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感到知己难求?

作者: 胡天飘雪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8:29 被阅读80次
为什么人感到知己难求?

人是进化中形成的群居动物,后来衍生出了社会,成了社会人。作为人群中的每一个分子,都有被理解、被包容的渴求。但是人们又往往感到知己难求,其实这可以从哲学上作一点解释。

第一,每一个人的客观存在不同,这就形成了站位不同,看人看事的角度也就不同,角度自然会产生差异,不用说看人,即使看山吧,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更何况是看人呢。一个人只有站在和你同一个层面上,才能和你有共同的频率,这是成为知己的一个前提条件。

第二,人的眼光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来源于他的学识,他的经历、阅历。实际上看人很准的人往往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辩证法的思想的武器,能够把握人性的本质,真正成为你的知己,必须在本质层面上能够认识你,理解你,欣赏你和包容你。

第三,成为知己需要时间。时间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是指经过事实的考验,或多次进行过思想的交流,通过许多具体的事,以及坦诚的交流能够看出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他自己也恰恰具备同样的“三观”,这是成为知己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第四,个性差异。也可能个性相同的人可能共同的东西越多,也可能个性不同的人,由于互相包容互补,反倒相知甚深。有时还有缘分的因素,有时由于学识、个性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使你形成了某些特质,而具备相近特质的人只一面就感到很投缘。这点情况也是有的。再发展下去,遂成为知己、知音、知心。有的青年男女,何止是知己,甚至成为了知心爱人。这就是缘分的作用。

当然,可能水平越高的人越感到知己难求,这是因为在第一个条件上,在站位上能够达到很高层次的人本身是很少的,由于他极为出色,使他可能极为孤独。尼采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反映出了他这样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孔夫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实也反映了他不被理解的无奈。其实鲁迅也是一样,他把瞿秋白作为知己,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当然鲁迅的知己不止瞿秋白一个,还有萧红等人,更有一个千古伟人毛泽东与他隔着时空对话,但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同时代人并不是很多,但毛泽东理解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称他是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真正的高层次的知己和知音。

为什么人感到知己难求? 为什么人感到知己难求?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人感到知己难求?

    人是进化中形成的群居动物,后来衍生出了社会,成了社会人。作为人群中的每一个分子,都有被理解、被包容的渴求。但是人们...

  • 知己难求

    年岁尚浅,以为推杯换盏声色犬马中就能交到朋友,以为朋友可以遍布五湖四海,后来才发现,其实真正的情谊是寂静不喧哗的,...

  • 知己难求

    史上周式经典作品之一,《唐伯虎点秋香》中看星爷如何演绎一本正经地说笑话,嘻皮笑脸中又透露着生活的智慧,放荡不羁中...

  • 知己难求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徐志摩对于知己一说,有更精辟的总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意味着知己难得啊! 想想自己,朋...

  • 知己难求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琦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

  • 知己难求

    #幸福是需要修出来的~每天进步1%~幸福实修11班~03 MM 杭州# 20170918(21/30) 今日三朵玫...

  • 知己难求

    此时已落雪,未见知己人 窗为何寒,人为何离 此时甚迷茫

  • 知己难求

    不惧狂客又一杯,思绪已是伊人处。 酒虽醉人不入心,不及知己入我梦。

  • 知己难求

    看一个人自传好像看了一次人生,知己,这个词原来不是说说而已,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给了我很大震撼,一生中会有很多朋友,...

  • 知己难求

    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英文名言,然后各路理解,竟然没有同心境的,果然知己难求。 所以,圈又如何,理解不了的依旧理解不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人感到知己难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t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