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竞争,便是人们为了争夺资源或者荣誉,而互相攀比的情况。它往往是社会矛盾的激化,但又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能够正确的对待竞争,可以将它视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否则他也可能成为你的绊脚石。小到班级,大到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所以理性的看待竞争非常关键。
竞争会使我们丧失理智,从而失去初心。学校里在班级名次的竞争,本意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增加学习的动力,但是为了取得好名次,有的学生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比如作弊,抄袭等,这已经远远偏离我们的本意。虽然这有可能会帮助我们取得暂时名次上的领先,但是却不能帮我们收获真正的知识。你要知道大学录取是不看名次,而是看你考了多少分的。以后你的工作学习也不是看你有多少名次,而是看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只有理性的看待竞争,明白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才会使我们不断进步,进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激烈的竞争往往会使学生们迷失了方向,这也是目前教育现状的病症之一。
在当今互联网社会下,信息发展快速变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员工与员工的竞争都变得更为激烈。一旦有了新的技术或者业务模式,很多公司便会迅速去效仿。一是因为这样的试错成本很低,二是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会很快被淘汰。所以在这种压力下,企业和员工都非常焦虑,于是便诞生了“996”。这些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实际上都是由于竞争所导致。
竞争会让你把注意力都放在竞争对手身上,忽视了自己的发展。当年谷歌崛起的时候,对微软造成了很多威胁,两家企业大打出手。谷歌去做浏览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微软去做搜索,这两家争斗的结果是什么呢?坐山观虎斗的苹果冒出来了,而且一举压倒了他们的优势。同样类似的,前几年大火的共享单车,ofo和摩拜争的你死我活,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断地烧钱,甚至为了竞争而竞争,失去了创新以及理智。这些都是为了竞争而采取的不理性的做法。后果是两个全死了,但之前一直非常低调的哈罗却起来了。最后是两败俱伤,给了第三方崛起的机会。
竞争还会造成非常低水平的重复和跟风,为了争取时间红利,想要越快越好,所以就只能抄近路,不断复制已有的模式,失去了创新的能力。你看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每年出的品牌旗舰机越来越像,处理器、摄像头、指纹解锁,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原因就是智能手机这个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大家都在低水平地重复过去的策略,没有人有空创新。苹果出了一个刘海屏,接下来就是其他手机纷纷效仿全面屏。看起来大家都是跟随时代的热点享受技术红利,但殊不知他们是为了不掉队来应付激烈的竞争而采取这些方案的。
甚至我们也会偶尔看到恶性竞争的出现。很多人为了赢得和他人的竞争,违背道德和法律而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来去赢得竞争。但是往往到了这种程度的人,一般都是已经失去了理智。我相信他们这时已经不是想要完成最初想做的事情,而是单纯的想赢而已。但后果就是把自己的资本全部赔进去。
既然竞争有这么多负面影响,那我们可以不要竞争吗?答案是不可以。竞争实际上是对我们能力的一次检验。通过和他人的能力比较,能够让我们有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同时竞争可以让很多人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而这也是促使我们进步的动力之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竞争的存在,这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在推动的社会高速的运转。
既然不能被取代,那我们就应该去理性的对待竞争,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不需要排斥竞争,但是我们一定要牢记竞争的意义所在,牢记我们的目标以及最终想要的是什么。有了坚定的目标,便使我们前进的方向更加清晰,竞争只是我们努力的催化剂,给予我们更多的动力,同时通过和他人比较,能够让我们有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竞争不是目的,是途径,目的是最终把我们想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关键。
不要被竞争迷失了方向,牢记你的初心,坚定走下去。
网友评论