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原创文字集
书评《安娜·卡列尼娜》

书评《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 鹤旻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3:10 被阅读140次

        在读托尔斯泰之前我总在思考,何为经典。读完他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安娜·卡列尼娜》,答案似乎开始清晰,想要仔细探究却又扑朔迷离。

        不喜欢导言。试图引导也罢,解释也罢,总想要给读者先入为主的印象。出于对这本书素来的敬仰,我仔细阅读了导言。却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怀疑——导言中所言卡列宁“比安娜大二十岁,但官运亨通,很早就做上大官。他虚伪冷酷,醉心仕途,是个十足的做官机器。安娜同卡列宁相反,她热情善良,生气蓬勃,但在同卡列宁结婚后,她的生气就被压抑了。”但阅读过程中,书中所写的卡列宁自始至终给我一位有修养,沉默,隐忍,甚至善良的贵族印象。何以对此书做出评价的读者多数如此抹黑卡列宁?学浅如我,尚能够从安娜三人的情感纠葛中看出卡列宁显然高于其他二人的修养与人格的力量,为何却不遗余力地尝试以读者抹黑卡列宁的印象?

          "我曾听到人说,女人爱男人连他的缺点也爱,”安娜突然开口说,“但是我却为了他的德行憎恨他。”

          “只贪图功名,只想升官,这就是他灵魂里所有的东西,”她想,“至于高尚理想,文化爱好,宗教热忱,这些不过是飞黄腾达的敲门砖罢了。”

          关于安娜。也许是由于作为女性视角来看。每一部文学作品中,女性最有力最名正言顺的优势,大多是美貌。托尔斯泰在书中运用大量笔墨描写安娜的惊为天人,使其充分具有对抗世俗道德的能力,“安娜并没有像吉娣所渴望的那样穿紫色衣裳,却穿了一件黑丝绒的敞胸连衫裙,露出她那像象牙雕成的丰满的肩膀和胸脯,以及圆圆的胳膊和短小的手。她整件衣裳都镶满威尼斯花边。她的头上,在它天然的乌黑头发中间插着一束小小的紫罗兰,而在钉有白色花边的黑腰带上也插着同样的花束。她的发式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老从后颈和鬓角里露出来的一圈圈倔强的鬈发,这使她更加妩媚动人。在她那仿佛象牙雕成的健美脖子上挂着一串珍珠。”“她的魅力在于她这个人总是比服装更引人注目,装饰在她身上从来不引人注意。她身上那件钉着华丽花边的黑衣裳是不显眼的。这只是一个镜框,引人注目的是她这个人:单纯,自然,雅致,快乐而充满生气。”这样一位生动的美人在书中,似乎任何关乎她的道德问题都可以原谅——但后人观之,心动之余,难免认为空富魅力难以作为她为爱情诱导做出愚蠢行径的资本。

          关于列文。有学者认为,列文与吉娣的婚姻很大程度上有托尔斯泰的自传性质。列文在书中所得笔墨并不逊于安娜卡列尼娜,甚至我阅读时与友人开玩笑道,怎么不干脆叫列文传?列文是一位真正有思想,有才华,愿意实干的俄国青年,但他对于爱情的态度却往往不够理智的。书中拥有爱情的男性角色,可以在政治,军事,农业方面高谈阔论喋喋不休,在处理家中感情问题时却常常感到窘迫。“奥伯朗斯基一提到安娜的名字,卡列宁的脸色顿时变了;原来那种生气勃勃的神气消失了,出现了憔悴和死灰般的眼色。”

          安娜的结局。拜导言所赐,我从书中一开始就已经知道安娜最终卧轨而死。但情节接近时,我却毫无知觉。原因一是托尔斯泰在安娜死后还给了列文大量笔墨,因此安娜并不是在书的最后才离世,二是因为安娜赴死的理由——因为猜忌伏伦斯基对她的爱的消逝从而感到失去一切,决定赴死,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安娜之死并不是小说的结尾,而是以列文试图以基督之视角审视家庭而结束。”

          这好像一本集合了俄国封建时期众生相的反理想主义爱情小说,读完后让人不禁想要对冲动的爱情与激情避而远之。何以大量读者在赞美安娜拥有爱情后如何容光焕发,如何富有魅力,却从未想过自她所有的装扮都是为了留住伏伦斯基这颗不稳定的浪子之心起,她已经注定成为了一个悲剧角色。

      “他望着她,好像望着一朵摘下已久的凋谢的花,他很难看出它的美——当初他就是为了它的美把它摘下来,而因此也把它毁了的。”

          这部写于十九世纪的作品,受当时大背景影响,对于男女分工的描写泾渭分明——列宁与伏伦斯基二人作为俄国贵族,婚后的心理描写中提到了大量的“自由”,他们认为婚姻,是感情与事业结合的水到渠成。而吉娣和安娜,无论少女时期如何富于魅力与风情,最终都逃不过,因为感情过于泛滥,猜忌丈夫而小心翼翼生活的命运。

        夫妻相处中薄弱的信任感,每一次看似的和好如初,都是无法修补的裂痕。列文见过安娜后吉娣对他的不满与猜忌,从而情绪崩溃,书中对列文的愧疚与他对吉娣的安慰几乎一笔带过。何以吉娣与列文之间,常常因为对方在社交界所表现出的一个眼神而产生矛盾?从一开始就不平等的感情,势必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

        贵族的政治投票,也完全是儿戏。不过今日看来,却有一丝戏谑的意味。两只手同时伸进左右两个投票箱的举动,意味深长。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悲剧人物。作为陈旧,迂腐的旧制度下黑暗层面的牺牲品,唤起了读者的同理心。但又不得不使人深省,所谓爱情,在善良面前是否应当微不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安娜·卡列尼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rt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