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

作者: 5a99a4b24b12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6:05 被阅读0次

重读三国,感英雄豪杰,叹时代风云,非常过瘾。生于乱世的英雄们,个个豪情万丈气吞山河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虽然是汉末乱世,但那时的中国尚处于青壮年,封建制度尚没有成熟,还没有科举禁锢思想,民族精神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人们崇文尚武,尊崇贵族精神,英雄们文能论道,武能安邦,想的是匡扶江山,忠君报国,建功立业,不惜命不苟且,放在今天,绝对是个个粉丝无数。读历史,总会有些体会:

事物是变化的。亲贤臣远小人则能发展,亲小人远贤臣则衰亡,江山是打下来的,也随时可能被夺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越是昌盛时越应谨慎,而穷困时则应坚持,不放弃希望。

做事要顺大势,逆势而为纵使有无穷的智慧,也事倍功半,比如孔明六出祁山,到后面已经强人所难了,勉强北伐最终病死军中,比如刘皇叔一生唯一的大动作御驾亲征,违背孔明的联吴抗魏国策,任性到爆,最后也失败够惨。顺势而为的成功典范则是陆逊白衣渡江收复荆襄,性价比超高。

能可持续成事之人必然德才兼备。有才才能有所成就,有德才能聚集人才,建立魏吴蜀基业的无不如此。而袁绍袁术吕布们则只得其一或凭靠背景,在乱世,背景就是块招牌,不懂经营是别人的肥肉,经营ip刘皇叔是大神级的,成就了屌丝的逆袭。

兵不在多,在于将。书中极多以少胜多的案例,兵只是资源,没有将帅的运筹帷幄整合资源,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不论对什么组织而言,第一位的是人才,得人心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曹操能成功,跟他求贤如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态度不无关系。

做人谦虚很重要,能认识自己是大智慧。三国大多失败都是骄傲自满导致的,尤其是关公刚而矜,故而自死,导致蜀汉由盛而衰,可叹。司马懿则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当认识到自己跟孔明的差距后,坚守渭南,拒不出战,硬是把孔明耗死了。

做大事得有大格局,大胸怀。论胸怀无出曹操右者,无出公瑾左者。曹操典型的自嗨人格,自我感觉超好,大心脏,抗挫折能力强,曹操戎马一生,建立丰功伟业,但其实他打的败仗不少,但他总有一股从头再来的乐观劲头,最搞笑是赤壁战败带着败兵残将,还一路有说有笑。周公瑾小肚鸡肠,几下就被孔明气死军中,可叹。

身体健康很重要,智力过人身体不行等于零,多少英雄豪杰,终因身体原因空悲切,最典型是孔明。孔明是偶像中的偶像,简直是完人,集颜值智力品德一体,唯一不足,不注锻炼身体,每次出行能坐车不走路,坐在他的专车上扇扇子最终辛劳过渡英年早逝。

对每个民族而言,英雄都是值得铭记的,他们是民族的魂。先辈们英雄气概让人敬仰,我们这些后辈也要努力向前,不能丢脸。

相关文章

  • 阅读是种强求不来的缘分

    有人说,年轻读《三国》年老读《红楼》; 有人说,夏天读《三国》冬天读《红楼》; 有人说,得意读《三国》失意读《红楼...

  • 孖妈说三国:曹操和他的儿子们

    读三国,应该读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是史书。 平时我们所调侃的三国,很多情节都出自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 小话三国

    小学的时候读三国,文字的头上有着密密麻麻的拼音,中学的时候读三国,每一页的下面都铺满了注解,如今到了大学,读三国...

  • 读《三国》的感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

    读《三国》的感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 这次共读的栏目是“经典漫读”,用十个月的时间细读漫品《三国演义》。...

  • 三国志导读

    第一讲 陈寿与《三国志》 1.1为什么要读《三国志》 为什么要读《三国志》: 介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概括介绍...

  • 读书是我的强项

    2018年6月24日,我读三国啦,但是呢三国对我来说有点难,我就改读红楼梦了,虽然红楼梦还没读,可是我把三国读了有...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有人喜欢读《三国演义》,领略三国的英雄豪气。有人喜欢读《西游记》,感受师徒的坚强毅志。而我喜欢读《小海蒂》...

  • 《读心三国》目录:

    读心三国01|| 人世难逢诸葛亮:你之宁静,我之平衡! 读心三国02|| 刘备:曹公论我是英雄,天涯路上几相逢 读...

  • 演义中的完美人物——常山赵子龙

    再次读三国感想 时隔多年,再次于上班闲暇之余重读三国。回想刚开始读三国时,还有很多字不认识,但仍然不影响对演义中人...

  • 三国之后

    儿子读《三国演义》,问我“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为什么后来魏统一了中国?”我多年前读的《三国演义》,情节忘得差不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三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p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