,信口开河对团队说可以讲逻辑,然后就整个忘记。

直到二个月后的今天有人提醒,下周轮回我讲课;想着刚好可以开始读“形式逻辑”,薄薄一本有啥?然后、发觉又挖坑给自己跳。。。艾玛。

形式逻辑博大精深,以下论述不好,还请纠正。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形式及规律。思维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思维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思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通过看见现象、脑中关联等方式来“认识”事物;时间迁移后,多次实践或接触事物,反复多次感觉与加深印象,就会由认识”飞跃形成概念;而使用概念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该结论还可能再形成其它概念。所以思维活动,就是在脑子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与新概念的进程;而思维外显还需借助语言,韩愈讲“文以载道”,语言文章是思维的载体。

如果把脑子看作处理器,思维进程是系统,判断推理是演算法,概念是输入,结论是输出。系统有所谓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说法(输入了垃圾,输出也会是垃圾);概念是错的,结论不会正确,所指导的行动就不容易正确;还好书里教了概念内涵(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及外延(反映的一类类,一个个的事物)的概括及划分规则,假以时日我可以掌握。

我想操作系统是这样运作的:输入数个概念判断后形成“命题”,然后方可以命题为单位推理得出“结论”,根据结论就可以行动;执行起来不复杂…吧? 

然而书中一段话让我掉入深渊,它说“正确命题”不是形式逻辑的讨论范围,然后在另一段说判断属于认识论范畴;也就是委婉的对我说:自己看着办,本书不负责。

上述的操作系统应改为:输入数个正确的概念正确判断后形成正确的命题,然后方可以正确的命题为单位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正确的结论就可以正确的行动

在修正过的操作系统中,正确的观念可以通过探讨内涵本质及外延涵盖来过滤及打磨;推理可以运用书中理论及思维规则来运行;唯有判断,得我自己看着办。

判断是什么?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通常语句尾;我们不常讲顺其自然吗?若没有其他正确观念辅助,也就是个正确率50%左右的命题,因为已经决定“自己判断,由自然外力替你下判断”。

To be,or not to be;this is the problem;哈姆雷特也觉得困惑。

是或否的判断标准,自古以来就是难题,牵涉到个人价值观;一旦想通马上提高行动正确率。不见王阳明在龙场一声长啸,悟出“心即理,吾心自足”的心学:心外无事,一切都是心上的事、正确与否,判断只在内在心里;之后以“不动心”疾速平定宁王叛乱,心学传颂千古影响后世,如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并引发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心学的里的“至良知”、“存天理去人欲”、“不动心”;对我来说太难理解;唯一觉得可以抓得住的是“事上练”、“知行合一”,也就是践行,最少可以Try & Error,由错误中学习打磨。

形式逻辑也提到“检验判断的唯一标准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看起来只有不断践行,不断试错修正价值观,方能提高行动正确率。

学习财富自由之路的同学们,看到这有没有Déjà vu似曾相识的感觉?

笑来老师在成长学习方法论区块里提及相关观念;如2017/4/24 “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商?”讲到个人操作系统(也可参阅我前作“死神的圣物”一文),就与形式逻辑的系统类似;2017/3/27 “关于选择的方法论”讲的是判断的方法;2017/4/17 “知识究竟是什么?”虽讲的是知识,我的理解还是在说明什么是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而提高注意力的坐享,类似心学里去人欲的静坐方法;等等。

而笑来老师谈如何整系统、知识(概念)、判断,就没讲推理;我觉得这恰是最贴心的地方,市面书里有方有法有理论,践行时感到不足自然去找答案补足,故毋需再多谈。

我想还不了解心学没关系,好好先把财富自由里的观念想好、学好、践行、打磨,不理解处多读基础书籍,持续找答案的践行,重复再重复;

期待,能有天一声长啸,触类旁通。 

我是慢鱼爱立刻,二逼一点点的践行学徒;

仅此文分享给一样焦躁着期待进步的人们; 并期待与您一起建构有爱的智能世界。

 

相关文章

  • 关于二逼或不二逼的问题讨论

    To be, or not tobe; this is the problem. 部门有每周轮流讲课,训练输出的习...

  • 逼婚笔记

    【关于逼婚的那些事】 0、如果父母逼个婚,你就受不了。想想以后逼分手、逼买房、逼生孩子、逼生二胎、逼不能辞职、逼不...

  • 终于明白你为什么不招人喜欢了

    不二逼,不装逼。觉得一个人傻,直接了当好好说:“你傻逼”。不说:“你的思路很细致,但是稍稍欠缺战略高度”。 ——冯...

  • 销售高手们都是如何逼单的?

    关于逼单这件事情,咱们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关于逼单这件事,该怎么定义? 二、哪些销售场景,用到逼单? 三、逼单...

  • iOS->论如何优雅简洁并突出重点来回答面试题

    无论是身处于职场的我们还是处于苦逼学习储备知识的孩子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想拿到高新还得靠装逼.那么面试就是你装逼不二...

  • 春日

    33 据说那些你一笑就跟着你笑的人, 不是傻逼就是爱你的人。 ——安东尼《给不二的情书》 我不是傻逼 却曾经爱你

  • 人不二逼枉少年

    在《奇葩大会》看到冯唐是第一次了解这个人,看到第一眼就觉得这个人有趣(《奇葩大会》主题就是寻找特别人类啊哈哈),不...

  • 关于装逼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有一些人确实擅长装逼、特别是在珠宝行业、特别是水贝这个圈子里。但的确、作为一种“风尚”,装逼、各种装逼、...

  • 你不牛逼,也没关系

    关于自媒体写作,我见过很多牛逼大咖的文章,比如半佛仙人、不二大叔等等,其中半佛仙人的文章几乎每篇都是10万+,开始...

  • 逼格这么高的文艺APP,你有几个?

    尽管 我是个二逼青年 但是 偶尔还是装装逼 偶尔矫情 偶尔文艺 那么,问题来了 让这些逼格较高的APP 让你 更装...

网友评论

  • 为了自由去成长:文章看了第二遍有些懂了,很不错的文章。写的也很仔细。不过中间语句上还是有些不好理解。
  • 007行动沃克双语赋能:总评: 我猜作者写此文时很匆忙。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内容没有加进来。所以,从结构上来说,确实不太完整。

    另外,我建议战友常给文章分段。内容再好,给读者造成视觉疲劳的话,你的文章也不会有人愿意去看的。打磨文章的同时,也要顺带思考一下文章的格式是否利于传播。
    文章的三点基础性问题已发往班级群里,烦劳战友查看。

    文章金句:思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通过看见现象、脑中关联等方式来“认识”事物;时间迁移后,多次实践或接触事物,反复多次感觉与加深印象,就会由“认识”飞跃行成“概念”……
    慢魚爱立刻:@韡美书苑007 非常感谢。一语中的,以后还请多评论:smile:
  • 226a783a0563:我看不懂你文章里所有的东西没关系,并不妨碍我对你的理解。
    我读了一遍王阳明的心学,那本书写得还是比较易懂的,可不可以跟你探讨一下“知行合一”,我觉得很多人把这个“知”理解错了,这个知是指“良知”,而不是指“知道”,你觉得呢?
    对于魏晋的孙登,我也是很好奇的,居然连阮籍去找他,也只是那样的结果,我看着你写的“长啸”太有感触了,我上个月在无锡读书会分享的就是《竹林七贤》,跟很多同辈们一起把魏晋时代学习了一下。
    我的点评真正用心啦,主要是产生了两大共鸣!战友!
    慢魚爱立刻:@SophieWang20 对对,是良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多谢明月来相照:blush:
  • 平凡是一种势:看第一遍,不明觉厉。
    然后反复看了几遍,思维形式是弄明白了。
    形式逻辑=思维形式+规律
    后面的三个基本规律怎么和思维形式一起用,没太懂。
    慢魚爱立刻:@凡语_自转 抱歉捏。还在搬家,语句没有时间顺过。让你读的辛苦了:sweat:
    慢魚爱立刻:@凡语_自转 hmm...没写推理跟规律这其实。下周补。
  • 网友小c:加油^0^~
    慢魚爱立刻:@弃妃 谢谢啊:smile:

本文标题:关于二逼或不二逼的问题讨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mg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