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作者: 古城苍狼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00:08 被阅读77次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寒冷的冬日午后,阳光透过细密的国槐树枝,洒落在残破等街道上,让人们感觉到些许的暖意,出了北门,沿着自强路一路向东,街边堆满了枯叶和建筑垃圾,广播里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西安市人民政府火车站北广场拆迁改造房屋征收决定公告),随着西安火车站北广场的大规模修建,童家巷、自立路、三千多原住居民已经搬迁,如今,东起大明宫遗址公园西侧,西至龙首东路、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西侧、向荣街;南起自强东路,北至龙首北路、铁一村等道北最后一片棚户区也将拆除。路过群众理发馆,突发奇想,再去理一次发,找回一下儿时的记忆,理发馆里的陈设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模样,老式烫发机、吹风机、理发椅、花阶砖、白炽灯、连排座椅、旧时候的画报……让你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店里没有什么生意,一个五十开外的理发师,还在坚守着这个道北最后的标志性店铺,连招牌也是原来的样子,二十元的价格让我觉得有些诧异,上学的时候在这里理发只要两角钱,理发师苦笑着摇了摇头,以后想来理发都没有机会了。是啊,从2007年道北地区更名为大明宫地区,自强路沿街老字号的店铺都已经拆掉了,如今的道北,已经建成了西安最大的遗址类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转变为城市文化气息浓郁、环境优美的区域。大众浴池、高门台百货商店、大明宫电影院、太华路食堂都尽数消失了,八十多年的光景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惊鸿一瞥,转瞬即逝,随着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立和西安火车站北广场的建设改造,西安道北将成为古城西安城市历史发展和建设中永远的记忆。道北将成为历史,永远定格在道北人的心中。道北这段惨败不堪的过去,也将被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极尽繁华的都市景象所淹没。至此“道北”这个沿用了70年,代表着“落后、破旧、暴力”的称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外面的人闻风丧胆,承载着特殊的意义的道北,行将消逝在西安人的视野里,逐渐被人们遗忘。不知若干年后,还会有多少人知道,西安曾经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道北。面对即将逝去的道北符号,我觉得应该写点关于“道北”和“道北人”的印记。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回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淡忘了,城市的发展,抹去了很多历史的痕迹,但是,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曾有过这样一个区域:破旧简易的房屋连成一大片,杂乱无章,治安非常不好,暴力犯罪不断,外人闻之色变、视为畏途,却带着某种传奇和江湖色彩。与发达的经济状况,繁华的都市极不协调,比如旧上海闸北,香港的钵兰街,纽约的哈莱姆区,意大利的西西里,法国的亚眠北郊、日本的釜崎。在许多小说和电影里面,曾经有很多人写过关于“江湖”这个概念。法国影片(十三街区,就是描写城市贫民窟里暴力犯罪的经典故事,西安的道北,名头也是一样的响亮,若说西安城真有江湖的话,那充斥着离经叛道、曲折离奇故事的道北,当之无愧。道北是一个在民间传的响亮,地图上却找不到的地名。在西安人眼中,“道北”一般是指陇海铁道(火车站)以北,龙首村以南,东到太华路,西到红庙坡这个区域,最核心的部分是在自强路、二马路、太华路、纱厂街一带。道北不仅仅是“铁道以北”的简称,而是一个地区、一个群体、一种现象的别称。是“落后、破旧、暴力”的代名词,西安是古今闻名的十三朝古都,谁也不曾想到,1000多年前繁华辉煌的唐大明宫,曾一度沦落为荒凉破败的“贫民窟”。相比起不远处繁华的北大街,和站在龙首原高处眺望能及的钟楼,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一幅无法形容的破败景象。2005年国际古遗址理事大会在古城西安召开,西安实施唐大明宫含元殿御道广场建设项目,道北一部分棚户区进行了拆迁;2014年又启动了西安火车站北广场改造建设项目,西安道北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道北”的由来要追溯到1938年,为阻止日寇西进,国民党政府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坝,这次人为的“黄河泛滥”,导致89万中国平民丧命,1200万人踏上流亡之路。紧接着,河南又遭受罕见的旱灾,数百万遭受黄河决堤、旱灾、战争疾苦的河南难民沿着陇海铁路,一路向西逃难到西安,落脚于荒凉破败的唐大明宫古遗址含元殿、麟德殿(过去称北岭)南周围及火车站以北荒凉之地,(有说这里最早起源于陇海铁路的建设工人)这里也就变成铁路工人和逃难难民灾民集中的栖身之地。后来有不少河南老乡或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投亲靠友落户这里扎根,逐渐形成了西安火车站铁道以北的街道居民聚居社区,并在那里繁衍生息。在当时也是城乡结合部,西安的道北,道北人、道北棚户区应运而生。现在,流传着“河南棚子河南担”的说法,就是说那时候逃难到这里的河南人,居住在棚子里,全部的财产只有从河南用扁担挑来的一些家当。于是,几十年来,“河南担”成了当地人对河南人的称呼,此后,不断有投亲靠友的河南移民迁居此地,外来居民占到当地人口的80%以上,其后又因机务段等铁路运输单位和大华纺织厂而成为产业工人及家属的聚居区。在这里形成了西安一个新的居民聚居群,“道北”和“道北人”遂之成为此地、及此地人的代称。住大杂院、说河南话、这是西安人对“道北”几十年印象的沉淀。70多年来,中原文化和关中文化在道北相互碰撞、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道北文化”,这种文化见证了西安河南人的变迁与发展。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那么多河南人集聚于此,他们是怎么生存的?安居下来的他们捡废品、打零工、拉人力车、搬运货物等苦力劳动和摆地摊、做小生意为营生顽强的生存着。很多人成了铁路和纺织厂的产业工人,用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老小。河南人有顽强的生存能力,什么苦都能吃。很多孩子上学的时候,腰里都绑着一根麻绳,前面一头有一个铁钩,利用课间和放学后到东天桥给拉架子车的“挂坡”,就是把绳钩挂在架子车一侧,辅助拉车人将架子车拉上坡,每趟一般能得到五分钱的报酬!他们成群结队的到铁道边捡煤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贴补家用。因为那个时候主要的运输工具就是使用人力架子车,当时的小型运输基本靠人拉着架子车,那些等着帮拉人力架子车在当地叫“挂坡”。他们总是早早就蹲在坡下,以此为生。七八十年代后,才有了机械化的蹦蹦车,西安几乎每个区都有一个这样的运输队,大部分开蹦蹦车的司机和装卸工,都是西安的河南人以及河南人的后裔,而且装卸工基本都是女人。道北女人以泼辣豪爽性格著称,尤其是那些河南大嫂,跟车装卸货,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50斤重的水泥两三袋上肩,扛起来就走。一点都不输于男人。道北的河南人,为西安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道北的男人,很多都是火车站的装卸工,或者拉人力运输架子车,为了养活孩子和家人,他们不舍得吃饱,扛二百斤重的麻包,拉装满重物的人力车,很多人都在壮年时早逝了。女人很多都进了大华纱厂当了“纱妮”。上世纪60-70年代的道北人,都是多子女家庭,一家人居住在十几平米左右拥挤不堪的低矮平房里,家庭收入较低,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找点外加工的活,给火柴厂糊火柴盒、拆棉纱、给服装厂撩裤边、锁扣眼等,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围着桌子做加工活。男人们在外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总会到附近的小商店买二两酒喝,那个时候商店里都卖散酒,甚至还提供酒杯,生活条件好一点的,买几两羊杂碎,两个卤羊蹄,或者一点猪头肉,回到简陋的家里喝一点酒解解乏,他们拼命的努力,却无法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道北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男人在窘迫生活的压力下,经常酗酒,脾气暴躁,打骂儿女是常态。这些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道北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差,他们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对待犯了错的孩子,只会拳打脚踢的一顿暴揍,有的甚至吊在房梁上,用皮带抽,孩子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辍学率很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较低,社会问题严重,毒品、犯罪和贫穷,曾经一段时间困扰着这个地区。有些孩子经常逃学旷课,在街上游荡,过早的混迹于社会,从小就养成了许多坏毛病,扒火车,偷煤炭,卸大货、"提皮子蹬大轮"(偷钱包和自行车 )、拦路抢劫、打架斗殴、调戏妇女、横行霸道,小小年纪就学会“挂绵”(搭讪女孩),偷人冒泡的(吸毒)比比皆是。道北地区成了西安市社会最混乱,刑事案件高发的地段,民间流传着“下了天桥坡,进了贼窝窝"的说法。一些孩子缺乏管束,整日游手好闲,结伙“赶车”(上公交车)“提皮子”,一旦被公安局抓住,就会被送去强劳(强制劳改),公安局把劳教所就设在东天桥下的农具厂,可谓是近水楼台。那时候开公审大会,“游街”。一般都是“五花大绑”,哪一次都会有道北人的身影,道北有前科的人,每逢西安严打违法犯罪活动,不管有没有作奸犯科都躲起来了, 相传公安局按指标抓人,西安流传着一句话:“抓不够,道北凑”。俱往矣,历史往往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不同的出身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构成了道北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编织出有关道北平凡而奇特的故事,演绎成一道特殊的街区风景。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狭窄的街道、低洼的棚户区、拥挤的大杂院、气味逼人的旱厕和上着锁的一排排水龙头,构成了道北棚户区给人的第一印象。这里时常停水停电,“路灯不明,马路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里恶劣环境真实的写照,说着河南话的西安道北人,在曾经的大明宫脚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这里地段狭窄、人口杂居、人员结构复杂、经济发展滞后等一系列原因,道北成为了西安最脏乱差的地方。街头斗殴、盗抢伤人、野蛮暴力......电影里那些残酷血腥又曲折离奇的故事,都曾经在这里真实发生着。道北曾是西安城市治安环境最差,刑事案件多发的地区,很多出租车的司机一听说乘客要去道北,宁可亏钱拒载,也断然不敢前往。关于道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大多数西安人的脑海里,也带着这样的传奇色彩——鲜血、拳头,充满着暴力美。道北被西安人视为畏途,在西安只要你竖起大拇指说自己是道北的,基本上没有人敢惹你。“出北门,上北坡,野鸡贼娃一窝窝”。“道北”在西安,俨然成了凶险的隐忧之地。熟知道北的人 ,都不会忘记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魏振海,冒充警察持枪杀人、亡命越狱两度被擒,被枪决时身负11条人命,成为公安部督办的特等重大案件。纪实电视剧《西安大追捕》,艺术的再现了案件的整个过程。魏振海这个名字在西安人的印象里,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无一例外地生于底层,长于逆境,他们造就了道北的暴力传奇。上世纪90年代著名影星张嘉译、苗圃以这里居民生活背景出演的一部三十一级的电视连续剧《道北人》,真实的描述了道北人的生活状态,道北居民生活的不易和艰辛,生存的艰难炼铸了他们逆来顺受、粗鲁愚昧但又侠骨义肠、豪放豁达的秉性。剧本作者孙毅安就是地道的西安道北人,没有在道北生活过的人,是杜撰不出来如此逼真的场景的,就连剧中角色的名字都在道北常见,主演张嘉译、苗圃也是西安籍的演员。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道北的居民住房条件极其简陋惨淡,起初靠自己捡一些旧砖,搭建低矮的窝棚、或者挖窑洞栖身,至今尚留有东窑洞、西窑洞街巷地名。几十户居民家庭共用一个自来水水管,每天排队接水,用扁担挑回家储存备用,道北的孩子从小都会担水。公共旱厕,排队如厕,夏天绿头苍蝇嗡嗡飞舞,蛆虫满地,巷道窄狭,掏粪车进不来,都是掏粪工人工挑粪,清理厕所,臭气熏天。每天摇铃收集垃圾,雨天街巷道路泥泞,垃圾遍地。因为很多工房距离陇海铁路很近,那时候都是蒸汽机车,火车烟囱排出的煤尘渣,熏得鼻孔都是黑的,每当夜晚,火车的刺耳的汽笛声让人无法入睡,火车过轨的隆隆声,震得房屋简易的席棚顶浮灰掉落满屋。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堆积如山的垃圾被清理,建起了公共垃圾台和冲水厕所,社会治安和市场秩序都得到明显改善。九十年代初,国家实行了房改,很多企业单位都建起了新型楼房小区,大部分道北人都在其他地方买了住房搬走了,把道北的老房子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和做生意的。留在原地的也拆除了低洼简陋的棚屋,盖起了二层或三层小楼,自来水也接进了家里。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那些翻盖的小楼依旧是杂乱无序,错落无致。走进七拐八弯的小巷,感受到的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和祥和,70多年的变迁,道北的河南人后裔已经和当地人融为一体。道北的河南人,早上仍然喜欢喝一碗“胡辣汤”和杂肝汤,这已成为生活在道北的河南人早餐不可或缺的饮食佳品。不过,他们已接受了羊肉泡馍、麻酱凉皮、锅盔馍构成的陕西大众饮食。远离了道北的人,如释重负般卸下了背了几十年的恶名。

    铁路工房是道北铁路职工家属最早的标志性住房。特字工房、天字工房、地字工房、元字工房、丁字工房,一条狭窄的自立路蜿蜒排列着五个铁路工房,一字排开的灰砖平房,也算是而后道北地区最早的现代建筑,是1935年陇海铁路修通后,西安铁路部门为铁路职工陆续修建的公寓住房,后来,随着铁路职工队伍的发展壮大,铁路部门又陆续兴建了生产村小区、铁路东、西村、铁一村、铁二村、铁三村、铁四村、黄家窑、二七工房、铁路一单、二单、三单等铁路职工家属聚集区。铁路工房是道北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华纱厂迁来西安,在纱厂街一线,修建了大华一村,二村,三村等纺织工人聚居区。道北的孩子按照归属大多都分布在铁五中(原铁一小)、铁三中、铁七小、陕棉十一厂子弟中小学(后改为大华中学),38中、29中、88中、92中,黄金庙街小学、联志村小学、自强路小学、中架村小学、二马路小学、太华路小学等学校上学就读。由于客观条件和环境的限制,造成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道北人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很多人搬离了道北,目的就是让孩子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他们的孩子有些也很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留学国外,有的已经成为了职场精英,商界贵胄,可谓是一雪前辈之耻。或许,他们的下一代只是在户籍上知道自己是河南人。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沿着陇海铁路北自强路一线几乎没有大型的商业企业单位,除了机务段、东西车辆段、华峰面粉厂(后改名为群众面粉厂)、富豫面粉厂等,后来又陆续创办了黄河棉织厂、煤矿仪表厂、毛毯厂、无线电二厂、自行车二厂、自力中药厂、自强中药厂、锅炉四分厂、风机厂、西安市八区医院后改为第六人民医院,盲人按摩医院、“高门台"百货商店、宗兴副食商店、明华百货核算店、大众浴池、自强路牛羊肉店、自强路中药店、天真照相馆、太华路食堂等。娱乐设施有大众剧院、大明宫电影院、铁路俱乐部、最大的企业要数抗战时期迁来西安的私人纺织企业--大华纱厂(后改名为陕棉十一厂,如今已更名为大华一九三五,成为集纺织工业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集群、商业购物街区相融合的大型综合文化中心)、纱厂街有蔬菜副食商店、剪刀厂,酱菜厂。道北的名声不好,却有很多街道名称很“正能量”,自强路、建强路、振华路、自力路、向荣巷、革新街、勇进村、崇明路等,都是很响亮的街名。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道北人以侠肝义胆,淳朴粗爽的性格著称,他们操一口西安河南话,和正宗的河南口音有所不同,不像河南本土口音那么婉转,高喉咙、大嗓门,说起话来像吵架,西安到底有多少河南人,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是说到西安人使用第二多的方言,恐怕非河南话莫属。那个时候的西安,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西安的年轻人,都会撇几句地道的河南话,而且字正腔圆,因为会说河南话是一种强势和力量的象征。如今道北河南人的后裔,出门则是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当年的道北人不论男女,很多人说话粗鲁,口头禅都"带把儿"(就是说话带脏字)。高兴了说"得劲"、不服气说"咋了,想咋着嘞",赶时髦说"烧包",讽刺说"花搅",摆谱说“扎势”、自大说"圣蛋",赶你走说“搞蛋去”、地痞流氓叫“寒人”、不务正业叫“遛逛槌”、说普通话是“撇腔”,生气的时候还会随口飙几句道北绝骂:"兔孙"、"鳖孙"、“孬孙”、“屌样子”、“恁娘那个脚”、“恁达了个腿”、"日他得儿"。到底这个"得儿"是啥意思?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口语,辞海里估计都查不出这个词汇。

    道北人做起事来也是雷厉风行,直来直去,够朋友,讲义气,很有点江湖味道。当时西安以城墙为界,城圈以内是城里,道北地理位置介于城里和农村结合部,发展相对滞后,西安本地人不屑与道北人结亲或交朋友,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嫌弃道北人家里贫穷,居住条件差,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河南人蛮不讲理,不讲卫生,刁蛮、不讲理、素质低下等等陋习,这些负面的印象,就像流感病毒,侵蚀着西安人的思维,对道北人顽固的偏见,已经根深蒂固。其实道北人绝大部分都是循规蹈矩的生活着,或许他们有些人的生活习惯不太好,极少数人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败坏了道北人的声誉。更多的则是以讹传讹,妄下结论。我母亲也曾告诫我们子妹,不要与河南人结亲,可是因为地缘环境因素,我们家的媳妇和女婿都是河南籍的道北人,如今已经儿孙满堂,还都和睦相处的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道北人性格直爽,朴实无华,不像其他地方的人自恃清高,忸怩作态,尖酸刻薄,因为从小生活状态不好,懂得勤俭持家。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我不是河南人,也不住在道北,但是机缘巧合的是我与道北有着不解之缘,我是铁路子弟,按照归属,我就读的铁路子弟学校,就坐落在太华路的十字街口,同学绝大部分都是道北人的后裔,我还原给大家的是一个较为详细真实的道北,那片区域也是伴我长大的地方。在这块土地上,我也算经历了道北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道北人”,在我上学的时候,正是六七十年代是道北最乱的时候,学校里成群结伙,惹事生非,打架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学生上学书包里都装着菜刀、板砖,有的甚至腰里别着机务段,车辆段的一种专用工具“三角刮刀”,板凳腿是最常用的打架工具,稍有不睦就动起手来,经常有学生被打的头破血流。道北的孩子都很皮实,头上缠着绷带,吊着胳膊,就像没事人一样。生活在铁道边的孩子,都有扒火车的绝技,面对疾驰的列车,上下自如,毫不畏惧。都说“穷则思变”,他们是西安最先富裕起来的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安到广州直达列车的开通,借助于铁路家庭的优势,他们从广州进服装,在东天桥摆摊,东天桥市场是全国最大服装批发集散地——-康复路的前身,那些拉架子车,开蹦蹦车的后代,大多都经营出租车或者跑货运,有的开了自己的货运站。我的同学基本都是铁路子弟,绝大部分都子承父业,或招工或接班成了铁路职工,安静的过着自己生活,有的已经已经儿孙满堂,很少提及过去的种种不堪,酸甜苦辣。却依旧保持着那份真诚。

    我的家距离学校有十几里的路程,到学校要走近一个小时,那个时候,交通欠发达,上学基本上都是步行,中午无法回家,只能在学校附近凑合着吃饭,那个时候,食堂很少,基本都是国营的,有同学的母亲在东天桥半坡回民食堂上班,那里的胡辣汤很正宗,胡辣汤八分钱一碗,烧饼二两粮票五分钱一个,每次中午去吃饭,同学母亲都是让我只买主食的饭票,胡辣汤,粉丝汤免费领取,开始我还觉得不好意思,其实就是加一勺水的事,也无大碍,几年下来,倒是省了不少钱。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没有地方取暖,很多同学都会邀请我去他们家吃饭,歇脚,虽然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们的家长还是尽量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我,有些同学家长是机务段,客运段“跑车”的,有时还会稍一些外地的土特产让我带回家,他们基本都是普通的工人阶层,朴实无华,热情好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其实道北并没有讹传的那么可怕,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座城市,都会有这样贫穷,混乱的街区,违法犯罪的人毕竟是少数,道北并没有像网上传言的那样晚上十点后出门就会被抢,八十年代以后,道北的人们都忙着挣钱,过自己的生活,很少有人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了,我弟弟开出租车,生意一直很好,晚上远处的出租车一般司机不到北边来,他就专门拉到城北来的客人,有一次晚上在解放路拉了一个抽泡(吸毒)的,到了纱厂街,翻遍全身都没有钱,扔下一盒烟走了,我们曾经拉过一个公安局预审科的女警察,娘家是道北的,她说老公家都是警察,从来不敢在外面说儿媳妇是道北的,害怕被别人瞧不起,每次审犯人只要是道北的,她都会详细了解案件起因,客观分析案情,尽量态度好些,因为她知道,这些违法犯罪,有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社会和环境因素造成的,道北人活得不容易。今天,道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的道北人,再也不用为自己的身份纠结了。

    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道北人已经或者即将拆迁搬离道北,与旧道北做最后的道别,分散到城市的各个地方,迎来崭新的生活空间,享受现代都市的生活氛围。有关道北的回忆,或酸楚、或喜悦均成为道北人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道北人不愿意向外面的朋友介绍自己曾经的生活,这里面多少有些尴尬和无奈。搬离了道北的人们,通常都很低调,绝口不提自己的过往。在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许就是当年驰骋道北,无人敢惹的大侠。对于道北人来说,有很多事情永远都说不清楚,这个曾让外人闻之色变的地方,却是让我们安静,愉快的生活了半辈子。道北,将被宏大的火车站北广场以及现代化的配套系列商业区,风景秀丽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完善的城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所取代,道北,无论外界曾给过它什么样的定义,无论道北人多年来饱受过多少非议,但是,在道北人的心中,逝去的道北,应该是他们最美好的记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大西安, 七十年巨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pm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